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1
/ 2

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探讨

于小飞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扎赉特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137600

摘要:电力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我国在现代化国家的发展上,可以说电力系统不存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也不能够很好地运转,没有电能,一切寸步难行,只要保障了居民所要用的电能,才能进行发展,同时在电能进行运输的过程中,有很多隐藏的风险,这些风险就需要提前进行控制,对电力生产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的风险进行评判,再根据不同的风险指数进行不同的风险控制。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1.1电力安全生产与管理意识非常的淡薄

从实践来看,当前国内很多电力企业中的安全、稳定以及发展三种之间的关系都没有处理好,重绩效轻安全管理的现象屡见不鲜,加之电力员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具体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误操作、违章操作等现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检修施工时缺乏对现场安全组织管理,施工中不认真执行《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两票三制”,不认真落实现场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以致于很多工作人员存在着严重的违反操作规程、或者错误应当安全工具的现象,这些一时疏忽而造成的错误,在将来就会给员工、企业、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1.2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基层管理机制不健全

据调查显示,当前很多电力企业对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知,只重视大型电力生产管理,严重忽略了电力工程项目的日常管理,以致于很多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均发生在小型、分散的作业过程中。同时,安全责任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到根本,走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不到位,没有跟踪检查以及指导帮助等环节。考核制度过于宽松,当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对具体责任人员的处罚过不够苛刻,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包庇现象,因此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以取得实效,安全事故频发。

1.3安全责任制度落实的不到位

有些企业员工过于懒散,并不企业当做自己的家那般认真,认为出事故责任的话,应该由企业负责,安全意识还比较差,企业领导也不是足够的重视,发生大问题偃旗息鼓,发生小问题大张旗鼓;员工责任制度不够,对于发现问题的员工,有的是对工作情况不清楚而没法抓,有的是对司空见惯的“小”事碍于情面、怕得罪人而不去抓,致使电力安全生产存在安全隐患。

2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坚持安全第一的管理原则,树立安全管理意识

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各行各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柱性产业,其安全稳定性直接关系着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主要取决于企业及基层管理人员自身的认知,实践中为显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企业领导层应当以身作则,坚持安全第一的管理原则。同时,还要要求工作人员以安全为重,积极引导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并且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明确一个“责”字。将其与企业的效益与未来发展相挂钩,树立牢固的安全管理意识。

2.2加强对电力安全管理全过程的风险预控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安全管理的核心在于风险管理,企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确定因素,这些风险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对具体的生产环节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安全风险问题。基于此,笔者人员应当全面实施全过程风险预控,即在不断深化安全评价、问题点预控以及三标一体化管理基础之上,采取危险源辨识、分析和评估风险以及对变电站检修现场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等方法,健全工作机制与标准,从而起到有效控制风险和防范安全事故的目的。

2.3落实电力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的责任制度

首先,各部门各级别要能够要落实下去安全责任制,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地落实分解到企业员工,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做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还要设置考核制度,定期考试安全责任知识,工作中应该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其次日常则根据风险级别以不同的周期分别用口头、书面、正式报告等不同的形式向上级汇报,这种责任制的落实方式不仅仅是提高管理效率,而且更能体现社会分工,实现真正意义的人人有责。最后普及安全制度的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真正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转变。

2.4加强工具、机器的管理和维护。一是完善工器具的采购、发放、领用、报废等制度。二是完善工器具的台帐,做到帐、卡、物、一致。三是加强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理记录和验收、试验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2.5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的具体方法

第一,替代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电力设备的快速更新,实践中为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生产中的安全管理风险,可采用效能高、风险低的机械设备来取代传统的低效能与高风险电力设备。比如,当前部分电力企业正在实施的对少油开关予以无油-f.t,改造,使之成为真空开关、SF6开关;将手动调节方式改为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以上替代性操作,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减轻人工操作强度,对于确保电力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隔离法。该方法主要是在电力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各种危险源进行有效的隔离,以确保危险源牌可控制状态。电力设备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按工作票制度对检修设备进行有效的隔离。比如,在拉开刀闸时,可利用断开点将检修设备完全隔离开来;关闭阀门,并在法兰位置加设挡板,将检修系统隔离出来等等。

第三,消除法。消除法顾名思义就是让其消失、消除。消除法是最简单易懂的方法,同时也是最彻底的方法,例如在电力生产现场有相当多的危险源如孔、洞、井、地沟盖板和栏杆缺口、导线绝缘破损、压力容器泄漏、旋转机械的异常运行温度、压力、流量等监视参数的超标等都是可以消除的对此类危险源一经发现应立即消除。对于在电力安全成产中,那些不能用消除法消除的危险源,就采用其它的办法进行处理,尽量让损失降到最小。

第四,个人防护法。该方法主要是针对具体工作人员而言的,即他们进入到危险区、接近危险源时,可采用安全帽、安全网以及安全带和各种绝缘设备,保证其自身的安全。实践中可以看到,电力生产具有高危性特点,因此应当对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性加强重视,一旦出现难以预测的安全危险,个人防护倒是最后一道安全保护屏障。类似于个人防护法的还有,工程方法、行政方法等几种方法,针对我们公司的特点,我认为除了在工作中不断利用以上的三大种已经提到的方法外我们还应将安全风险控制的重点放在使用个人防护法和行政方法上去。

结语:

正因为电力企业对社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所以不管企业是否有心进行改进,都必须要顺应时代进行改变,这样的一个强制性的要求也要求着企业进行风险控制工作,风险控制需要进行长期的坚守,也需要长期地对该现象进行关注,甚至一直对该现象进行关注,风险控制并不是一个好差事,但是同时又是企业必须完成的,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电力企业必须要分析风险,而且要提出风险控制对策保证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这样才不会阻碍社会进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瑞,田小玲.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探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14):104-105.

[2]杨昌能.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5,(1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