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化教学策略对小学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3
/ 2

浅析生活化教学策略对小学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黄婵婵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322203

[摘 要]现今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不再单一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目标,培养出全面的学生。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就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综合实践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人员必须加强课程教学改革,促进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生活化,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从小学综合实践课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对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践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是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重要标志。在小学阶段,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新课改教育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充分迎合了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为小学教育改革创造了必要的途径。在小学综合实践课中,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相对不足,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为他们进行实践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体验生活中的乐趣,帮助他们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实现综合实践课程正的教学目标。

一、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限,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课程也大多是以学生的成长经验为主,在结合小学生认知条件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合理地融合,使得学生在参与课程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加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了解,教师从而提高学生的事物感知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综合实践课是一门体验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教学工作中,引入生活化教育理念既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基本途径,亦是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1]。生活化教学理念在综合实践课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增强学生对自然事物的热爱之情,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素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精选课题,帮助学生建立生活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生活化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需首先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践理论的深度融合[2]。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侧重于教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强调培养学生的知识记忆力与转换应用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事物感知、认知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无法在动手实践当中获得情感上的认识和体验,虽然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但是思维能力及情感认知能力并没有随之同步提高,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存在。要想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课程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中,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情感交互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情感,精选活动课题,让学生对实践活动产生浓烈的积极参与兴趣,并能够从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例如,利用现代网络教学资源,例如,浙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册中的《教室用品小改进》、《班级艺术嘉年华》、《校园护绿小使者》等小课题都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便于学生小组活动开展;《垃圾分类我行动》、《端午节我操办》等课题则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方便学生从身边开始学习,开始调查,降低了学习研究的难度,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掘学习乐趣

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就是为了打破传统应试课堂教育的限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进行知识探寻、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和实践探究能力。新的教育体系下,综合实践课的生活化教学更要坚持新的教育理念,打破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限制,将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大胆延伸到课外、家庭及社会环境当中,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3]。小学生对很多事物都难以理解,且往往都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更要牢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

例如,利用现代网络教学资源,构建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网络教育体系,利用实践案例、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拍摄相应的微视频等,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受到启发与体会;再如,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成立实践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学活动进行自主组织、走进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发掘自己的学习乐趣。在实践课《探寻家乡的古建筑》的教学中,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对家乡形成热爱的情感,之后,让学生走进生活,在老师及家长的指导下,组织小组对家乡的著名古建筑,如江南第一家、龙德寺塔、桐木殿等进行实地考察,体验家乡的人文情怀,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及分享,让学生在实践当中真切地感受生活和学习的乐趣。

(三)创新方式,丰富实践生活内容

提高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效果的关键就在于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合理,且充分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学习行为需求[4]。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相结合,防止教学内容过于片面化而与课程实践相背离,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真正学到有用的、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学内容要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的实践生活。为此,教师还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结合课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工作,组织学生定期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从实践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四)深入社会,提高生活化教学内涵

社会是学习活动的最终实践场所。在小学综合实践课中,教师要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成长理念,以社会生活为原型,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将抽象的实践理论知识通过生活原型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增强生活化教学的立体性,便于小学生进行理解和领悟。

比如,教师在组织以《垃圾分类我行动》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访谈、问卷观察等多种调查方式对自己所在班级或者村庄的环境问题进行亲身调查。研究我们周围每天会产生哪些垃圾?这些垃圾都是怎么处理的,他们影响你们的生活了吗?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指导,让孩子们行动起来,将垃圾进行分类,并将部分可回收的垃圾收集起来,最后进行废物利用,通过学生们的动手制作,变成美丽工艺品或者其他生活用品。通过这些措施既能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实现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结束语

小学综合实践课是现代小学教育体系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该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加深对生活化教学内容、方式、实践活动的思考与探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使得教学理论与学生真实的社会生活更加切合,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情感,提高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生的感知及认知水平,促进学生早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贾东丽.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241.

2】 张健.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2):110.

3】 章燕.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8(07):105.

4】 史桂毓.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7(28):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