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晚期肝癌患者临终关怀及 SAS、 SDS评分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2

优质护理对晚期肝癌患者临终关怀及 SAS、 SDS评分影响分析

江亚姗

东部战区总院秦淮医疗区肿瘤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晚期肝癌患者临终关怀及SAS、SDS评分影响。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0例晚期肝癌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样本容量35例),参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纳优质护理,对比两组SAS、SDS、VAS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AS、SDS、VAS评分均显著比参照组低,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减轻晚期肝癌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感,值得借鉴。

关键词优质护理;晚期肝癌;临终关怀;不良情绪

肝癌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疾病确诊时基本发展到了晚期,具体表现为明显肝区疼痛、进行性肝大、上腹部包块等,患者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生理痛苦[1]。优质护理是对传统护理的升华、改进,将护理主体从护士转变为患者,一切护理行为均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基于此,本研究选定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0例晚期肝癌患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0例晚期肝癌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样本容量35例)。实验组:女性12例、男性23例;年龄在42-77岁,平均(59.62±3.44)岁;TNM分期:20例IIIb期、15例IV期。参照组:女性14例、男性21例;年龄在43-76岁,平均(59.59±3.41)岁;TNM分期:22例IIIb期、13例IV期。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项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护士严格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同时进行饮食、住院指导。

实验组:①环境护理:每日定期紫外线消毒病房,调整温湿度适宜,温度在25℃左右,湿度在55%左右,避免阳光直射或光线过强,严格限制病房探视人员、频率、时间等,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②健康教育:护士通过文字、集体讲座、海报等方式向患者讲解肝癌相关知识,包括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等,耐心、细致的解答患者、家属疑问,提高其对疾病认知度。③心理护理:护士鼓励患者积极的表达内心想法,即便观念错误,也不纠正、阻止,目的是让患者可以发泄内心不良情绪。另外,护士积极向患者介绍抗癌方法、抗癌明星事迹等,给予真诚的安慰、鼓励,帮助患者树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④疼痛护理: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护士可指导其通过聊天、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对于疼痛较重的患者,可采用中医针灸技术,选取申脉、照海、公孙、外关、内关、太冲等穴位针刺,同时播放柔和、舒缓的轻音乐。⑤生活指导:指导患者早睡早起,睡前可饮用一杯热牛奶或热水泡脚30min,均有助于入睡。每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例如跳远、散步、打太极等,强度、频率以自身耐受为主,且不可过量运动。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清淡为主,戒烟戒酒,禁食刺激、油腻、辛辣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两组均在护理7d后观察护理效果。(1)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大于70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大于70分。(3)VAS(视觉模拟自评量表)评分:总分是10分,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9分,剧烈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 进行统计学进行数据分析,配对或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SAS、SDS、VAS评分),以“5ed9f11a81519_html_ebd179a3c1694640.gif ”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SAS、SDS、VAS评分对比结果

护理前SAS、SDS、VAS评分两组对比,P>0.05;护理后实验组均比参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SAS、SDS、VAS评分对比结果(5ed9f11a81519_html_ebd179a3c1694640.gif 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VA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n=35)

63.25±4.62

32.62±1.55a1

64.82±3.66

33.26±1.82a2

7.92±0.62

1.28±0.11

参照组(n=35)

63.29±4.55

46.52±2.84b1

64.85±3.59

46.82±3.55b2

7.93±0.59

3.92±0.27

t

0.0516

35.9443

0.0490

28.4385

0.0978

75.7606

P

0.9589

0.0000

0.9610

0.0000

0.9223

0.0000

    1. 讨论

    据调查:肝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胃癌,将近90%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有关[2]。当肿瘤直径在5cm以下时,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肿瘤病灶体积增大,患者会出现腹胀、疼痛、乏力、消瘦等症状,此阶段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心理负担较重,精神压力较大,预后普遍较差[3]。传统护理模式下护士被动遵循医嘱展开护理,重点放在病情监测、疾病治疗方面,忽略了患者心理健康,综合干预效果一般。

    优质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产物,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中心,切实为患者考虑,多方法、多途径的给予更多的精神鼓励、心理安慰与支持,同时加强饮食、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实施个性化的镇痛护理,可有效提高机体疼痛阈值,缓解不适感,让患者有一种被重视、被关爱的感觉,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赖程度。本研究示:实验组护理后SAS、SDS、VAS评分均显著比参照组低,P<0.05。表明晚期肝癌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取得理想、满意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有效减轻晚期肝癌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将该护理模式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伊纪瑛, 唐晨曦, 章淑芳,等. 优质护理模式在晚期肝癌大量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22):167-169+173.

    2. 宋雅琼, 杨寿芳. 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疗术后的优质护理分析[J]. 微创医学, 2018, 13(05):132-133.

    3. 史俊芬, 王玉杰, 张志芹. 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 2017, 23(12):113-1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