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2

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崔丹

昭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云南 昭通 657000

摘要:目的 针对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按照康复理疗以及盆底肌训练共同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选入病例为66例,为本院在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所接诊,任取组中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康复理疗进行治疗,即对照组,余下33例则外加盆底肌训练,即观察组。针对患者恢复情况展开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盆底收缩持续用时、最大收缩力、POP-Q分度,观察组均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将盆底肌训练以及康复理疗共同运用刀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中,可针对患者盆底肌肉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帮助患者恢复。

关键词:康复理疗;盆底肌训练;女性盆底器官脱垂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多出现在中老年女性中,主要因盆底肌肉松弛促使盆腔脏器出现脱落而导致。诱发该症的因素存在于多个层面,长期劳动、分娩后过早进行体力劳动等为诱发该症的主要原因[1]。在该症的作用下将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等造成较大影响,帮助患者盆底肌肉功能恢复为临床治疗的重点。本研究就针对康复理疗、盆底肌训练在该部分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选入病例为66例,为本院在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所接诊,任取组中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康复理疗进行治疗,即对照组,余下33例则外加盆底肌训练,即观察组。对照组年龄在45—66岁间,均值为(50.12±1.88)。而观察组年龄在43—71岁间,均值为(51.83±1.75)。对两组基本数据对比,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按照常规方式使用改善盆底肌肉功能类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展开康复理疗。选用设备为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在治疗中对I类肌,需将刺激频率控制为20Hz,IIA肌则需要将频率控制为40Hz,IIB类肌则需要将频率控制为60Hz。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刺激电流强度逐步增加,以患者不产生不适感为佳,单次治疗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且在治疗期间需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不得从事体力劳动。而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展开盆底肌训练,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自主对盆底肌肉进行收缩,收缩维持5秒后再放松,收缩、放松总时间控制在10秒最佳。每轮进行30次训练,于早中晚各进行三次。此外,可指导患者在每次排尿前后自主憋尿。两组患者均持续锻炼15天。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针对两组盆底收缩持续用时、最大收缩力、POP-Q分度进行统计。在POP-Q分度中涉及到病症对患者日常心理、活动、出行等多个层面的影响。若0分,则表明对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1分则表示存在有轻度影响,2分则表示影响较为严重,3分则表明影响极为严重。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呈反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与两组有关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分析,以均值±标准差对计量数据进行表示,以t检测,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盆底收缩持续用时、最大收缩力、POP-Q分度,两组在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各指标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

收缩持续用时(s)

最大收缩力(Dmax)

POP-Q分度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33

33

18.44±1.82

19.05±1.42

1.834

0.937

32.83±1.76

24.05±1.76

10.835

0.002

27.05±2.83

26.42±1.73

1.715

0.234

43.52±1.75

38.42±1.58

15.053

0.001

54.25±2.53

56.83±2.05

1.112

0.972

21.05±1.83

28.83±1.73

16.527

0.001

3 讨论

促使中老年女性出现盆底器官脱垂的因素存在于多个层面,分娩过程中盆底肌损伤以及雌激素分泌量下降等均可能促使盆底结构出现退行性病变,最终导致该症

[2]。随着该症的临床发生率不断增加,对于该症的治疗备受临床所重视。

将盆底肌训练运用到该部分患者恢复中已经在临床得到推行,通过自主对盆底肌进行有规律的收缩,可达到对盆底肌血液循环情况进行改善的效果,同时可增加对应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达到促进盆底肌肉功能恢复的目的。早在卢燕等[3]研究中已经指出,在盆底肌训练的作用下,与常规药物治疗方案相比,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康复理疗在该症治疗中同样存在有较高的使用率,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与患者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电流刺激,能够对盆底肌周围血液循环情况进一步进行改善,帮助神经肌肉细胞功能得到恢复,提升其敏感性。从曾素萍等[4]研究中可知,康复理疗能够促使盆底肌群细胞内外的离子梯度得到改善,促使神经系统可以被动得到规律性刺激,进而达到改善盆底肌肉功能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将康复理疗、盆底肌训练功能运用到该部分患者治疗中,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该联合治疗方案的作用下,可促使患者盆底肌肉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提升盆底肌收缩力度,避免病症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总之,基于上述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势,可将其在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治疗中采用,促进恢复。

参考文献:

[1]刘开宏, 郝洁倩.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7, 39(9):694-697.

[2]宋志英, 董润楠, 李晓燕.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产后盆底功能的效果观察[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90(3):12.

[3]卢燕, 张晶.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 31(9):34.

[4]曾素萍, 陈琦, 钟海元.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二孩妇女产后盆底康复的近期疗效[J]. 医疗装备,2018,15(19):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