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2

全程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王丽

河南石油勘探局双河医院 河南南阳 474780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采用全程护理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急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计11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57)与采用全程护理方案干预实验组(n=57),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采用全程护理方案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程护理;急危重症;急诊抢救;满意度

急诊科患者数量群体庞大,其中不少为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且进展迅速,对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很高。对急危重症患者,在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对提高抢救效率以及成功率均有一定的作用。全程护理属于目前临床常用的新型护理方案,其强调对患者进行更为广泛、全面、具体的护理工作,要求在整个护理流程中,均为患者提供可靠的护理服务支持,对减少护理漏洞有明显的作用[1]。为验证全程护理方案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急危重症患者计114例为对象,与该方案与常规护理方案做了一随机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急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计114例。纳入标准:(1)满足急危重症的分类标准;(2)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者;(2)依从性不高者;(3)有精神病史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57)与采用全程护理方案干预实验组(n=57)。对照组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31~80(56.40±12.51)岁,实验组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26~78(55.26±13.50)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则采用全程护理方案干预,内容包括:(1)院前联系,及时和120急救中心进行联系,利用电话通信对急救车情况进行动态跟踪,提前和患者家属进行电话联系,指导其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护理,接到患者后在车上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症状等基础信息反馈给院内,后院内迅速完成急救药物、器械等的准备,并通知有关科室到急诊科准备会诊。(2)迅速分诊,在急诊科门诊安排经验丰富的接诊护士,在收到患者资料后,迅速完成氧气、抢救床、推车等的准备,开启急诊绿色通道,在患者进入医院后,迅速进行分诊,根据其病情合理进行抢救室的安排[2]。(3)急救配合,在主治医师急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做好辅助工作,维持患者呼吸道畅通,持续吸氧,迅速完成2条静脉通路的建立,遵医嘱给药。注意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立刻告知医师处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完成抢救记录。(4)全程陪同护理,考虑急诊患者病情变化迅速,所以在采取急救措施后,仍然需要做好监护工作,全程陪同,并准备好呼吸囊、氧气瓶、急救药物等。在患者转移以及完善各项检查的过程中,均要求有护理人员陪同,在进行患者交接时,必须明确交接流程以及内容,做到无缝隙交接,并在交接完成后签字确认。

1.3观察指标

  1. 对比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判定标准为患者脱离危险,生命体征平稳,并安全转运。(2)对比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处理,设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抢救成功率

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8.25%(56/57),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7.72%(50/57),实验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X2=8.499,P=0.004)。

2.2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满意度对比表 [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实验组

X2

P值

57

57

22(38.60)

30(52.63)

-

-

26(45.61)

25(43.86)

-

-

9(15.79)

2(3.51)

-

-

48(84.21)

55(96.49)

8.648

0.003

    1. 讨论

    急诊科护理风险很高,护理难度大,患者病情多变,尤其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护理质量更直接关乎于抢救的效率以及成功率,为了保障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安全,积极探讨更为适合的护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全程护理属于新型的急诊护理方案,采用该护理模式,通过利用120信息,能够提前进行患者情况的预判,并进行护理指导,能够在维持患者体征稳定的同时,做好接诊准备[3]。合理分诊,能够避免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能够提高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做好急救辅助工作,则能够维持急救流程的顺利推进,可提高急诊抢救的效率与效率。最后做好全程陪同护理,则可减少护理过程中的缝隙,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连贯性以及延续性,对减少护理风险有明显作用。从本次研究结果上看,实验组在采用全程护理方案干预后,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护理方案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对急诊危重症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且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玉香.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7):177-178.

    [2]李小英,陆洪燕,赵玉粒,何永萍,陈娟,曾当坪.标准化急救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4):93.

    [3]梁慧.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