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分析

殷琪

青岛路惠通实业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11

摘要: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加,对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基路面是公路工程养护的重点内容和部位,其病害的处置约占养护费用的80%,但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鉴于此,本文对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引言

现阶段,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各种防治措施在不断完善,公路设计、养护、施工部门需要进行配合,且政府和社会需要积极参与,提高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延长公路工程的使用年限,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

1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分析

1.1裂缝

一般来说,公路工程运行几年后会发现有路面裂缝现象出现,特别是在夏季,由于气温偏高,再加上汽车行驶速度快,在路面与汽车车轮的摩擦作用下,会释放出更多的热量,使得沥青路面裂缝问题加重,甚至出现结构损坏。路面裂缝主要存在三种类型:①网状裂纹;②纵向裂纹;③横向裂纹;各自的产生机理是不同的,但是公路路基受力性能差是产生任何一种类型裂缝的原因之一。

1.2不均匀沉降

不均匀沉降的出现,也主要是因为外界环境因素及车辆荷载的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如果没有尽快处理,会造成路面平整度明显下降,影响车辆通行安全,甚至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除此之外,施工中设备应用、填料材料品质、压实处理工艺等也与发生路面不均匀沉降现象息息相关。

1.3路基水毁

引发路基水毁的原因包括:(1)断裂构造,具有一定的构造带、分化强烈,极易出现泥石流、塌方和滑坡等问题。在泥岩、页岩强烈分化后,这些灾害中的细颗粒物质比较多,易引发路面垮塌等病害;(2)公路地形高低存在很大差异,山坡陡峭,在重力和水的影响下,松散、不稳定的物料会造成垮塌和泥石流,产生一系列公路水害;(3)雨季降水比较集中,一次降水量大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公路水害,尤其在集中、持续大雨和暴雨会引发山洪暴发、江河漫溢,在强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冲击下,固体堆积物会被破坏,进而出现冲坏、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等水害;(4)不合理的沿河筑坝会使流向改变;(5)公路自身的排水防护设施不够完善、施工质量无法满足相关要求。

1.4路基滑坡

路基滑坡主要是在高陡斜坡位置的岩体与水体在自然、

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沿滑动带滑动现象,其主要是路基位置边坡、路基局部自上而下的滑移。造成路基滑坡的主要原因是:(1)底层岩性、地质构造为滑坡产生提供了地质基础;(2)开挖不合理;(3)水是滑坡产生的诱导和催化剂。

1.5坑槽

坑槽指的是受行车作用以后,路面中的骨料发生局部脱落,在路面上产生大小不等的坑洼。坑槽产生原因包括:面层透水、路基强度较低或由于存在轻微病害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车上滴落的油对沥青路面造成侵蚀、面层和基层间产生隔离层或干扰层。

2道路路面常见病害的治理对策

2.1裂缝

就目前而言,常用裂缝治理对策有封缝、灌缝与贴缝,其中,以灌缝最为常用。实践表明,灌缝能改善路面使用状况。贴缝适合在基层与横断面状况良好的条件下使用;而封缝适合由于沥青老化而产生的开裂与透水比较严重的部分。这两种方法使用周期相对较短,不超过2-3年,且费用很高,施工难度大。

2.2路面车辙解决措施

出现车辙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在处理深度1cm左右的微车辙时,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实行热再生的方式,还可以在铣刨拉毛后使用稀浆封层、薄层罩面对微车辙路段进行处理;(2)在处理深度较大的严重车辙路段时,技术人员可以使用铣刨重铺处理方式,先铣刨旧路的上面层、上面层与下面层,然后重新铺筑结构层。

2.3路基滑坡的解决措施

(1)抗滑桩。抗滑桩与普通桩基相似,主要承担水平荷载,边坡工程中常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桩,能够避免滑坡的发生。在设计抗滑桩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注重以下要求:需要确保滑坡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抗滑桩桩身强度和稳定性应满足相关要求;桩周地基抗力和滑体变形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抗滑桩埋深、锚固深度、桩间距、桩结构尺寸、桩断面尺寸比较合理,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2)减少水对滑坡造成的危害。水是导致滑坡出现的主要因素,常用的治水方法是截水、排水和填水。(3)削方减载与填土反压。削方减载适用于上陡重下缓轻的推动式、滑坡后缘、两侧边界明显中,能够改善滑坡的稳定性,提高安全系数。(4)生态防护。相关部门需要采用植草、栽植根系发育的灌木、亚乔树种,固结表土,减少降水浸入,必要情况下需要使用框架锚索方案,在坡面网格位置培土植草。

2.4路面坑槽

(1)在坑槽深度大于6cm的情况下,可以实行2层或2层以上分层修补法,其中,上层主要使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层使用沥青稳定碎石结构。在分2层以上修补坑槽的过程中,上一层会比下一层多15~20cm的搭接宽度,避免出现上下层裂缝通风问题;(2)摊铺沥青混凝土的过程中,松铺系数可取1.25~1.3;(3)在涂刷黏接沥青之前,需要使用喷灯加热槽壁;(4)在基层结构组成不良,如含水率大、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时,都会使基层被破坏出现坑槽,需要先处治基层,再修复面层。

2.5沉降

对于路基沉降病害,当是在施工中产生的时,立即进行返修;当沉降量不大时,可采取补强措施进行处理,最常用的就是复合地基,如干拌碎石桩、干拌水泥碎石桩和灰土挤密桩;针对V型或U型沟的填方段路基沉陷,首先开挖盲沟等排水设施进行排水,然后将湿软的填料开挖干净,再回填满足要求的新填料。此外,还可采用注浆法或旋喷桩方法来处理沉陷。

3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预防养护措施

3.1及时监测路面状况

在沥青路面质量保证过程中,预防性养护措施非常关键,施工人员需要在了解路基路面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养护工作。这也就需要在路基路面出现早期病害之前,就要进行路基路面情况检测及预防性养护处理。因此,施工人员务必结合公路运行的日常数据建立相应的路面监测制度,定期对沥青路面内部结构情况进行检测、记录,掌握内部结构变化的动向,进而选择科学的预防性养护方案。

3.2预防养护中落实局部整修

在预防养护工作中,对于局部已经出现破损的情况,需要进行局部修整,有必要情况下可以选择全罩面的方法实施修补。局部修复,即对路基路面结构中不完善、不达标的位置予以保养、维护和处理,在确保整体路基路面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深度养护维修局部位置,从而通过局部修复逐渐朝着全面养护发展。针对局部整修工作的落实,需要在实际养护过程中确保其应用的合理性,避免盲目养护造成公路路基路面结构受损,并且还会浪费养护资源和资金。具体整修过程中,相关工作者需要借助当前的先进检测手段,逐层实施质量监测,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实施掌控病害的发展状态,从而落实有效的整修工作,以及完善相应的预防养护方案。

结束语

路基路面是道路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路能够正常使用。然而,在荷载、温度等因素的持续作用下,路基路面难免产生一些病害,这些病害轻则影响路基路面正常使用,严重时将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伤亡与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有效的路基路面治理对策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聂丽.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06):181.

[2]韩超.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综述[J].农家参谋,2017(23):207.

[3]苟建.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初探[J].江西建材,2017(04):19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