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枞阳县石庄地区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安徽省枞阳县石庄地区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高学海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五地质队 238000

内容摘要

区内矿带按地理位置可分为李家湾和石庄二个铜矿带,产于矿带内的矿(化)体总计6条。通过对区内矿体特征的研究,提出找矿标志及方向。

1区域地质

研究区位于庐枞盆地的西南边缘。庐枞盆地系下扬子中生代断裂火山岩带组成部分,位于扬子板块的北缘,郯庐断裂的东侧,传统称下扬子台褶带。

1.1地 层

区域地层由下伏沉积岩基底和上覆火山岩盖层组成,二者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自盆地边缘至中心,地层逐渐变新,产状倾向盆内。基底沉积岩地层广泛出露于区域的南部边缘一带,为侏罗系中下统一套海陆相沉积建造。盖层火山岩地层火山岩地层为庐枞盆地区域地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地层层序由老到新为:龙门院组(J3l)、砖桥组(J3z)、双庙组(K1s)、浮山组(K1f)。各组之间呈喷发不整合接触且反映火山活动由酸性逐渐向中偏基,偏碱性演化趋势。

1.2 岩浆岩

区内喷出岩主要为龙门院、砖桥、双庙、浮山四个喷发旋回的产物,岩性主要依次为角闪安山岩~安山岩类、粗安岩~粗面岩类、粗面岩类。

区域内侵入岩主要为南部城山岩体, 主体岩性为石英正长岩,西南部为同阶段第一次侵入的正长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为一多次侵入的复式岩体。

1.3 构 造

区内褶皱零星分布。断裂构造发育,受郯庐断裂带控制,区域上主要表现为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其中以官桥~城隍庙大断裂对区内影响较大,该断裂呈20°方向展布,长约40公里,推测其倾向北西。该断裂生成较早,规模较大,并控制了侵入岩体展布,在区内多次活动,产生一系列北西~北西西,近东西及近南北向等次级断裂。其次级断裂常充填次火山岩脉,部分含有脉状乃至带状小铜矿体或矿化体,因而对区内矿体、岩脉及其它地质体常起控矿作用。

1.4 区域矿产

区域矿产较为丰富,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金、银、铅锌、铀矿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硫铁矿、明矾石矿等,它们一般与断裂岩浆岩带,盆缘构造,岩侵火山隆起,火山~破火山口、角砾岩筒、次火山岩体等密切相关。

2矿区地质

2.1 地层

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龙门院组(J3l)、砖桥组(J3z)火山岩类,南部出露侏罗系中统罗岭组(J2l)砂岩、粉砂岩类。北部出现少量上白垩统双庙组的火山岩。现按地层自老到新分述如下:罗岭组(J2l)以黄灰色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上部夹紫红色粉砂岩;龙门院组(J3l)岩性主要为安山质晶屑凝灰岩、安山质凝灰角砾岩、含集块角砾岩、安山质熔岩夹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顶部为薄层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砖桥组(J3z)岩性主要为粗安岩、角闪安山岩、辉石安山岩及粗安质凝灰岩、安山质凝灰角砾岩,夹薄层杏仁状安山岩和数层不稳定的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双庙组(K1s)少量出露于矿区外围北东缘,主要为粗面安山岩、粗面质凝灰角砾岩及粗面质角砾凝灰熔岩。

2.2 构 造

本区地层总体为一向北缓倾斜的单斜构造,褶皱不发育。地层走向一般为NE,倾向NW。倾角20°~45°。受区域构造的影响,矿区及断裂较为发育,主要有NNW向、近SN向及NE向三组,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主要为砖桥旋回之次火山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及中部灶马山、李家湾等处,岩性以辉石安山玢岩为主,部分地段辉石含量相对较少或不含辉石,分异演化为安山玢岩。

2.4 围岩蚀变

研究区矿化蚀变发育,分布十分广泛,主要分布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构造破碎带中。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次有高岭土化、叶腊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不具蚀变分带,但有深色蚀变带中含浅色蚀变现象。

3 矿体地质

3.1 矿体特征

1、矿化带特征

区内矿带按地理位置可分为李家湾和石庄二个铜矿带,呈环状位于灶马山与拔茅山辉石安山玢岩体间舌状突出体北侧,围绕辉石安山玢岩体内外接触带分布,构成未封闭的环状矿带,长1500余米,宽20~200m,部分显示面状矿化蚀变。

2、矿体特征

矿带内的矿体总计6条。矿化呈细脉浸染状,地表矿化普遍较强,局部构成接触带细脉浸染型带状斑岩铜矿体。其中赋存于石庄矿带内矿体有3条,李家湾矿带内的铜矿体有3条,其具体特征如下:

1)石庄矿化带:

①矿体:主要为重晶石含铜硅化脉,具褐铁矿化、硅化、孔雀石化;矿体长120m,水平厚0.87~2.89m,铜品位0.36~0.95%;矿体总体呈NNE10°方向延展,倾向SE,倾角>75°,具膨胀收缩之特征。

②矿体:由褐铁矿化硅化脉组成,地表氧化见孔雀石,兰铜矿。矿体走向NE40°,倾向SE,倾角74°。矿体北东端被第四系覆盖,南东端与①号矿体有收敛渐近趋势。矿体50m,水平厚1.17m, 铜品位0.56~0.92%。

③矿体:长65m,地表断续出露。,该矿体厚度沿走向极不稳定,最小水平厚度0.6m,最大为7.17m,。矿体走向340°,倾向W、倾角85°,铜品位0.39~2.07%。

2)李家湾矿化带

④矿体:矿体长280m,水平厚0.4~2.4m,主要为重晶石硅化脉。矿体走向320°,地表倾向SW、深部倾向SE,倾角大于70°,地表铜品位较低仅在0.11~0.44%之间。ZK01孔于123.16处见视厚5.77m,Cu平均品位为0.32%。该矿体北西端具分枝现象,南东端有与⑤号矿体合并之趋势。

⑤矿(化)体:矿体长200m,水平厚0.55~3m,为褐铁矿化网脉。矿体走向345°,地表倾向SW,深部向SE倾,倾角88°,地表铜品位0.11~0.28%。ZK05孔于42.2处见视厚仅1.6m,Cu品位为0.43%。

⑥矿体:为隐伏铜矿体,主要由ZK02于154.12处见视厚12.79m,Cu平均品位为1.68%,Au平均含量达0.24g/t。

3.2 含矿围岩

区内矿体主要产于环绕上侏罗统次火山岩体接触带附近,岩性主要为安山玢岩、辉石安山玢岩及粗安岩、安山质凝灰岩。原岩多具强烈的硅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及褐铁矿化等蚀变,且蚀变带展布规律与矿体展布规律基本一致,平面上呈环状、带状包含矿体,蚀变自矿化中心向两侧渐弱。

3找矿方向

3.1矿床成因

矿体主要产于同源次火山体接触带附近有利构造部位,富矿地段从近地表向倾伏方向延伸、尖灭;铜元素产在有利于矿液运移充填(交代)具构造裂隙的细粒~泥质的碎屑岩中,其受岩性及次一级构造破碎带控制较明显;矿石多为细脉浸染状,与围岩接触关系清楚;蚀变矿化组合简单,不具分带性,范围有限。以上特征认为矿床系火山~潜火山热液充填(交代)地质作用所形成。

3.2控矿因素

1潜火山岩是喷发期后侵为的,火山口、破火山口及火山构造洼陷边部是侵位的有利部位。

2、矿体呈脉状、网脉状、透镜状,不规则禅语裂隙破碎带中,这类破碎带或为岩缘构造或为火山构造或为区域地质构造。

3、区域地质构造系统控制区内矿脉分布。

4、不整合面附近的构造破碎带对成矿有利。这是因为区域不整合面,常构成不同级别的环状体,为高温高能体边界。因为对成矿有利。

5、地层岩性也有控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业,沉积岩以粉砂岩、细砂岩最为有利,火山岩以熔岩、玢岩最为有利。

3.3找矿方向

1、火山盆地边缘控制着热液矿床的产出,此处温度及构造最利于成矿。

2、侵入体的接触带附近往往对成矿有利。

3、区域地质构造研究表明,NE向主干构造、NNE向主干构造及其复合部位,具有明显的控矿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寿稳. 安徽省拔茅山铜矿地质特征[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7,3:196.

[2] 汪忠兴. 枞阳县拔茅山矿区拔茅山-余家园-李家湾-石庄环状成矿带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安徽地质,2008,18(3):18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