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近代土地制度对当今农业制度改革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论中国近代土地制度对当今农业制度改革的启示

周思翰

扬州大学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本文分析中国近代农业土地制度的发展规律,讨论近代土地制度对于当今农业制度改革的启示,通过制定有效法律、支持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发展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来不断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关键词:近代农业制度;土地所有制;科学技术;生产力

中国近代土地制度概况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最基础、最广泛,也是最为复杂和棘手的经济社会问题之一,而一切土地问题的源头和总根源是土地制度①。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小农经济社会,土地制度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一环,它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国古代农业制度即便是对当今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仍然有很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首先由土地地主私有向土地农民私有变迁。随着小农经济弊端的显露,农村土地制度逐渐由农民私有转向集体所有,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定位:一是通过改变土地制度,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经济主体,特别是农民的积极性;二是通过调整土地产权关系,更好地适应农业规模经营的要求,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农村土地改革的目标定位并不清晰,缺乏宏观思考和对具体制度的研究,从而导致实践中没有把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综合起来进行制度设计,结果是农业现代化进程处于停滞状态,大跃进是由于未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例子。

二、中国近代农业土地制度的发展规律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探寻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封建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核心就是农业土地制度。我国古代的农业制度从井田制到租佃制的演变无不体现了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时代的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的状态不同决定了那个年代的土地制度。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确立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奋斗宗旨以来,就一直沿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在不断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土地政策一直是我党推动中心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土地政策主要经历了“分地—合地—承包—集中”的四阶段变化,实现了马克思哲学“否定之否定”规律所告知的事物发展总趋势的步步升华,符合事物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统一的基本判断。②

三、当今中国农业制度改革

作为一个耕地资源、水资源在世界范围的占有比远远小于人口占有比的国家,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的第一大问题。农业始终是战略产业,粮食始终是战略物资。③中国如何实现基本的粮食供给?如何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一)制定有效的法律制度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发展稳定的农业,才能稳住国民、社会安定、富国强兵。④民以食为天,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问题是温饱问题,只有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国家才有充足的底气去发展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推行的集体所有制,借鉴了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但与前苏联不同,我国的土地性质由于历史、环境等各方面原因存在着其特殊性,即中国的集体所有制是在土地私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革之前农村集体所有制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形式都已先后发生了变化,农村集体所有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特殊所有的形态,在没有先例参考情况下,中国正在走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中国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既是“中国总道路”的具体道路之一,又承载着中国“五位一体”现代化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在我们这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已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规律。⑤以上农业产权制度的一步步改革离不开党领导人民制定的与时俱进、符合国情的法律制度。有了良好的法律制度、法律环境,才能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快速发展,为当下新常态中国发展锦上添花。

(二)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科技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于198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论断。当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首先从生产力方面入手。中国从近代受压迫时代到如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致继续向前发展,最主要是保持生产力的进步。要想生产力的发展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下,国家就必须加大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农业科技不仅包括农业生产科技,还包括农业管理服务技术。农业生产科技需要国家加大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科研人才,保证人才不易流失,做到自己培养的人才为己服务。精化农业生产工具,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值效率。虽然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有着数千年的农业管理服务经验,即便如此亦不可固步自封,应当积极引进西方现代化先进的农业管理服务技术,结合当下中国保留下的古之经验的精粹,形成自己先进特色的农业管理服务技术。国家加大对上述两方面的农业科技的投入,使之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建设之中。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将是中国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的农村基本生产经营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性局限,也越来越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更加有效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更大程度地放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始终是21世纪以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⑥

(三)发展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

从中国近代农村土地制度演变与当今农业土地制度改革角度来看,土地改革需要走新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道路。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具备以下三种优势:

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相应的规模经济效应,有效的规避了小农经济;

与经济法上反垄形式类似,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的避免土地兼并问题,从而维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出现可以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结论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劳动者智力的提高,改变了劳动形式,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土地应当是农民获得的一项重要财产,要尽可能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能,维护农民的正当利益,并且未来还需要将农民的土地财产收益权作为物权化的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与维系,这也是中国土地法律、物权法律进一步完善的方向。土地是经济的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只有坚定不移地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坚持家庭经营这个农村改革发展中不可逾越的底线,才能固本强基。农业制度的进步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当今中国农业制度深化改革的方向时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其最终目的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注释:

①齐蘅,吴玲.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与现实观照[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03):72-77.

②刘乃安.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分析[J].农业经济,2017(07):75-77.

③江泽民:《在福建考察工作的讲话》,1994年6月26日

④王玉华:《制度、技术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⑤陈锡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9页

⑥朱方林,朱大威.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制度重大改革回顾与展望[J].江苏农业学报,2015,31(01):200-209.

作者简介:周思翰(1993-),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