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预警评分联合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5

改良预警评分联合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陈敏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预警评分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静脉调配中心2018年1月-12月为实施前的传统管理时间段,以2019年1月-12月为实施后的改良预警评分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时间段,对比实施前后科室差错产生情况、护理管理质量、护士工作能力。 结果 实施后静脉调配中心差错发生的4个方面:医嘱配置不合理、贴错标签、排药出错、操作错误的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05),错误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 <0.05)。实施后护士对于科室的管理质量评价6个方面:培训情况、考核情况、同类药品归类、警示标志设置、操作流程、新进药品学习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实施后护士工作能力评价4个方面: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凝聚能力、工作执行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 改良预警评分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静配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质量影响显著,能够减少静脉调配中心差错的产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提高用药安全性,并能改善护士工作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改良预警评分;PDCA循环管理模式;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AbstractObjective The effects of improved early warning score and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 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intravenous drug delivery centers were analyzed.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in our hospital's intravenous deployment center,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time period before implementation, and in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the improved early warning scoring combined with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l time period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epartments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occurrence of errors,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ability of nurses to work. Results The four aspects of errors in the intravenous deployment center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number of cases of trial errors, mislabeling, drug delivery errors, and operation error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P <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errors was low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P <0.05).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nurses' eval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quality of the six aspects of the department: training, assessment, classification of similar drugs, warning signs, operating procedures, and new drug learning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re were 4 aspects of nurses' work ability evaluation: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team cohesion ability, and work performance abilit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Improved early warning scoring combined with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errors in intravenous distribution center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 improve the safety of medication, and improve the work ability of nurse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 Intravenous drug distribution center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院内专业从事药品配备的部门,其日常工作包括静脉营养液、抗生素、普通药物配置等内容[1]。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在封闭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其存在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和药品集中调度,缩减不必要的资源浪费[2]。由于具体工作中药品种类繁多,配药工序多,工作相对比较琐碎,加上个别工作人员惯性思维或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引起标签贴错、排药出错等差错[3],导致药品质量低,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甚至为医疗事故埋下隐患[4]。传统管理方式讲究按章程办事,在用药需求大时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且无法进行自身工作的改进,管理效果比较一般[5]。PDCA循环管理方式(Plan, Do, Check, Action)是由美国爱德华.戴明博士提出的通用管理模型,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模块,被首先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6]。随着不断的研究和推广,该模式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7]。有研究表明,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模式,能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护理效果[8]。改良预警评分(MEWS,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是由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提出的评价患者疾病等级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入院患者的疾病严重性评级当中,在护理管理实践之中,可以准确的用于判断患者需要接受治疗的紧急程度[9]。本研究为了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MEWS改良预警系统应用在静脉调配中心的效果,以下是研究过程和结果:

1 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本院静脉调配中心2018年1月-12月为实施前的传统管理时间段,以2019年1月-12月为实施后的改良预警评分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时间段。分别选取中心在岗工作的护士纳入调查对象样本,纳入标准为具有护士从业资格,研究期间均在职,了解本次研究并同意;排除研究期间离岗的护士或进修人员。护士数量为18名,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工作年限6.34±1.12。

1.2方法

1.2.1研究过程

实施前静脉调配中心采取传统管理模式,由医生开具药单,上传到静脉调配中心系统,中心按照排单顺序接单,工作人员审单后进行输液用药配置,出仓后,密封打包,由外勤送至病房,病区护士接收,进入后续治疗。过程中定期对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药品知识培训,增加监控力度,减少差错的发生。实施后静脉调配中心采取改良预警评分(MEWS)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计划阶段(P) 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开始时,对中心之前的工作进行归纳评价总结,对优秀的制度和流程予以保留,对不规范的操作予以改进。对中心易出现的工作不足进行分类,按照原因可以分为4类:(1)审单出错。药单经由药师审方,审单药师药学知识欠缺,经验不足,无法审核出处方中错漏地方,药品配伍时不注意药品禁忌,容易造成后期不合理配药。(2)排药错误。由于中心配药药品种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药品名称和包装相似时极易弄混贴错标签,后续审核又不严谨,导致药品错配的情况发生。(3)操作错误。药品剂量的多少需要按照处方配置,部分工作护士粗心大意,没有留意药品剂量,造成后期药品少配或多配,或因操作方式不合格造成药液溢出或者被污染。(4)配药不及时。由于中心配药工作量巨大,任务琐碎,而工作需要按照流程走,使得部分紧急配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耽误患者治疗。鉴于以上不足,分析其原因,计划出改进目标和改进手段,并在后续实行和完善。

实施阶段(D)将计划阶段的改进目标和改进手段落实到具体的执行流程当中如下:(1)加强审查监督机制。由医院开发在线审方信息系统,在处方上线时,由专业医生开具医嘱,提交审方系统,静配中心审方药师评审其合理性,进入静配中心配置,之后进入护士配药流程,配药时应密切注意药品的禁忌,发现不合理点应及时回报给病患主治医生。(2)配药优先顺序。使用改良预警评分(MEWS)机制,对患者入院时的5项生命体征收缩压、心率、呼吸、意识、体温进行测定,并进行改良预警评分,每项0-3分,得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最后得分分为4个等级,依次为0-3分轻度,4-5分中度,6-7分严重,大于8分为极严重。按照患者严重程度对于配药给以优先级排序,严重的患者需要优先配药。(3)按规章执行。配药中心有三查七对的规章,需要严格执行。对于药品的名称、生产厂家、日期等信息要仔细核对,做好标签和醒目标志;外包装、名称、规格相似的药品做好分类,以醒目标示予以区分。(4)加强配药中心培训和考核。定期组织中心护士学习和培训,对新药品、新技能的知识要及时掌握;流程和操作规范化,确保每位工作人员按章办事。定期组织考核,确保中心护士技能达标。

检查阶段(C)由中心质控员不定期对各个环节进行抽查,发现存在的漏洞并上报科室,经讨论后提出改进方案。

处理阶段(A)以一个季度为一个循环单位,在季度结束时,对本季度的工作予以点评和归纳,统计本循环出现差错的情况,并对比分析。对做的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对不足的地方纳入下个循环的改进计划。

5ed9f0079bef5_html_b7d11ae9043acb0a.gif

图 PDCA循环管理流程

1.2.3 观察指标

(1)实施前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发生率

在PDCA循环法联合改良预警评分管理实施前,和实施4个循环后,由科室质控员统计实施前后发生差错的例数,差错包含医嘱配置不合理、贴签错误、排药错误、操作错误这4个大类,计算差错发生率。

(2)实施前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质量评价

在PDCA循环法联合改良预警评分管理实施前,和实施4个循环后,由研究员对科室的管理质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科室护士,要求被调查对象对科室培训情况及培训质量、技能考核情况、同类药品是否进行归类、是否设置警示标志、流程操作是否规范、新进药品是否组织学习这几项指标进行打分。按照10分评分标准评分,分值越高表示管理质量越高。

  1. 实施前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工作能力评分

在PDCA循环法联合改良预警评分管理实施前,和实施4个循环后,由科室主任或者护士长对被纳入调查护士的工作能力进行评分,评分分4个方面: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凝聚能力、工作执行能力,按照10分标准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工作能力越强。。

1.2.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静脉调配中心管理质量和护士的工作能力评分的采取5ed9f0079bef5_html_edd23794dd8546f5.gif 平均值表示, 实施前后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以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调配中心差错率以%表示,实施前后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校验,以P<0.05为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实施前后静脉调配中心差错发生情况对比

实施后静脉调配中心差错发生的4个方面:医嘱配置不合理、贴错标签、排药出错、操作错误的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05),错误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 <0.05)。见表1。

1 实施前后静脉调配中心差错发生情况对比n%

项目

总静脉输液配置

医嘱配置不合理

贴错标签

排药出错

操作错误

总发生率

%

实施前

122893

117(0.10)

120(0.09)

115(0.093)

126(0.10)

478(0.39)

实施后

134653

63(0.06)

70(0.05)

50(0.03)

56(0.04)

239(0.18)

χ2

12.265

4.385

6.676

5.554

4.375

p

0.002

0.004

0.005

0.003

0.003

2.2实施前后静脉调配中心管理质量评价

实施前后护士基本资无统计意义(P>0.05),实施后护士对于科室的管理质量评价6个方面:培训情况、考核情况、同类药品归类、警示标志设置、操作流程、新进药品学习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2 实施前后静脉调配中心管理质量对比n5ed9f0079bef5_html_edd23794dd8546f5.gif

项目

n=18

培训情况

考核情况

同类药品归类

警示标志设置

操作流程

新进药品学习

实施前

7.3±1.2

6.4±1.2

6.9±0.9

6.8±1.1

6.4±1.0

6.2±1.1

实施后

8.5±1.3

8.5±1.4

8.9±1.4

9.2±1.3

8.6±1.5

8.9±1.4

t

10.118

13.122

8.384

7.365

5.112

5.334

p

0.011

0.009

0.005

0.006

0.004

0.002

2.3实施前后静脉调配中心护士工作能力评价

实施后护士工作能力评价4个方面: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凝聚能力、工作执行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

3 实施前后静脉调配中心护士工作能力对比n=185ed9f0079bef5_html_edd23794dd8546f5.gif

项目

问题解决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

团队凝聚能力

工作执行能力

实施前

5.7±1.1

6.2±1.3

6.3±0.8

6.7±1.6

实施后

8.2±1.2

8.6±1.5

8.5±1.5

9.3±2.4

t

12.323

16.155

18.031

13.253

p

0.001

0.002

0.003

0.002

3 讨论

静脉调配中心是医院药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医疗服务规模化和组织化的结果[10]。静脉调配中心承载着医院各诊室绝大部分的药品配备、输液供给的任务,接触到的药品种类众多,名目繁杂,工作量大而细碎,容易因粗心大意或操作不当引起差错[11]。因此,如何提高静脉调配中心的护理管理质量,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几率,是中心工作的重点[12]。PDCA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最初被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13],后被引入医院护理管理当中,有研究显示,该管理手段在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及提升护理质量方面,作用明显[14]。在本研究中,我院静脉调配中心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工作人员出现的差错明显减少,差错率由0.39%降低到了0.18%。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之后,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在各个维度有了提高,原因在于PDCA模式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继续改进的自我进化的管理模式,对于管理过程中不好的机制予以纠正,对于管理的预期目标逐渐逼近,对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如组织松散、人员松懈、监管不严起到良好的改进作用[15]。预警评分机制作为PDCA循环管理中的一部分,在对科室工作的安排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6]。传统管理方式常常按照流程走,无法区分患者疾病的轻重缓急,而预警评分机制给了护理管理工作以指引,通过评分能准确的判断出工作的重点,排列出优先顺序,能够大大提升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在实施后,护士工作能力评价的4个维度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凝聚能力、工作执行能力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提示改良预警评分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士工作能力,增强其护理工作有效性和执行能力。

综上,改良预警评分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静配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质量影响显著,能够减少静脉调配中心差错的产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提高用药安全性,并能改善护士工作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媛.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4):678-679.

[2]李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02):30-32.

[3]贺映辉,刘红宇,刘娟,任香怡.定置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23):4141-4143.

[4]束茹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05):448+434.

[5]吴圣洁.应用PDCA管理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品输液漏液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9,9(06):28-31.

[6]彭晓玲,鲁慧彬,伍媚.PDC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1):181-183.

[7]吴群芳.PDCA循环在我院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0):167-169.

[8]任少玉,郑磊,宋超.PDCA循环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03):90-92.

[9]陶建群,耿留珍,李晓艺,冷静蓉,于琳.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0,18(07):854-856.

[10]赵贵荣.PDCA循环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8):177-179.

[11]李南,刘欢.PDC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7,7(06):99-101+150.

[12]姜园园.PDCA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3):149-151.

[13]冯跃平,刘莉,程丹,李国春.PDCA循环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7):179+181.

[14]邓蔓,孙纯,余立娟.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6):104-106.

[15]刘荣.PDCA循环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13(06):429-432..

[16]赵海艳,王晔.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08):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