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基础设施开发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浅析城市基础设施开发与管理

周海勇

临海市海洋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7016

摘要: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要从优化制度建设、提高绩效管理效果、加强宣传教育等几个方面综合入手。研究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有利于从问题的角度看待目前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因此,要加强对于基础设施管理的理论研究,从管理实践入手,提高基础设施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开发管理

1城市基础设施简述

城市基础设施,指的是城市单位为了实现城市大众生活需求,创建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道路、排水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创建,能够实现城市建设多重功能,比如改善交通、加强绿化、调整资源、排水排污等。所以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情况,极大地影响着生活在城市中的群体生活质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因为功能不同而呈现种类较多的特征,有的设施比如交通是户外设施,应用频率非常高,在城市基础设施中居于高位,因此对其质量需求也是比较高。不过由于户外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以及突发状况,所以对城市基础设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致使其有较大的损耗或者缺失,因此而为城市工程维护也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因此,为了促进城市基础设施运用的高效,新时代下城市单位必须要高度关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养护及管理。

2新形势下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现状

2.1城市基础设施养护管理现状

现代社会及大众需求显著提升,很多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关注度较高,借此大规模创建城市基础设施,也的确提升了我国经济市场发展水平。不过现实状况是,城市基础设施耗损、缺失现象极为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首先城市基础设施种类很多、分布范围非常广泛,易遭受户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或侵扰。其次有的区域人群素养较为低下,存在自作主张拆分基础设施部件的举动,从而致使城市基础设施质量不断下滑。

另外,因为城市基础设施要供大众较长一段时间使用,因此创建之初对其质量要求也颇高,在一些创建复杂度较高的城市基础设施方面,极易遭受施工人员不确定因素影响,出现质量问题,为城市基础设施后续应用埋下祸根。

2.2城市基础设施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设施布局不合理。如今我国许多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建造较为滞后,并未形成雨污水分流体系,雨水管网覆盖面狭窄。部分城市虽然具备足够的雨水管网,不过终端泵进水管道是合流管,致使雨水管道功能无法充分施展,进而和污水沟通形成了合流管道。城市小区在建造安设雨水管道时没有相应的搭配设置,仅仅有污水管道有排放雨水的“兼职”功能,从而造成雨后积水非常严重。而这些大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即在设施创建之初就存在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并未顾及到雨水、污水分流问题,另外地下排水设施也未第一时间予以调整,促使改造的成本显著提高,改造难度也大大增加。

其次,管理体制僵化。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在体制上有很多不足,运行机制冲突不断,使得区管理单位提出的维护要求很难落实践行。维护单位也未养成自我查检、发现问题、防范和处理问题的良好习惯。由于管理体制较为僵化,养护单位的市场化发展频频受阻。

最后,养护维修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城市发展速度快捷,城市设施的负担也因此而加重,道路老化问题越发严重。道路上的车辆与日俱增,客货运量也显著拉升,重型车、超重车到处都是,这些致使道路毁损度急剧上涨,养护成本、人员工资支出、养老医疗等开支都增加了许多,导致城市养护、设施管理费用短缺,与设施管理养护需求严重失衡。

3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效果的对策

3.1引入市场运作机制

将目前全市范围内的绿化项目、公共厕所项目、大型公共设施维护项目、城市给排水管道维护项目,进行了统一分包。

1)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企业进入到招标环节。

2)政府对原有的环卫管理部门、市政管理部门进行了分流改制,将改制后的环卫市政管理纳入到了招投标环节当中。运用现代化的市场合作机制,对这些部门的具体工作进行优化。

3)政府对原有的市政管理部门也进行了市场化改制,充分引入了竞争机制,通过现代化的薪酬绩效制度,鼓励各个部门在管理的过程当中,通过良性的竞争,提高设备维护水平与实际工作的管理水平。

3.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

城市基础设施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态度等都影响着工作质量。在具体工作中,所有员工都要建立安全意识,强调和关注工程的安全性,同时按照不同岗位和工作要求,不断精进提高自我技能,相关部门也可以展开绩效考评,从而敦促人员素养和意识的不断提高。

3.3融合共享: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

当前,伴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驱动下的跨界融合和资源共享已成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新时期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应紧紧把握产业变革趋势和融合共享的时代特征,着力转变基础设施发展思路,打造引领经济增长的新优势新动能。一是打破既有产业边界,依托前沿科技与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基础设施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交通、物流、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或平台,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高铁经济、旅游经济等,推动基础设施与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二是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牵引作用,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跨界融合发展。加强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在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广泛应用。三是创新要素投入方式,统筹交通、能源、电信设施建设,统筹基础设施网络空间布局,推进基础设施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空间共用。

3.4绿色安全:守住发展的底色和底线

绿色是底色,安全是底线。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安全发展,是实现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重要举措。新时期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应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守住基础设施发展的底色和底线。一是要强化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快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础设施发展的前提条件,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二是要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和应急防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安全设施设备系统配套,加强基础设施安全生产、运行监管、风险管控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基础设施日常性健康监测和预防性维护,切实提升基础设施保障国家战略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应对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等的能力。

3.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城市基础设施养护、管理均需大笔资金扶持,如此方可保障技术、设备、工艺的科学和先进。所以要不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降低维护和管理的承载压力。城市基础设施所需资金主要源自政府财政,相对来说渠道不够多元。而伴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工程建设必然对资金的渴求度越来越高,而因此伴随的管理和维护费用也会显著增长,如此对政府资金也产生极大考验。这种状况下可以不断拓展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强化和西方国家城市建设的互动和分享,参考有效经验,实现转型。

结论

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城镇建设规模加大,导致大众对城市基础设施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关键设施,在保证经济发展、维护公共安全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新形势下,必须要施行高效举措来加强对其管理和养护。

参考文献:

[1]武新阳,张万瑞,李嵩.新形势下城市基础设施养护与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2017(05).

[2]李林.新形势下的北京城市基础设施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18(4).

[3]刘彤.新形势下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8(33).

[4]苏罗名.略论城市基础设施养护管理方案的实施[J].市政设施管理,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