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实践 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1
/ 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实践 分析

王良芬

三门县卫生健康局 , 浙江 台州 317100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入发展,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迫在眉睫,应做好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论文对补偿机制改革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工作现状,探讨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的有效策略。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in China, the reform of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health institutions is urgent, and the daily manage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should be done wel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form of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the reform of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health institution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work situation.

【关键词】基层医疗;补偿机制;机制改革

【Keywords】primary medical car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mechanism reform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新医改”以来,基层医疗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的各相关政府政策性文件均提到改革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并进一步明确政府卫生投入边界,提出加大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投入力度。由于缺乏量化考核指标、财政实力薄弱等原因导致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政策性补偿不到位,最终严重制约基层医疗机构“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运行新机制的构建。

2 补偿机制改革的重要性

在当前全面改革环境下,我国相关部门在发布诸多医疗政策中明确表示,试点城市中各个医院都要实施医疗分级体系,并优化诸多方式实现以药补医体系改革和优化,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现象,逐渐把基层医疗机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等转变成服务收费及政府补助方式。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实施监管,全面落实成本管理工作。医疗服务或产品不同于普通商品直接在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中进行补偿。从保障居民的健康权益出发,医疗服务或产品属于公共物品,应该由政府免费向其公民提供,如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完全由政府提供,导致其存在“免费搭车”“滥用资源”等市场失灵问题,理论界根据机制设计理论提出费用分担式的补偿模式,引入医疗服务的市场交易模式,政府对交易后的供方或需方进行适当的补偿。补偿供方的形式主要是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财政拨款,补偿需方的形式则是对其产生的医疗保险费用予以报销。所以,医疗服务或产品是介于普通商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需要公民和政府共同分摊费用,其中政府分摊的费用就称之为补偿[1]

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现状

3.1 取消了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逐步调整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已经取消了药品加成,对补偿机制的调整也在逐步完善,一方面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来补偿,另一方面通过财政对基层医院补偿力度的增加以及医院内部加强精细化管理来消化。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与专项资助,同时对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也给与了政策支持,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财政情况不同,补偿到位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

3.2 改革对不同专科医务人员薪酬影响不一

调查结果显示,改革后大多数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保持增长,但不同专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医技人员和内科医生的薪酬水平下降比例明显高于外科医生。究其原因,一是本次改革的调价方向是降低药品和检查项目价格,提高手术、诊察、护理项目价格,由于内科以药品治疗为主,药占比高,外科以手术治疗为主,因此调价导致外科、内科和医技科室收入不平衡发展。二是医务人员薪酬改革总体滞后,大多数医院仍实行基于结余分配而非工作绩效的绩效薪酬制度,造成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主要取决于科室的收支结余[2]

3.3 成本核算及预算管理不规范

成本核算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因其具备的公益性特征,服务项目也将遵循政府规定,客观上导致医疗机构在成本核算的自愿性和积极性不高。成本核算不仅是核算医疗机构的收入与支出,更重要的是经济效益的准确核算。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在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视收入核算的前提下,更要加强成本控制。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的核算体系多为科室核算,通过收入与支出,计算结余数,导致间接成本费用不能分摊,科室材料消耗不能精确定额,浪费大,财务人员也不愿花心思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导致成本管理控制无效果。

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的改善措施

4.1 加大直接补偿力度,注重直接补偿均等化和效率化

第一,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直接补偿的力度,结合区域卫生规划,量化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实现财政补偿的制度化和规模化。第二,转变政府财政投入方式,改变既有的按人头或按床位数传统方式,建立基于规划、绩效、成本、质量、价值五位一体为导向的投入补偿新机制,引入总额预算包干制度。通过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直接补偿力度,注重基层医疗机构区域内部直接补偿均等优化和效率化,驱动财政投入方式转型升级,实现政府财政投入精准化和诱导激励性。

4.2 建立医疗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医疗服务价格对医疗行为具有激励作用,正向的激励机制可引导科学合理的医疗行为,提升医疗效果和控制医疗费用。本轮改革取消药品耗材加成,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手术、治疗、护理、诊察项目价格,并逐步设立了一些自主定价项目,完成了对价格激励机制的阶段性矫正。然而,由于药品、耗材、人力等医疗资源的市场化供给,社会办医主体的市场化竞争,社会物价和货币价值的波动等,客观上要求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内外部环境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为此,政府物价管理部门应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影响因子监测体系,健全基于社会平均成本、医疗供求平衡和政府投入补偿的价格调整机制,缩短价格调整周期,适时预调微调。

4.3 加强预算及成本管理

为确保财务收支平衡,将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机构财务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和执行是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预算执行度取决于预算编制合理性。财务人员编制预算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基层的经济水平、国家政策、医疗市场状况、医院业务水平等,还要充分了解单位当年内的基础设施情况、业务人员分布情况、单位物资使用明细情况等,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及严谨性,必须在人事部门工资定额标准的基础上辅以日常公用经费核定标准,进行综合运算而生成当年财务预算数。在预算执行阶段,必须遵循预算编制原则,严格控制各种资源的使用,如果实际支出数与预算数不相符,应该及时找到原因,并记录备案,用于提高下个阶段内的财务预算编制准确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补助拨款收入、医疗业务收入、上级专项补助收入及其他收入,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标准,财务人员要对这几项内容分别进行核算,并在月底根据核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医疗支出、公共卫生服务支出两部分,明确阶段内医院的业务及服务成本核算情况、单位收支结余情况等。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对机构的业务成本进行核算、固定资产进行累计折旧,并提取基金等进行统一计算。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资金是由国家政府承担的,利用补偿机制来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职能。因此,财政部门应做好收支管理、资产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效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设计应注重对需方的补偿,引入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第三方支付手段成为主要的补偿渠道,加强医疗价格动态调整,优化成本核算方式。通过多种方法,创新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波,段琪.基于扎根理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及要素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24-30.

【2】李妍君,魏来,余昌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扎根理论视角[J].卫生经济研究,36(03):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