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风建设与学生成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3
/ 2

农村小学班风建设与学生成长研究

徐向海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山门镇中心小学校 136002

摘要: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良好的班风能够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使其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品格,提升核心素养。班风在思想道德建设、行为习惯养成、综合能力提升等方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小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新课改的深入则进一步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强化了农村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本文对农村小学班级班风建设进行了具体探讨,以期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风;成长;班级建设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组织,因此,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良好的班风建设有着紧密联系。环境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班风体现了班级学习风气、精神品格,一个班级具有良好的班风才具有育人的基础。身为教育者,既要做知识的传授者又要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促使学生为日后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人生价值。

  1. 农村小学加强班风建设的必要性

班级是学生品德形成,人格定式的重要场所。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世界的认识较为简单,正处于人生启蒙的关键时期。目前,农村地区对班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及城镇小学,班级文化意识淡薄、班级缺乏凝集力等问题较为严重。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还能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更能让学生在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越来越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行务工,导致留守儿童数量快速增加,这是农村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儿童能力与品格的发展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关系,良好的班风有助于为留守儿童塑造一个健康、温暖的学习环境,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此外,核心素养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教学目标,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创建优质班风,形成良好的集体舆论和风气。

  1. 农村小学班风建设策略的实践探索

  1. 健全班级规章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制度的约束,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并在和谐社会中获得良好发展。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弱,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认知的发展,个体自制意识会增强,从而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保障,是班风建设的基础,教师应从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为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班规,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让每一个人参与到班级制度制定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班级重要组成人员,只有其意识到自身对于班级重要性,才愿意维护自己的班级,自觉遵守班规,建设自己的班级。例如在班级中组织班规执行情况讨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建议,而后经过讨论、投票等方式选取出有效意见对班规进行优化,这样制定出的班规更具说服力。此外,奖惩制度是班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确保奖罚分明,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奖励与处罚。这样的有助于学生形成公平竞争的意识。并且奖惩力度要恰当,可采用积分制,成绩进步、课堂表现良好、卫生评比等均可纳入积分项,对于表现不够好的学生既要惩罚也要鼓励,而具体如何惩罚应由学生制定规则,这样当学生被惩罚时才能心服口服没有怨言;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既要表扬也要告知其戒骄戒躁,鼓励其继续努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公平是非常重要,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眼中世界非黑即白,任何不恰当的偏袒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并且小学生正处于品格、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公正的执行奖惩制度有利于营造公正严明的班风,有助于个体良好品格形成。

  1. 细化班委组织结构,优化班级工作

班级组织管理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让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个角色,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班委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组织,是教师的左膀右臂,班委成员有序开展工作不仅能够提高班级管理质量,还能够塑造良好的班风,使得学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班级工作。大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师对班委组织的搭建较为简单,通常是设立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组长等几个职位即可,这样的班委设置虽然对班级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作用有限。教师应当细化班委组织结构,逐级划分职位,使每一个人都承担一定指责,强化责任意识,促使学生们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想成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良好班风,落实每一项班级工作。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每五到六人分为一组,小组成员除了组长,还要设置各科课代表负责收发小组作业,设置纪律委员负责小组纪律,设置卫生委员监督小组卫生,设置学习委员监督学生学习等。小学生责任意识较强,并且具有契约精神,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自己应当完成的任务。因此,细化班委阻止结构对于班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班级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引导班级风气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力,而且这一年龄阶段的大部分孩子喜欢模仿他人。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实际行动开展教育,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同龄人之间的影响更为深刻,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榜样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可以在班风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定期进行评选,评选内容包括“卫生之星”“纪律之星”“学习之星”“服务之星”等,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竞选的积极性,还可以定制班级徽章,这样做竞选成功的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荣誉感,未能竞选成功的学生也会为了得到奖励而继续努力。同时,获得徽章的学生会意识到身为榜样的重要作用,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此外,评选定期进行,所以每一个人都具有参与竞选的机会,有助于在班级中形成良性竞争,从而引导班级风气,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1. 组织班风建设活动,树立良好班风

班级实践活动是建设班风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树立良好的班风。对于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比如组织诚信活动,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的品格;组织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等。班风建设不应该只注重学风,也应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实践活动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组织起感兴趣的活动,这样学生才有参与热情。此外,实践活动应还应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辩论比赛、演讲比赛,比赛形式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获得胜利的人可以为小组积分,最终得分高的小组获胜。对于学生而言,实践体验与收获同样重要,学生渴望自己的付出被认可,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应适度给予表扬与鼓励,让表现优异的学生更加努力,帮助表现不理想的学生重塑信心,认真备战下一次实践活动。总之,班风建设活动十分有必要,是树立良好班风的关键,教师必须加以重视。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教育者必须加强班风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其从小接受优秀的文化、精神熏陶,逐步形成必备能力与关键品格,更好地适应社会社会生活,实现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学萍. 浅议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 新课程, 2019(13):202-202.

  2. 李福平. 农村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 新课程·上旬, 2019(3).

  3. 张邦尧. 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班风建设[J].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 2017(2):103-104.

此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青少年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深化研究》子课题《班风建设与学生成长研究》(立项批准编号:QGCD1907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