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2
/ 2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王嫦忠

宜兴市中医医院 急诊输液室 江苏 宜兴 214200

摘要:目的:浅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入院的2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主体,采用均分法将其具体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名护士,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护士给予层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能力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工作质量评分、工作能力评分、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改善,同时可以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服务质量以及工作积极性,帮助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当在科室护士管理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急诊科护士;应用效果

前言:急诊科是当前医疗体系建设的关键点,主要负责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急诊、抢救。结合急诊科的实际工作过程分析,急诊科患者通常身患重症或急症,并且病情发展相对较快,由此可见,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较之其他科室相对较高。急诊科抢救过程中会因为护理人员学历、经验以及态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出现各种医疗纠纷,甚至会给患者的抢救效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入院的2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主体,采用均分法将其具体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名护士,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护士给予层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能力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14例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性别比例:男性护理人员2名,女性护理人员10名;年龄分布:19岁-41岁,平均年龄为(33.47±3.28)岁;学历水平:专科10名,本科10名。14例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性别比例:男性护理人员1名,女性护理人员11名;年龄分布:20岁-41岁,平均年龄为(34.48±3.31)岁;学历水平:专科4名,本科16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用药、饮食指导、病情观察、住院环境、健康运动)

对照组:本次研究中将给予14名对照组护士常规管理,制定急诊科工作规章制度,严格要求科室内护理人员完全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临床工作,同时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实施全方位检查。

观察组:本次研究中将给予14名观察组护士层级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层级设置,将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分为5个不同层级,分别为助理护士、初级护士、中级护士、高级护士以及专科护士。其中,助理护士要牢固掌握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与流程准则,协助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工作与病床的单元管理,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全程监测;初级护士需要完成各辖区所属患者的输液工作,并参与患者的分诊活动以及抢救护理;中级护士的职能是负责患者的分诊护理、抢救护理以及输液患者的疑难穿刺;高级护士主要负责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合理应用;专家护士主要负责指导专业发展能力与新技术的研究。结合护理内热源的层级设置、管理、交流能力以及学历和工作能力多个方面进行科学分组,由专科护士担任组长,研究中将采用8h工作制以及24h负责制,并具体落实到个人,将护士进行合理配置并确保护士相对稳定,保证层级护理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②制定各层级工作制度标准,在实施层级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与工作准则,优化各项工作制度,针对急诊科常规仪器的使用、表扬等宣传资料实施公开张贴,基于此,保证急诊科所有护士都能灵活应用相关仪器的规范使用[1]

1.3观察标准

本次研究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①工作能力评分:沟通能力、管理能力、临床护理能力;②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综合能力评分问卷形式:模拟病情判断(10分)、基础护理操作(50分)、护理记录(10分)、急救技能(10分)、组织协调(10分)、医生配合度(10分),总分100分;③心理状态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越高说明护士的工作状态越差[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处理工具,主要作用于本次研究中所产生的相关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护理人员的计量资料,采用x2、t检验两组护理人员的计数资料,当(P<0.05)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1. 结果

表 1 两组护士工作能力评分对比(n/%)

组别(n=14)

工作质量

工作能力

综合能力

观察组

97.26±2.27

94.19±4.54

98.26±1.24

对照组

76.32±4.36

75.99±7.55

76.70±7.57

P值

<0.05

<0.05

<0.05

  1. 讨论

结合以上,国内医疗领域必须不断精进急诊科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基于此,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努力提升急诊科的抢救效率。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观察组护士的工作质量评分、工作能力评分、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改善,同时可以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服务质量以及工作积极性,帮助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当在科室护士管理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怡倩.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5):195-196.

[2]陈绍芬.护士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6):65-66+69.

[3]谢晓红.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3):389-390.

[4]杨惊涛.分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