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班杜拉动机理论提高在线学习自觉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0
/ 2

基于班杜拉动机理论提高在线学习自觉性

陈文政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2

摘要:目前在线学习的方式日渐普及,但在线学习也有着它的局限性,自觉性不高的用户在使用平台时难以连续性的学习, 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为此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用户在线学习时产生持续性学习动力的条件,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在线学习的自觉性,并提出解决方案给在线学习平台建和完善作为参考。

关键词:线上教育平台;学习的心理;自觉性;学习的动机;反馈机制

一、当前在线学习存在的自觉性引导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在线学习平台的快速发展,在线学习人数增长快速,网课应用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这也推动了在线学习领域的相关研究,目前大部分网课平台的建设更则重于教学设计和资源建设等方面,而在用户心理方面平台的建设相对比较薄弱,自觉性不高的用户在使用平台时难以坚持持续性地学习, 因此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用户的心理因素关乎用户在线上学习行为的动机、连续性和效果。因此研究清楚用户学习心理因素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对网课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以用户心理为依据建设在线平台,有助于引导用户养成很出色的学习习惯和改善平台的学习氛围。

二、针对用户线上学习时的自觉性进行定性调研

(一)调研样本规划

目前的线上学习平台建设在用户心理引导方面做的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许多用户难以坚持完成在线学习任务,这是在线学习平台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进行了一次用户定性调研。

研究方法

定性调研

调研对象

1.样本属性甄别:年龄18-30岁的大学生

2.网络行为甄别:最近一年内访问过线上学习服务

调研方法

用户访谈

访谈时间

2020.3.1

样本数量

总有效样本量:16人

(二)调研结果分析

对16个调研对象进行共性关键词归纳分类,横轴是关于选择在线课程方面的特点分类,纵轴式根据学习特性进行分类。

5ee08b0175cdb_html_6dae41c9cf5b38c1.png

依据调研结果显示: 自由性的有13人,他们喜欢独立学习且不喜欢报班。这13人里有5人是可以自觉完成任务所以属于自觉性,还有8人是属于监督性的群体,需要一些监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强制性3人他们选择被安排学习内容,其中2人被安排了学习内容后可以自觉完成任务,另1人是属于监督性,需要监督才能完成任务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喜欢自由安排学习内容,但监督性需求仍然占半数。为了进一步了解此结果的原因,本文进行了二次回访,回访后得出以下结论:

1.喜欢自由安排学习内容的用户对在线学习有很好的期望,希望自身能力得到提升,但对于具体达到怎样的效果并没有自我考核的标准,假如学习效果的反馈周期过长,学习动力就难以持续,自觉性就会下降。所以大部分用户还是需要得到信息反馈(监督也是一种反馈)才能按时完成学习计划。

2.接近半数的用户选择培训班课程其背后真正的需求不一定是因为知识内容而是该机构的监督反馈机制,一些大班课有专门负责组织学习的人,有阶段性的考核标准,这些机制可以形成信息反馈从而促进学习动机的长久维持。

三、根据班杜拉的动机理论得出在线学习的不足在于反馈

为了进一步解释说明“反馈”在线上学习行为中维持学习动机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动机理论学说里提出,人们的行为活动会被活动的结果要素和先行要素所影响。结果要素便是一般所说的“强化”。他的观点是“强化”可以激发与增强行为动机的持续性从而调控人的行为。所以行为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清楚了行为和强化之间的因果联系后对下一次强化的期望,因此如果人们感受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结果, 那么这个行为就可能将被激活或被选择。强化的期望这里的期望特指效能期望,效能期望指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进行某种行为活动的推断,可理解为自信心。只有在人们相信自身拥有把握完成某个行为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比较强的“自我效能感”,然后开始那个行为。

“强化”可以简单理解成预期结果, 调研中用户选择在线学习行为的动机是本身素质的提升,如果达到这一预期结果那么学习行为动机就会被进一步维持。此结果也会使得用户拥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用户便会产生高度的自信,然后就会产生良性的循环。

从调研结果看,用户的学习动机是提升自身素质,但这一动机只是让用户选择开始上网课这一行为,大部分用户并不能坚持在线学习,这也说明动机是要不断被增强的,自我提升这一期望很难成为效能期望, 因为没有考核的标准。 应当将其转化可视化的且持续性的反馈,在较短的周期内给予用户反馈可以为期望转化为效能创造条件, 并为学习行为提供持续性的内在动力。

四、基于动机理论完善学习平台的反馈机制

(一)借鉴游戏总的反馈机制

根据调研目前大部分平台采取打卡或缴费返还等机制进行监督但效果有限。从定性调研得知自觉性较强的同学许多是喜欢学习的,他们享受优异成绩所带来的反馈,建立了足够强的自信,这也是他们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如果抛开表象看本质,从某种角度而言学习和打游戏并没有区别,两者都属于心理学行为的范畴,不同的是前者的有效反馈需要长久积累才可见,而后者的反馈是实时的,这也是游戏容易上瘾的原因之一。

沉迷游戏者所接收到的反馈是实时的、多维度的,游戏中的等级竞争机制使用户形成效能反馈,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所以沉迷游戏者往往能在游戏里找到很强的自信。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个体的自觉性都是在自信的基础上,由个体的责任与权利义务意识触发下,产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利已心理的对立统一体。 这一过程可推演为以下自觉性公式:自我效能感的值×利益心理=自觉性。 游戏的自我效能感的输入是实时的,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游戏沉迷者也是具有强大的游戏“自觉性”。

从本次调研中了解到学习自觉性很高的同学往往在学习方面有比较强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感值)或者是目标很明确(利益心理),从心理学公式也可以看出这两个值是直接关乎学习自觉性的,通过学习平台的机制树立学习自信心和目标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本文从游戏自觉性分析中得到启示,在学习平台方面可通过增加反馈频率、反馈方式和建立竞争机制刺激学习自觉性。例如:将学习的信息数据转换成蚂蚁森林的能量等增加反馈的方式。这种方式将“自我提升”这一不可见的“强化”可视化,并且将产时间的反馈周期转化为实时反馈,利用蚂蚁森林中的排名竞争机制产生“自我效能感”建立持续性的自信。如此便可以产生持续性的内在学习动力。

五、结语

在线学习的普及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的大多数在线学习平台都存在学习氛围不强的问题,用户往往无法长期坚持完成在线学习任务。 这是平台对用户心理研究不充分的体现,在线学习时用户难形成持续性的学习动机。 固然此问题是因人而异,但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可以在平台设计方面对用户进行引导。 用户行为动机不足是此问题的关键原因,外在因素影响是次要原因。 本文通过定性调研从心理学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通过班杜拉的动机理论得知了用户行为与用户心理的关系, 明确了用户产生可持续行为动机的必备条件,并根据此结论提出了改善在线学习平台学习氛围的意见和引导用户自觉性的方案设想。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大学生在线学习白皮书

[2]谢幼如,盛创新,杨晓彤,伍文燕.《网络学习空间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效果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6-01-05.

[3]周蓉蓉,王家凝,黄舒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网课的使用情况研究》山西农经.2018-04-24.

[4]孙婧超,赵海霞,李佩倩,迟潇婷,穆晓琛.《关于大学生使用网课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赤子(中上旬)201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