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的极端行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0
/ 2

浅谈中职生的极端行为

陈必恒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中职生由于在初中就养成了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对学习又不感兴趣,再加上中职生的心理、思想和价值观念等尚不成熟,容易走向极端,产生偏执的行为。本文主要针对当代中职生极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职生;极端行为;成因;预防

前言: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报纸、 杂志等了解世事百态,认知世界的途径越开放,而中职生受到的影响就越大,现在的中职生不喜欢学习,更喜欢玩手机和电脑中的游戏,他们会模仿手机和电脑游戏中的很多极端行为,现状令人担忧。因此,预防中职生极端行为的发生就成为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1. 中职生极端行为的定义

是指青少年由某种情景或自身因素所激发,违反常规,对社会、他人或自身做出了不可弥补的后果,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行为。

二、中学生极端怪异行为主要表现

1.消极态度行为

这种心理行为主要表现为依赖、怯懦、自卑、孤僻。具体体现在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观念淡薄,行为不规范,做事拖拉,自我感觉良好,常常无故迟到、旷课,课堂讲小话、睡觉,猜疑心较强,容易神经过敏,喜欢独来独往,孤独、寂寞和空虚。

2.虚荣心行为

这种心理行为主要表现为狭隘与嫉妒。具体表现为遇到一点委屈便斤斤计较,行为狭隘自负,人际交往面窄;贬低别人的优点和进步,怨恨比自己强的人,与他人关系疏远,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

3.自我中心行为

这种心理行为主要表现为固执、偏激、暴躁、敌对与攻击。具体表现为不听劝阻,看问题绝对化、片面性,易冲动,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逆反心理严重,惟我独尊,自我约束差,不易接受别人的批评教育,报复心理强,对同学老师常带有顶撞等行为。

4.气质的不稳定性行为

这种心理行为主要表现为神经质、猜疑、压抑、焦虑等。具体表现为胆小怯懦,情感易冲动,易紧张,好激动,多愁善感,敏感多疑,无中生有,郁郁寡欢,怀疑自己,自卑怯懦,消极被动,极度的神经过敏,好疑神疑鬼,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导致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

三、中职生极端行为的成因

1 、家庭环境的影响 由于很多中职生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有些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从小留给老人带的留守儿童,有些父母离异、父母关系紧张,这样就会给他们造成陪伴太少,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等,从而形成不健康或畸形的心态,给以后的心理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 、学校环境的影响

很多中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学习和技能,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加强德育教育和相关内容的讲座。

3、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大部分中职学生不喜欢学习,而更是喜欢沉迷于手机和电脑中的游戏,很多极端行为都会将游戏变为现实。

4、 学生自身的原因

有些中职生的性格很内向、 自卑、脆弱、多疑、以自我为中心、偏激。这样的性格会使他们抗挫折的能力很弱,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就会片面化,不会寻求心理咨询、

和专业人员的帮助,他们往往更崇尚“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四、避勉中职生极端行为预防措施的策略

1、加强中职生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全力构建生命教育体系 一是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教育学生生命的重要性。让中职生从主题班会中明白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从而让他们学会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别人的生命。二是学校要在德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引导中职学生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珍惜别人的生命和反省自己的生命,从而获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加强学校教师的正确引导

由于大多数中职生都有一些极端行为,那么我们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就要更好的发挥好自己的学术魅力、人格魅力,他们会在这样的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健康成长。尤其是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更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刻保持着一颗爱心,时刻了解中职学生的需求,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

3、 与家长一起关注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对于一些有极端行为的学生也可以请家长到校一起交流,沟通和解决。

4、 中职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通过网络可以进行一些有关学生极端行为内容的问卷调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和一些极端行为的知识讲座,从而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表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且给以关心、帮助,视情况向有关教师发出预警信号。

5、加强抗挫折教育,积极正面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这一代中职生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的经济条件都很好,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这样就造成了他们的生存能力很弱,更不知什么竞争能力,尤其是抗挫折能力很弱,因此我们必须提高中职生的社会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同时,还要有遇到失败不气馁的挫折意识和受挫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人际关系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中职生不仅要有高智力,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当今这个社会中职生的教育不能只是传授有限的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胜任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戴小力.青年自杀行为的心理分析与防治[J].青年研究,1990(5).

[2]崔立勇.大学生自杀现象与心理健康教育[J].理论学刊,2006(5).

[3]张旭东,车文博.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