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浅谈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王玲

山盛源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海绵城市”理念是最新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地提升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它在应对雨水季节产生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极强的优势和弹性。“海绵城市”建设能够进一步夯实城市化建设的现代化步伐,具有极强的理念优势和发展潜力。“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有效运用,能够让城市区域内的排水、蓄水、渗水等给排水工作的开展变得井然有序,构建起一个有包容性、承载力的现代化市政给排水系统,能够为城市的高速发展提供后劲支持。本文从“海绵城市”的概念入手,从价值、要点,两个层面对“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展开了相应分析与论述,以期能够为我国市政给排水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分析运用

在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海绵城市”发展理念的落实,“海绵城市”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城市建设策略。“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发展的生态性、健康性,让整个城市如同海绵一定具有良好的水资源收纳功能,它是立足于水资源管控的一种重要且新颖的城市生态系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将“海绵城市”的理念渗透、运用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是极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又称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的核心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系统。它如同海绵一样对城市的水资源有极强的容纳性和调节性,能够有效的适应城市雨水环境的变化,有效应对不良雨洪灾害,对城市运转造成的不良影响,它在水资源的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优势。将“海绵城市”理念有效的运用到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设计中,既可以提升城市对雨水灾害的应对能力,提高城市的稳定性,确保城市运行的正常有序,同时“海绵城市”理念,能够给市政的给排水设计予以新的启示、灵感,让其能够另辟蹊径、开拓创新,从而延展城市给排水设计的设计思路,让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更为有效的践行,让各类城市资源得到有效综合的利用,进一步提升城市对极端恶劣雨水天气的抵御能力。

二、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一)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的南方地区,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在雨季,极易遭受雷雨天气的袭击。此时如果市政的给排水系统运行不畅,就会导致城市内部出现严重的内涝现象。这样不但会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还会影响城市的发展。“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提升城市对恶劣天气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城市内涝对城市经济造成的损失,维持城市居民生活的稳定性。

(二)恢复受损水体资源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给排水系统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同时还可以让城市给排水系统处于一个合理的运转状态,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耗损,降低污染水质的无序排放,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相应的改善提升,让城市范围内的受损水体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改善。在“海绵城市”的给排水设计中,要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尤其是要多采利用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建筑材料,帮助城市内部的水体资源逐渐恢复到原始未开发状态,进一步提高对城市生态的保护力度。

(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中,不能脱离水资源的有效支撑。但是现实中,我国的一些内陆城市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程度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将全国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的重要的工程。缺少水资源的支撑,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就会如果无水之源、无本之木,陷入停滞不前的僵局。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市政的给排水设计更趋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城市发展营造多渠道的水资源供应链条,让市政的水资源布局更加合理高效。

三、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要点

(一)车行道设计

市政道路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环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政道路系统的有效支撑。当前,我市政道路的路面设计往往以非渗透性路面为主,非渗透性路面的强度值更高,能够更好地维持市政路面的稳定性。但是这样路面的渗透性低,在雨水季节,不但会形成路面积水,同时还会阻隔地下水的有序供应,导致城市范围内出现城市热岛效益。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引下,市政的道路建设应该重视对路面透水性的有效控制。市政道路的路面表层可以采用具有一定渗透性的沥青混凝土材质,这样既可以减少路面的径流量,同时还能够为地下水提供一定的循环补给。其基层则可以采取非渗透性的建筑材料。这样可以减少雨水渗透对车行道的路基造成侵害。在车行道的两旁要设置一定量的盲沟,当城市遭受大雨侵袭时,雨水可以顺着路面,排至盲沟,而后流入检查井和绿化带,进而有效实现车行道的路面排水。

(二)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是城市人流疏散的重要通道,如果人行道出现大量雨水的集聚,会影响行人的正常通行,水和泥浆混杂,会打湿行人的鞋子、弄脏行人的衣衫。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引下,城市的人行道应该积极进行透水路面的建设,在提高路面的透水性的同时,还可以在人行道的基座中设置相应的排水管道,有效提升人行道的排水功效。同时可以适当进行人行道的坡度规划,让雨水实现自然的减排。在人行道的坡度规划时,其路拱的横坡应控制在1.0%~2.0%范畴内,纵坡则要控制在2.6%以下。

(二)绿化带设计

绿化带设计要实现以下三个要点:第一,雨水聚集。在绿化带和道路高度之间设置一定高度的沟壑,以便水体能够从周围集聚到绿化带的水沟中;第二,水体过滤。对于集聚到绿化带的水体,必须通过相应的过滤措施,才能保障水体的洁净度。因此在绿化带的设计中,应该分层布设,最上层耕作土壤,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吸水性,中间层是砂岩层,它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最后是过滤层,在这一层可以安设相应的渗透管,以有效的过滤雨水,让洁净水源渗透到地下,对地下水进行补充;第三,滞蓄缓排。绿化带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特征,雨水会按一定顺序逐渐进入地下,水体会在绿化带中有效停留一定的时间,因而可以产生一定的滞蓄缓排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开展市政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具备细节意识,要层层落实、步步推进的开展市政的给排水设计工作。要切实的立足城市当下的发展基础,对各类市政给排水资源进行有序的协调、调用,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进一步提高市政给排系统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城市积水得到有效的排除,让有益的雨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有效防治城市在雨季出现内涝现象。利用“海绵城市”化的市政给排水系统,来有效调动各类城市的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城市环保效率,让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发展步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韩晓东.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外企业家,2020(10):221.

[2]曹娟娟.市政给排水设计存在问题以及设计策略探索[J].建材与装饰,2020(08):105-106.

[3]汪志英.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智能城市,2020,6(0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