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探索语文教学内容选择之秘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9
/ 2

有效教学:探索语文教学内容选择之秘妙

肖虹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苏州 215000

摘要:在新课改的路程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当今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状: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教师对教学内容不确定,对课堂教学组织效果不明显,即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缺失。想要有力推进课程改革,这一个问题是要解决的。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内容 选择 秘妙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与学的行为悄然发生了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逐步开始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体验学习,鼓励孩子多说、多做。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个变化中,有些教师只重视课堂的活跃,为了让学生体验而体验,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学习。“课堂效率”逐渐被忽视,学生的语言运用、语言熏陶逐渐被忽视。

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点改善:

一、备课——教学内容选择之必要

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好的备课需要教师备课从传统的备教师怎样教为主向备学生怎样学为主转变。有很多地方也把“教案”的说法变成了“学案”的说法。但是基于现状,似乎是换汤不换药,很多老师只是将教师活动粘贴复制为学生活动,即为学生的课堂活动了。其实不然,在课堂中,随处都可以使课堂生成新知识,随处都可以使课堂变活、变灵动。可是很多老师对备课缺乏认真研究,对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不深人思考。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后,教师跟着学生的感觉走,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大,因此,教学活动即缺乏了有效性。因此,要想解决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尤为关键。在备课中,老师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要符合孩子现有的思维水平和能力水平,设定有可行性的目标。不能定的太高,当然也不能定的太低,要适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如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跳一跳,摘果子”的教育思想一样,让学生跳一跳,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还要进行量化,给予目标可操作性的定义。比如某一年级的老师希望孩子能说一句完整的话。表面上来看,似乎合情合理,符合一年级孩子的思维水平,没有定太高。但是细细想来,说一句完整的话,难道孩子在一年级之间就没有说过一句完整的话了吗?这就是老师犯了没有量化的问题。教学目标一定是要贴合教学文本的,贴合教学内容的。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能用“假如”说一句完整的话。

第二,教学环节要预设。一个好的老师在教一堂课之前,首先应该考虑要教什么,然后再设计要怎么教,这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维度。再者,老师在做教学设计时,也应该要注意到在课堂上不能是老师满堂讲,而是应该从关注“教的活动”到“学的活动”上来。要注重给学生搭一个支架,注重孩子能力水平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时候,他们最需要老师的指导。比如:某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会走路的树》,让学生练习说话,老师给与这样的支架:

小树陪着小鸟来到了花园里,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小树陪着小鸟来到了树林里,看到了

小树陪着小鸟来到了 ,看到了

相信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设计,但是很多老师备课到这一步就算完成了,其实不然,老师需要备的横线上的内容,老师需要“预设”,预设学生会有怎样的回答:回答不准确的时候,你该如何引导;回答错误的时候,你改如何纠正;回答不出来的时候,你该给予怎样的提示。往往预设越多的老师,课堂生成的知识也就越多。要注意的是,预设不等于框住学生,可以让他们尽情的思维,尽情的发展。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反馈,是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否则,学生只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语文课少上一堂,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没有多大损失,多上一个月的课,语言运用能力也没有多大长进。存在这样的情况,问题大致就出在这了。

第三,设计问题要有意义。往往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意义的教学问题,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时效性。在教学中,不乏看见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问题,老师是问了又问,对于低层次的问题,不用教都会的问题,老师是教了又教,这样,就浪费了课堂上大量宝贵的时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对教学中所要提出的问题进行反复的推敲,根据学情,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既能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充分展开。这样,才能使课堂真正发挥作用。

二、有效教学行为——教学内容选择之关键

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观念、认知、情感、对话等行为的研究;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状况、学习状况、学习效果的研究。

语言文字是交际的载体,语言运用是交际的关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很多老师只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学习,强调记忆、联系和考试,使学生陷入疲劳,导致对语文产生抗拒心理。作为一个有效老师,应该要兼具到语文的人文性。所谓有效教师,就是教学目标明确,熟悉教学内容和策略,能实施有效教学行为的老师。

首先,PCK是有效教学的前提。PCK即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俗话说: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因而要让孩子不断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自己首先是要具备这样的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教学向长,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也是教师提升PCK的过程。

其次,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再者,根据瑞安斯的研究,教师的热情与学生的成绩成正相关,这就需要教师要带着一个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否则,无论这位老师的PCK有多么厉害,学生对语文的热爱程度也很难有所提高。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师生充分互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比如,王崧舟老师的课《长相思》,他首先是让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词语,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总体的感知,随后让学生朗读课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想象写一段话,描写家乡的画面和情景碎片,最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丈夫,父亲,儿子,弟弟,自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有几团圆月?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境。有的老师只管自己告诉学生,作者抒发的是一种思想的情感,如此教学,学生怎会理解作者的情感?学生怎会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再者,学生怎会热爱学习语文?我个人认为:教师不应该一味的只是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是引领他们主动的探索学习,老师的作用是一个促进者和指导者,而不是包办百事的说书人。基于此,作为教师,我们逐渐让自己转变为学生中心型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 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 2010年9月

[2] 赵国忠. 中国著名教师课堂细节.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

[3] 刘世斌. 名师讲述——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