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单元编排—寻思辨能力培养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3

“学习之道”单元编排—寻思辨能力培养路径

范超丽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在单元导语中明确指出,本单元以“学习”为话题,文章内容紧紧围绕“学习之道”为核心。以议论文为主的第六单元在新课标中一般归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通过对以往的经典课文重现并重组,形成古今中外共议“学习”,不管是在文本内容上还是写作方法上都带有鲜明的思辨性。面对主题单元下的学习任务,以及新课标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育人要求,传统的单篇课文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群文阅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因此,单元教学中应通过学习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学习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学习之道”;单元编排;思辨能力

一、解构单元“学习之道”,建立学习与思辨之联系

在第六单元导语部分指出:“学习是永恒的话题。从《礼记·学礼》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到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的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我修养。”导语说明本单元核心关键词是“学习”。由古至今,“学习”二字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对于“学习之道”的倾慕与嗟叹未曾断绝,前有南朝刘义庆《咏雪》,谢太傅与小辈围炉谈雪,雪中辨雪,以随机应变之道发问,答之以“未若柳絮因风起”形神俱备的创意解读;后有王安石《伤仲永》,叹少时仲永,既为众人口中天纵之才,也因缺乏后天的学习而陨落。而当今社会,只要身处社会发展的洪流,就能感受到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以单元—学习主题—群文阅读视角下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高一上册第六单元编写“学习之道”为单元教学主题,即符合该阶段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和接受能力,又能为学生提供借鉴名人作家的方式来实现学习之道.。

本单元以《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节选)》《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六篇课文依次构成,导读部分第二段中指出:“本单元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或阐述学习的意义,或讨论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或描述读书的经历和感受,使我们获得不同的启迪。”由此观之,对“学习之道”所探讨的道路方向具有多种选择,既是以不同的角度来论述与学习有关的问题,这“学习之道”便有了“思辨之道”的意味。“思辨”,顾名思义“谨慎的思考,明白的辨别”,“现在所说的‘思辨’一词,主要出自西方的Critical Thinking,具有质疑推理、论证批判的意味,又称批判性思维”[1]。因为“道”有千万,“学习之道”便有千万,而思辨本身就包含多角度看问题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对本单元课文进行教学时,思辨性学习方式既能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基本要求,证实了将议论文教学单元归类为此任务群的合理性;又能打破以往议论文程序化的文本解读,实现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运用批判和发现的眼光看问题。

探文本构成,论单元编排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从“引导”到“发展”到“增强”再到“认清、辨别”,最后到“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思辨性技能提升过程,而文本的构成和单元的编排上能够契合这一过程。

在编排方式上,统一主题,体裁多样。单元选文保留人教版在议论文单元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品质”的任务,增添了以“学习之道”为核心的单元主题,形成:主题—学习之道、任务—思辨能力的路径。将古代论说文、现代议论文和观点明确的两篇随笔设置在同一个单元,六篇文章符合“学习之道”主题,形成文言文—现代文—议论文—随笔同步的特点。一个主题下多样化的文体兼备,使单元文本改变以往传统文言文教学只教授文章零碎知识点、现代议论文只带领学生分析三段论观点的局面,体现了语文科课程核心素养下人文主题的要求。从单元学习任务群的本身来看,专题学习本身具备自身优越性:“专题学习本身就具有思辨品质,因为需要整合选文,在学习时更多地会出现比较、辨析、评估等行为”[2]。以“学习之道”为专题,形成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复合的编排方式,实现思辨能力培养的点面结合,以单篇文章为起点,多篇为整合,能够围绕整个单元来展开对于思辨性教学的贯彻。

在任务编排上,清晰全面,层层递进。单元的任务设计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主的第六单元,在形式的设计上主要包括导语、选文、课后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四个方面。单元导语设置“学习之道”为核心的人文主题,清晰交代了主题背景、文章选择意图、学习任务和要求;文本以群文阅读的形式陈列,体现文本类型和作者思考问题方式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纳百家之长。学习提示不再是原有的每节课结束后对应相应习题,而是对每篇课文提出学习建议、通过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激发兴趣。最后单元学习任务,以单元学习任务群展开,是以“围绕学习之道”“本单元的文章”发问,利于对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群文认知学习。在编排上的层层递进,能够让教师有迹可寻的规划教学进度,也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的从“引导”“增强”再到能力的“提高”。

三、利用编排特点,带动思辨能力

思辨作为学习的方法之一,本身就包含于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当中,它融合了批判、分析、思考、辨别等。将思辨的方式与“学习之道”结合,既可以减少单篇文本阅读的孤立,又能够加强文章之间的关联。根据任务群对阅读的要求,学生要“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任何一篇论说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固然是学习者要理解和掌握的,但思辨性阅读的重心当是‘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3],以此让学生接受、批判和质疑,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使语文学科的理性思维得到训练。

(一)立足于单篇文本的思辨性

通过单篇教学,首先学习文本的思维逻辑。古代名篇以《劝学》为例,从文章结构上,课文全篇举例说理,以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统摄全篇,通过层进式论证,下设三个分论点,包括:凭学习来提高、改变、完善自己以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学习意义;弥补不足以“见者远”的学习作用;积累、坚持、专一,即“用心一也”的学习方法与态度。在中心论点明确之下,通过比喻来论证观点,修辞手法的使用为“劝”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动因,因为其中既有作者的学习经验,又有万物发展变化之规律,使枯燥的事例形象化、生活化、经验化,能够让学生从直观上接受“劝学”的劝导。用正反观点来讲明道理,一正对一反,条理明白清楚,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道理与逻辑形象的展现出来。

以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单篇文本分析,这是通过议论文内容的阅读教学分析来学习作者的思考方式,即在一定程度上将选文当成培育思辨性思维的范文,这种方式既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考事物的方法。

(二)迁移运用,用思辨来看文章

经过单篇文本的熏陶,掌握作者的思路、逻辑和批判精神,反过来对本单元选文进行思考评判,做到对思辨能力的迁移运用。

作为论说类单元,议论文的要求是论点要客观、准确,要有严密的逻辑、论说角度多元化且思维严谨,更好的实现以“学习之道”的主题。但完全将选文当成学习范文不可取,作者受制于种种限制,论题、论点、论据、论证的观点往往会有不完善之处,张心科老师针对这种问题提出,“通过理解、批评和讨论这三个教学环节,对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和意图逐一进行分析。[4]”《劝学》中的“经验之谈”作为论据缺乏说服力和认证:“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心一也”与下文“用心躁也”相对,大多数教材和文章解读会解释为“用心专一”。既要提高学生理性思维,便要以思辨对待以往权威解读。如果将用心专一看成“无欲无求的初心”就很容易解释的通了,因为黄泉和泥土都是命尽之人的归宿,蚯蚓一生的方向向上或向下都在保持自己的初心不变,此为用心一也。下一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中,荀子对于世界的观察所得出的结论是经验上的,而经验是大多数个体自我经历的总结,不能或者不一定会被证实,因此关于蟹“六跪”的说法不一,引据上的争议使议论的说服力降低;此外,现实生活中螃蟹有的会打洞,而作者同样凭借主观观察来臆测螃蟹“寄居”于他人住所,将“六跪二螯”的蟹与无爪牙的蛇鳝相比较,来突出蛇鳝的用心专一,也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思想。

《拿来主义》文章作为鲁迅的经典杂文经常被选入议论文教学单元,以往教学中文章的分析思路,不外乎学习鲁迅先生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结合单元主题,围绕课后提示“议论性文章往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作者以“拿来主义”为题,通过文章内容可得“拿来”就是对文化的借鉴,就是对外的学习,就是发挥主观能动自己去拿,这便是鲁迅先生在当时所希望的学习之道。这道路在“拿来”之前,是怎么走的呢?自己主动去拿这么简单的事,为何还需要先生专门写文章来强调呢?既要“拿来”,又该如何拿呢?

根据部编教材课后学习提示,先“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就可以得出比以“破”“立”来划分作者思维结构更有说服力的角度,即文章首段对于“闭关主义”和鸦片战争的历史因素以及战败后国人没有底气的恐惧感。因为在“拿来”之前,只有“送去”,对于国外“送来”鸦片、枪炮、香粉,人们“吓怕了”也习惯了,自己去拿这么积极主动的事,就不可能实现。这时候要思考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在创作的背后还隐藏着对于本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如果简单的从文章先破后立的角度来分析,破立两者针对的并不是同一种文化,又何来议论文的针对性。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逻辑中包含的历史因素和时代心理特征进行挖掘,能够破破与立之间的线索联系起来,让文章在历史因素、社会因素中站稳脚跟,能够大大的训练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除了学习文章本身的逻辑,思考辨别文章的漏洞之外,也可以引导学生把多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劝学》《师说》同为古代优秀作品有什么相近或不同之处;比较古今,《劝学》与《反对党八股》有何异同;联系古今中外,比较《劝学》《拿来主义》《反对党八股》《读书:目的和前提》,来思考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作品对于“学习之道”是如何展现其多种角度的论述。有的文章是以“劝”来树立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如《劝学》《上图书馆》《读书:目的和意义》;有的是向他人学习之道,如《师说》《拿来主义》,批判被动的“耻于师”和不敢“拿来”的风气和心理,主张主动求师,自己去拿;有的作者都能跳出世态风气,独立思考辨别,如《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和《拿来主义》。

除此之外,文章受作者个人经历和背景影响很大。在写作背景和作者人物介绍上,课外背景材料的积累和作者品格对学生迁移影响也是巨大的。从作者人格来看,本单元的作者在创作思维和风格上都有很强的思辨性,能够给学习者从作品风格到人格特质上都带来潜移默化影响。韩愈,发起古文运动,摒弃南北朝华而不实、矫揉造作的文风,反对因循守旧,主张文章要有创造性。毛泽东、鲁迅也都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理论家,他们笔下的文章许多都带有批判性、深刻性,且角度新颖独特。通过了解作者个人背景、行事方式,也能对学生主动进行思辨性创作产生影响。总之,“学习之道”主题下的议论文单元,围绕单元主题、单元课文编排、文本内容这几方面的编写都可利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教学目标来培养思辨能力,通过对单元中课文的集中和分散思考,使学生达到一定的逻辑知识的掌握,再引导学生自己对课文提出疑问、思考、批评、辨别。

1参考文献:

[]陈娟.从叙事到思辨—高中时评型议论文写作中叙事材料的分析路径[D].广州大学,2019.

2[] 张慧.“英雄”专题思辨读写教学探究[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10):8-11.

3[]陆志平,张克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J].语文建设,2019(03):4-8.

4[]张心科. 抓住“五要素”:议论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语文教学通讯,2019(13):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