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2

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吴峥 周福友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〇六大队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当今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人们生活安居乐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桩基础技术的合理科学应用,能够提升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为质量、安全方面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应用较多且比较重要的一种施工技术。桩基础其实就是由基桩和桩顶承台共同构成的一个工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桩基础施工的效果。合适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有助于增强相关建筑结构的承受能力,从而使得建筑物更加牢固,预防一些建筑坍塌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

1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重要性

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构成来看,桩身是建筑工程地面主体部分与地下地基部分直接接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桩基都是处于地下的,这就是在实际建设中能够看到的低承台桩基。还有一部分桩基的大部分结构位于地下,另一部分则是位于地面之上,这种形式的桩基称之为高承台桩基,由于高承台桩基的桩身是同时位于地下和地上的,那么在应用高承台桩基时就大大提升了建筑的地基部分与地面部分的主体建筑连接的紧密性。现阶段在我国的高层建筑项目中,高承台桩基这种形式的应用较为广泛,项目的设计人员为了更好地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往往都会选择高承台桩基。另外,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采用高承台建筑还能够更好地保证地面建筑的牢固性,同时也能够提升地面建筑的抗风和抗震性能。所以,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桩基础的使用应是最基础的内容,即使是在建筑项目的竣工和应用阶段,桩基础也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应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相关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2.1预制桩施工技术

桩基的定型需要借助土建施工现场专门打桩的机械设备制作桩基,常见的预制桩包括混凝土桩与钢桩,其中混凝土桩应用更为广泛,能够承载较大的负荷,稳固性较强,同时操作较为简便。缺点是适合在较为空旷的场地进行,容易为周边环境带来一定影响。但在许多特殊的施工情况下,则多采用钢桩,主要以H型钢桩和钢管桩为主。常见的预制桩技术则包括静力压桩、振动沉桩、锤击沉桩等。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注意预制桩下沉过程中,对土层结构与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基于此,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计算分析确定沉桩力度、深度以及作业强度,并控制数据的精准性在标准范围内。为了保证预制桩技术能够充分发挥效用,施工人员需要全面掌握预制桩结构特点,结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进度,提升施工质量。在应用该项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技术人员应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明确任务质量要求、施工程序、各项管理制度等;②严格控制桩长和直径;③每一根桩的制作不少于两组试件,并进行标准养护;④安装钢筋笼和进行混凝土灌注等关键施工程序时,需由质检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此外,优化拌合料以及配料比例,控制最大粒径和大颗粒比例,有效控制拔管速度;⑤严格把握打桩点,并进行准确测量,全面掌握桩基数量以及桩之间距离;⑥严格按照打桩施工标准流程,按顺序施工,确保桩尖顺利被打入土层;⑦针对灌注混凝土施工环节,应注意先下桩顶灌注,完成桩顶灌注后灌注桩尖,并通过静力、振动等方式进行沉桩操作;⑧钢筋笼或探孔器向孔内放置时,需由吊车吊起,将其垂直且稳定置于孔内,避免塌孔情况出现;⑨初次注入泥浆时,垂直向桩孔中间进行入浆,避免泥浆沿护筒壁冲刷其底部,导致护筒底部土质松散。

2.2灌注桩施工技术

(1)灌注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①灌注桩施工前,应保证现场的“四通一平”,同时,综合考虑土体开挖运输的要求进行场地平整,推荐使用硬地施工法,即先在施工区域内预制混凝土硬地,设置泥浆槽、排水沟等设施,之后再进行钻进成孔,此方法可以有序的进行泥浆的排放,提升了文明施工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②在进行桩基础施工前,应当对桩位轴线进行复核检查,施工场地所布置的水准点等控制点位应不受到施工影响,避免遭受破坏。③泥浆池应设置在不妨碍桩基施工的位置,其容量应满足施工要求,泥浆池外围应用密目式防护网围蔽,悬挂标识标牌。④钢护筒内径应大于桩径200mm,埋设定位时,护筒中心与桩心平面位置偏差应不大于50mm,倾斜度不应大于1%,埋设深度宜为2~4米。

(2)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关键技术:①护壁泥浆一般在现场专门制备,并应达到一定的性能指标,优先选用膨润土造浆,膨润土泥浆的主要性能控制指标有相对密度、黏度、含砂率等,施工时,注入的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1左右,排出泥浆的相对密度宜为1.2~1.4。②钻进过程中,每进尺2~3米应检查垂直度,同时,做好钻渣留样,每隔5~10米测定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调整,终孔后,应进行孔径、孔深、倾斜度的检测。③清孔,清孔时要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钻孔到位后,应进行第一次清孔。在吊入钢筋骨架后,混凝土灌注前,进行第二次清孔。放钢筋笼、混凝土导管都会造成土体跌落,增加沉渣厚度,因此,待孔内泥浆比重、黏度、含砂率等达到规范要求,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应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⑤钢筋笼主筋外沿距混凝土表面净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75mm,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性试验,灌注时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米。⑥灌注开始后,应连续进行,严禁中途停工,随时关注混凝土面高度、导管埋深变化以及异常情况,桩顶灌注高程应高出设计标高不小于0.5米。

2.3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压桩施工主要是通过静力压装机的压桩结构,在其压力作用下,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分节压入地基土层的指定位置。应用该项施工技术需要配合使用的桩机为液压装置驱动,因此具备压力大、自动化程度高、纵横移动灵活、桩定位精确等优点,可有效提升桩基施工质量的同时,能够实现施工无噪声、无振动、无污染的绿色施工。在实际施工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①有效控制静力压桩基的运行速率,避免出现静力压装机下压速率过快影响桩基结构稳定性,以及下压速率过慢导致大量施工材料被浪费;②做好定位放线工作,桩基轴线偏差控制在20mm内,并经常性分析其是否出现位移情况;③注意混凝土的起吊、运输与堆放问题,保证垫木与吊点保持相同横断面,垫木对齐,以此保证堆放操作桩身不会出现断裂;④保证静力压桩机连续工作,以保证桩基础可以一次下压成型,因此需避免出现运行终止现象,相同桩地运行时间间隔建议在0.5h以内;⑤逐节接长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注意桩基的防护与焊接标准,保证桩基接口稳定与焊接质量。

结语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技术管理与控制也成了项目管理的重点内容,能够切实提升桩基础的稳定性。在施工当中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防止在施工中出现中断现象,同时做好意外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各个技术之间的差异性明显,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进行选择使用。

参考文献

[1]方永桢.民用建筑中桩基施工技术的优化比较[J].四川水泥,2019(1).

[2]李卫锋.关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价值工程,2015(8).

[3]刘志宏.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材,201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