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问题与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0
/ 2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问题与对策分析

刘卫国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黑河供电公司 黑龙江  164300

摘要:在当前背景下,供电企业在生产运行中要正视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在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操作专业性的同时,严格执行指定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通过定期排查、检修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为促进供电企业安全、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

(一)安全规章制度没有真正得到有效执行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不严格或执行得不严格,所有的规章制度没有真正执行到位,而是走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领导。它又可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对规章制度明知故犯,明知这样做不符合要求,但图一时方便或抱着侥幸心理的习惯性违章。其二是对《规程》、《规范》似懂非懂,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三是对《规程》、《规范》完全不了解,发生了事故才恍然大悟。有的职工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不熟悉,以半懂不懂的状态投入工作,或者为了省事、方便,不按《安规》的要求执行;有的职工思想麻痹,工作中凭经验或靠想当然的感觉办事,不履行规范的操作程序。

(二)个别领导对安全生产缺乏重视

一是口头强调较多。个别领导表面上对安全生产都十分重视,逢会必讲安全。但事实上,他们的重视只是出于对追究责任的担心和预防,认为话讲到了、要求提到了,如果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自己就无责可追了,而并非出于对安全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并非出于责任感和危机感。二是身体力行的少。重视安全也只存在于口头上、文字上和形式上,没有真正开展调查研究,不能支持安监部门解决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督促、检查等工作具体落实不到位。三是安全投入少。安全部门的职能虽然不断增加,但落到实际的少,安全监管仍处于原始的看、摸、听、闻、问阶段,没有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投入,安全监管工作仍然只停留在表面。

(三)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短缺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电力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电力企业所面临的人才现状却呈现出两极分化、青黄不接的现象:一是有经验的基层员工年龄老化;二是年轻的专业人员普遍存在着“高学历、低认知、零经验”的问题,普遍不愿意扎根基层踏踏实实搞生产,觉得自己的学历只有尽快到职能部门就任高级别的管理岗位才算实现人生价值。这就导致电力企业的基层安全管理体系力量普遍薄弱。

二、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改善措施

(一)明确安全职责,完善管理机制

企业要结合管理制度的修编,进一步明确安全管理三大体系中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各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并亲自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生产、基建、农电等分管领导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督办。各级领导深入班组参加安全活动,发现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各级管理人员按照公司相关安全要求,各司其责,到岗到位。现场作业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和“两票一监督”制度,切实保证作业现场安全到位。

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如果失去安全生产基础的支持,企业效益就无从谈起。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企业干部必须重视安全管理,这是责任赋予的要求;企业员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员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规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岗位职责的体现。

(二)强化现场安全监察检查,形成问题闭环

现场不分大小,只要有施工、操作,即人的行为,就会有安全隐患,现场的安全监察就必不可少。“现场领导带班制”及“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是控制现场不安全因素较有效的办法。“现场领导带班制”是指每个现场都要明确一位领导自始至终在施工、操作现场,对职工的行为进行监督,对现场的安全措施设置负责。这种方法不但对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有一定的警慑作用,同时还印证了“旁观者清”的道理。“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是安全监督人员的现场工作行为标准,它是针对不同现场的安全措施和安全要求而形成的监督制度,用于检查施工现场安全制度落实的程度,同时有效避免现场安全监督的“到岗不到位”和“走马观花”现象的出现,提高现场安全监察质量。安全检查方法应该遵循PDCA循环,即策划—实施—检查—总结,对查出的问题制定监督、验证措施、形成闭环,并做到举一反三。

(三)加强安全队伍建设是根本

一是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把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作为安全工作的前沿阵地,把安全管理纳入各级领导的培训内容,新入职、新上岗人员必须通过培训,方可上岗。建立全员安全培训档案,将安全实践培训与技能培训有效结合,提高一线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电力安全培训基地,利用以往案例、虚拟现实、全息显示、三维仿真等新技术,提高安全培训效果。

二是强化外包队伍管理。外包安全已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必须始终坚持外包队伍与主业同标准、同要求,抓源头、抓过程、抓考核。严格实行招标环节安全事故一票否决、施工能力现场核查等制度,建立“工程项目、外包单位、关键人员、监管单位”四个维度的评价考核机制,确保外包工程安全可控、在控。

三是营造浓厚安全文化。大力弘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思想,发扬严细实的作风,通过“安全承诺、亲人叮嘱保安全、班组安全主题活动、党员示范岗、青年安全示范岗”等形式,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营造安全生产良好氛围,使员工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四)推行风险管控,开展隐患排查

风险管理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对每一次作业的安全基础现状和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对各方面危险因素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明确需要采取的措施,实现超前控制,从而减少和消灭事故。在电网企业要推行风险等级管理制度。第一,根据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找出规律性的风险。第二,针对每项作业进行个性分析找出危险点。第三,通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指导及现场实际勘察,对作业的实际风险进行预测,根据可能的风险情况确定风险等级。第四,根据作业的风险等级,班组进行作业前应采取现场勘查,制定切合实际的组织、技术和安全措施。供电公司、工区管理层据此对“三措”计划、工作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严格审核,按危险等级明确作业时各级人员的岗位要求。

(五)采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督水平

一是完善“电网现场作业计划管理系统”,实现全网10千伏及以上作业计划的实时管控。二是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实现作业现场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实现人员到岗到位和违章处罚的智能管理。三是开发“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实现安全工器具智能管控。四是开发“入网作业资质审核”软件,通过严格资质审核和分级培训考试,设定入网作业门槛。五是建立入网作业队伍安全业绩档案,对于发生恶性事故、安全业绩差的队伍限制其入网作业,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

(六)保证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电

确保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电、减少故障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这也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为了提升优质服务水平,随着电网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供电企业的停电作业逐渐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在线监测、带电检修、带电作业等高标准、高风险的电力作业,这对安全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要科学制定保供电方案,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密切监控电网负荷变动和设备负载情况,持续加强负荷预测和电力平衡分析,优先采用不停电方式处理设备及线路故障隐患,最大限度减少故障停电影响。强化应急演练,开展迎峰度夏及防汛保电实战演练,做好抢修队伍、抢修物资和车辆的充分准备,提升电网水平和员工应急素质。多方联动,将“95598”的业务工单直派到供电所,提高抢修效率,缩短抢修时间。构建24小时应急值班快速响应体系,确保用电高峰电网可靠稳定运行。

三、结论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严格规范的制度为武器,以事故预防和预警为目标,以自我约束、风险控制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法现代化为手段,以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重点,以监督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为关键,打造高执行力的队伍,提升安全管理质量,使事故的控制和消除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李小京.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及管理策略[J].低碳世界,2019,9(09):172-173.

[2]郑建欢.供电企业基于风险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9,38(09):111-113.

[3]高吉祥.基于风险管控的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探讨[J].电工技术,2019(08):93-94+98.

[4]刘博.浅谈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19(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