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湖水源地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3

天目湖水源地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的研究

李金金 闵震琦

江苏省溧阳市水利局天目湖水利站 江苏溧阳 213300

摘要溧阳市饮用水以地表水为主,目前天目湖水源地为溧阳市主要饮用水来源。本文希望通过天目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问题研究,为饮用水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为溧阳市饮用水的安全提供保障。

一、天目湖水源地概况

1.天目湖水源地区位条件

天目湖水源地包括沙河水库和大溪水库,均为国家级大型水库,水域面积共24.7km2(沙河水库11.6km2,大溪水库13.1km2)。两座水库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江南历史名城-溧阳市南部丘陵地区,

沙河水库与大溪水库流域总面积为245.9km2,其中大溪水库流域92.4km2,沙河水库流域153.5km2,两个水库流域隶属于江苏的面积为76%,隶属于安徽面积为24%,属于安徽的流域面积包括郎溪县岗南乡25km2和广德县邱村镇34km2

2.水源地管理机构

天目湖流域管理机构包括溧阳市水利局、溧阳市水源办、溧阳市环保局及天目湖环保分局、天目湖镇水源办、天目湖流域生态观测研究站。

3.取水量及供水量

依据溧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中心自来水厂的取水和供水量数据,年总取水量为4568.69万m3,总供水量为4344.53万m3。取水和供水量均有所增加,分别比往年高4.9%和7.1%。具体数据如下表:

4.天目湖水源地保护法规的施行

为加强天目湖的保护和管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2018年3月1日起施行《常州市天目湖保护条例》。

二、天目湖水源地的现状评估

1.水量保障能力分析

沙河、大溪水库均为大(Ⅱ)型水库,两座水库同时于2011年4月完成水库除险加固,除险加固后,沙河水库汛期多余洪水可以从上珠岗泄洪闸经过沙溪河向大溪水库泄洪,实施联合调度。水质评价结果如下:

类别

DO

CODMn

NH3-N

TP

TN

Ⅰ类

100%

100%

100%

0%

0%

Ⅱ类

0%

0%

0%

95.83%

4.17%

Ⅲ类

0%

0%

0%

4.17%

95.83%

Ⅳ类

0%

0%

0%

0%

0%

Ⅴ类

0%

0%

0%

0%

0%

劣Ⅴ类

0%

0%

0%

0%

0%

取水口水质变化如下:

5ed5b2470d096_html_2429c1fa2138bfac.png

2.水质保障能力分析

基于《地表水环境指标标准》(GB3838-2002),对天目湖水源地沙河、大溪两大取水口2018年度各月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评价。水质参数中,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Mn)、氨氮(NH3-N)这三个项目100%都属于Ⅰ类水;总磷(TP)以II类为主。从饮用水安全的III类水质要求来看,达到了目标超过地方设定的II类目标。

3.监测预警评估能力分析

沙河、大溪两大水库已安装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进行水质人工检测和在线预警监测并行。

4.应急保障能力分析

应急预案明确了沙河水库和大溪水库互为备用水源,应急水源地日常管护工作由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水利系统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并建立相应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三、天目湖水源地保护的经验

1、建立水源地管理机构,强化流域管理

2006年,溧阳市政府设立市水源地保护办公室,办公室由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市环保局、水利局、农林局、旅游局、卫生局等部门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统筹天目湖的保护工作。

2.提升水源地生态拦截能力

2017年以来实施《天目湖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2017-2019年)》进一步推动沿湖第一山脊线退茶还林,工程完成后将形成天目湖水环境保护的生态屏障。

3.形成良好产学研模式

天目湖自2002年就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湖泊-流域综合研究团队”建立长期、持续合作的关系,并建立季度例会制,预警和防范等制度。

4.注重长效管理的制度建设

天目湖流域从目标容量出发,从氮磷控制角度划定天目湖流域保护分区,提出突出面源污染控制和强化生态拦截的水土共治政策,同时通过出台《常州市天目湖保护条例》,保障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

五、天目湖水源地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

1.流域开发面积持续增加

饮用水源水质目标要求高,水环境容量小,天目湖流域目前开发强度(建设用地+农田+茶果园)已到达35.6%,已经超出核定的30%的目标容量。近年来通过沿湖生态缓冲区建立,河口湿地恢复,河道梯级湿地建设提升了流域生态的拦截净化能力,但是一旦遇到不利的气候条件,会给饮用水安全带来风险。

2.源头养殖业与水土流失问题

天目湖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5°以上陡坡区具有较大的侵蚀风险。丘陵地区农业开发往往渔业养殖和茶叶种植等结合,导致源头水源水质下降,出现水生态退化问题。

六、天目湖水源地保护的建议

1.形成自发保护的机制

流域水源保护关键生态空间对水质安全维持非常重要,要维持水源保护关键生态空间的生态林用地方式,需要从受益者获取一定的补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生态红利如何转变成水源区“人”的福祉,仅仅通过强制或限制难以实现可持续的保护,当前需要不断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2.强化流域一体化治理

天目湖流域隶属于江苏的面积为76%,隶属于安徽面积为24%,属于安徽的流域面积包括郎溪县岗南乡25km2和广德县邱村镇34km2。目前安徽部分存在较多矿山开发、大面积青虾养殖等不符合饮用水源保护的土地开发方式,如果没有土地利用方式的约束,仅仅依靠下游补偿难以解决跨界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是危及长效管理的重要因素。应当加强与安徽县市合作,保护生态环境,强化流域治理。

3.建立农村与农业企业水环境监测与考核制度

水源地流域范围内一般以农业和农村为主,而水库的氮、磷污染和富营养化也主要和农业与农村面源污染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在控制面源污染方面缺乏有效的抓手,尤其水源地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一直比较滞后,由于农业企业和农村缺乏环境监测与考核制度,面源污染控制多为政府买单,并且得不到农业企业和农村的配合,因此目前需要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考核制度,通过考核倒逼形成农村和农业企业自愿配合面源污染控制的长效机制。

4.加快水源地环境智能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信息化实现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治理已经成为当前加强水源地管理的趋势,尤其是在水源区人类活动逐渐加强,仅仅靠巡查已经难以监管,天目湖目前已有很好的基础,逐年土地动态均通过卫星遥感进行监控,也积累长系列资料,通过院地合作建立监测体系,今后应该加快水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实时监测与信息整合的数据平台,依托数据平台建立水质目标管理、水环境容量测算的模拟模型,形成支持水质目标管理,土地管控和长效管理的平台系统。

参考文献:

[1] 黄德春,任也平, 张长征.强度-总量控制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人水和谐的影响[J].水利经济,2019, (2):1-7.

[2] 张清明,唐淑,米鹏. 黄龙景区水环境保护与控制对策[J].节能环保, 2018, (7):6-7.

[3] 付振宇. 前置库在于桥水库水资源调配与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海河水利,2019,(14):44-45.

[4] 柳豹,蒋礼瑜.基于水资源现状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9, (27):35.

[5] 王鹤.长荡湖水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思考[J].人民法治.20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