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

吴中成

重庆市万州区郭村镇卫生院 404029

摘要: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诊治的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41),一组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辛伐他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闭塞导致的脑组织梗死,同时会出现神经元、星形角质细胞、少突角质细胞的损伤,是致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事件。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血管、血液以及血液动力学的异常都可能引发该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2]。临床研究显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治疗外,采用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恢复健康。本次研究以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辛伐他汀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诊治的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41),一组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2.12±3.56)岁;研究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2.09±3.61)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患者病情展开评估,确定病情后对症治疗。控制患者血糖、血压,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同时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于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重庆圣华曦药业有限公司注射依:国药准字H20059678。)。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83840;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公司。)治疗,每晚于睡前口服一次,每次计量控制在20mg[2]。两组均持续治疗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表现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正;有效表现为神经功能改善,且生活可自理;无效表现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2)治疗指标,包括NIHSS评分(分值越高,损伤越严重)、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

41

25(61.0)

15(36.6)

1(2.4)

40(97.6)

对照组

41

15(36.6)

19(46.3)

7(17.1)

34(82.9)

X2

/

11.914

1.938

12.279

12.279

p

/

0.001

0.164

0.000

0.000

2.2治疗指标

研究组NIHSS评分为(14.06±2.53)分,低于对照组(21.28±3.67)分,P<0.05(t=10.3713,P=0.0000);研究组血浆黏度为(1.41±0.33)mPa,低于对照组(5.26±0.94)mPa,P<0.05(t=24.7450,P=0.0000);研究组全血黏度为(4.83±1.26)mPa,低于对照组(7.89±2.38)mPa,P<0.05(t=7.2759,P=0.0000);研究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53±0.86)g/L,低于对照组(7.65±2.07)g/L,P<0.05(t=11.7691,P=0.0000)。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最长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多发于老年人群。临床可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卒中以及完全性卒中。在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会出现昏迷、不省人事的状况,同时会伴有一侧肢体的瘫痪以及语言功能失调。其会导致患者机体功能严重下降,并且还会降低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临床通过综合性的救治手段可以挽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命,但是由于其高致残率仍会威胁患者身心健康。所以临床需要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引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较多,包括动脉夹层、动脉炎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最为常见的致病因素。通常致病部位主要位于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系统,以动脉分叉位置最为常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血管平滑肌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外基质以及细胞内外的低密度脂蛋白组成,当其中任何一种成分减少时,斑块面积也会相应减少,因此临床可以以此为目标来改善患者症状。辛伐他汀是临床最长用的降血脂药物,其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多被用来控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辛伐他汀可以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使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性降低,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并且辛伐他汀还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其药物成本能够激活搜吨的脑细胞,从而为其活动提供能量来源。此外辛伐他汀还能刺激机体内部的部分蛋白质,增加其调控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的敏感性,从而逆转动脉硬化的进程,改善患者病症。本次研究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辛伐他汀有着更高的治疗有效率,且有着更优的治疗指标(P<0.05)。综上所述,辛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琦. 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J]. 医疗装备,2015,28(16):135-136.

[2]郜秋颖. 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06):17-18.

[3]袁筛存.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08):132-134.

[4]王晓红. 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1):1142-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