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命教育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9
/ 2

论生命教育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姚泽进

湖北省咸丰县忠堡镇民族中学 湖北省咸丰 445602

【摘要】人最根本的是生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当遵循人的生命规律。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在地理教学中,要从自然灾害、人地协调、自然之美的教学中,学会珍惜和保护生命,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真诚欣赏和热爱生命。

【关键词】生命教育 渗透 地理课堂教学

新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人最根本的是生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当遵循人的生命规律。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生命教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贯穿生命发展全过程的终身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也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生命价值的提升。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构成了生命教育的目标。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生命可以说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重视青少年的生命质量,提升青少年的生命强度,优化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是社会进步和民族兴盛的前提。中学阶段是实施生命教育最有利的时机,我们的教育如果不能使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不能使他们珍惜生命,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遗憾。   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挖掘隐藏于学科知识中的有关生命教育思想,不断地去感受、体验、捕捉这些生命教育思想,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教育的气息。作为地理教师,我潜心研究地理课程,将一些有利于渗透生命教育的知识挖掘出来,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使其成为生命教育资源,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谈谈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一、通过认识自然灾害,学会珍惜和保护生命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既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教给学生生存的方法,逃生的技能,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要教育学生,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每个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生命,保护他人的生命,保护大千世界的一切生命。   例如,在学习地震、海啸、洪水、飓风、滑坡和泥石流等地理知识时,让学生意识到,在大自然面前,生命是很脆弱的,自然界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都可能会使生命受到伤害。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破坏强度大,仅汶川大地震就夺去了几万人的生命,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创伤。   虽然我们无法预知和躲避所有的灾难,也无法将学生置于不存在任何伤害的安全地带,但我们能从现在做起,把所有学生培养成知危险、懂安全、能自救的最强生命力者,这也必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在遭受无数的创伤后,日本人非常重视地震知识的教育,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十分熟悉防震和抗震的知识。从小培养防震抗灾意识,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功做法。在印度洋海啸肆虐前,一个年仅10岁的小女孩就是利用在学校学习的海啸知识,及时提醒家人及其他游客,使近百名游客从死亡线上奔了回来,她用知识保护了自己,保护了其他的生命。   地理课堂上,每当学到有关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洪水、台风、泥石流、滑坡、暴雪、龙卷风等自然灾害时,就组织学生展开预防和自救讨论,学生收获很大,触动很深。我认为这种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教育才会给每个生命带来最有力的保障。   二、通过理解人地协调,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   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之“育”,正是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尊重生命,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又要尊重自然界其它所有的生命。大自然总是用一只无形的手巧妙地平衡着各种关系,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和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规律,崇敬自然中的所有生命。   我国地理教材是以人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地理环境为出发点,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为主线,以人地协调理论为依据来编写内容的,其中蕴涵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素材。如全球变暖、生态破坏、水体和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南极“空洞”、酸雨、赤潮等环境问题,都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造成的,教师应运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进而渗透环境教育。   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善待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及其生存环境,是地球公民的共同责任;利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教育学生,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唤起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家园,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意识,最终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敬畏生命的教育要求学生对所有的生命保持最基本的善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避免伤害生命,努力救助生命。在学习“青藏高原”、“青藏铁路”时,要补充介绍不法之徒对藏羚羊的残酷猎杀和保护藏羚羊的纪录片;在修筑青藏铁路时,为了尽量减少对藏羚羊生存环境的破坏,克服了极大的困难,架起路桥,形成生命的通道。   

三、通过体验自然之美,真诚欣赏和热爱生命   生命教育就是“从生物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开启希望之光”。地理学科中强调对生物的保护,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实际上是要引发学生内心中对绿色、阳光、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之情。认识世界尤其是祖国的大好山河,增进学生与大自然的亲密感情,培养学生的生态情感,使他们欣赏并感激自然,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这样才能逐步养成无条件的、主动的、带情绪色彩的生态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到野外去接触大自然,认识绿色,感受绿色,教育学生认识生命之可贵,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尊重生命之个性。   总之,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教育是张扬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事业,它承载着人类最美好的期许与愿望,引领着受教育者走向美好的生活。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无论从地理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时代呼吁生命教育的角度出发,都是势在必行的。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切实把握好生命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使地理教学真正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