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演变及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2
/ 2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演变及特点

叶林煊 1 肖经渊 2

1. 广州工商学院 美术设计系 2019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B5班 广东 广州 510850;

2.广州工商学院 基础部军事理论教研室 广东 广州 510850

摘要: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时期,各个阶级、集团、军国主义者和军事理论家他们根据当时的时代战争需要,所列举出来的各种军事理论知识都是理性而符合现实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各种大小战争中,古代军事思想的演变主要分为萌芽、发展、提高、前进四个阶段,而其中《孙子兵法》是中国兵法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精华的集中体现。而如今,随着军事专家和军事书籍的出现,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再一次得到了发展和深化。

关键词:古代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军事实践;孙子兵法

现代军事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离不开对古代军事思想的扬弃。中国古代军事思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人们可以通过过去的军事实践来继承和发展正确的理论[1]。中国近代的军事思想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从夏商周时期开始,中国古代就出现了军队和真正的战争,军事思想开始萌芽。接着又随着不同时期的社会变革和频繁的战争,使军事理论和实践得到了新的发展,到了汉、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盛世,军事家和兵书著作不断涌现,军事思想体系被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对军事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涵盖了中国古代千百次战争的经验总结,对当代中国军事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演变

()萌芽时期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中国建立了夏商周王朝,这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萌芽时期。由于中国在这个时期建立了奴隶制的夏王朝,战争成为了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出现了军队和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产生以“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的战争观,是战争的支柱。《军政》和《军志》是当时产生的军事文献,成为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发展时期

公元前8世纪初到公元前3世纪末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从奴隶制过渡到社会封建制度社会。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战争的频繁发生,使得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都有了不同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在这个时期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已经基本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战争观,总结出了战争的指导原则。通过丰富的军事实践产生了影响最大的《军事著作》,即春秋末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提高时期

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0世纪中期,这期间主要经历了秦朝、汉朝、晋朝、隋朝、唐朝等几个大的统一封建朝代,在这期间虽然有短暂的分裂过,但是在从总体的趋势来看,都是走向统一与发展的。在这历史期间中,秦朝初期的军事思想在军事斗争中仍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的不断发展,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地丰富和提高。汉到唐两代之间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链接过去与未来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产生了较多的著名军事家,出现了《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淮南子》、《太白音经》等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军事著作。通过实践经验和军事书籍的内容,古代军事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

()前进时期

公元960年到1840年,是我国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的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没落的境地,有着连绵不断的起义战争。这时期由于作战的兵器和火器的改进,建军和作战指挥方面也都发生了变化。第一部军事制度史专著《历代军事制度》,体现了陈复良的重要军事思想;第一部军事专书《武经总要》,分析评价了历代战役案例和军事运用的得失,总结了经验教训;第一部军事地理学专著《读史方舆纪要》,提出要建立多层次设防的思想。军事思想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得到了带有强烈革新的内容。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

在传统领域如兵家兵书研究方面,主要是总结性、整理性成果增多,而战略战术史研究则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其中,对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来说,兵书中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是古代兵法的代表作,更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它有着军事思想史研究的价值。

()五德

在古代的战争中,充满了未知的风险和死亡,在战争中能存活下来的就是名将。在孙子看来,作为一名品位高上的军人,必须要有“五德”,即“智、信、仁、勇、严”五德,要求将帅要文武双全、赏罚分明,还要爱恤部属、树立将帅威信。历朝历代名将也多是道德和法律并用治理三军,如吴起在改革兵制的同时,不断地进行磨炼士兵的身体素质,还申明法令,做到言出必行,令行禁止,“材士则是矣,然不遵将令,虽材必斩”,毫不犹豫地斩杀违纪士兵,能够“以法立威”,同时又与下层士卒同袍同寝共同饮食,为下属吮脓疮,做到“以德附众”,通过德法的并用才使得他的兵力强盛无比。

()五危

战争是残酷和不确定的。作战中的指挥员都需要有特殊的领导能力,对战争规则要了如指掌,在战争中不能一根筋。在这方面,孙子在《孙子兵法》中特别提出了“五危”的观点,指出上级军人不应该有五大人格缺陷。第一危“必死可杀也”,警戒众人不要充当匹夫之勇;第二种危险,“必生可虏也”,即害怕死亡,有被囚禁的危险;第三个危险是“忿速可侮也”,即被敌人侮辱而鲁莽行事;第四个危险是“廉洁可辱也”,即廉洁、名利、自尊心太强,可能被敌人侮辱而失去理智;第五种危险是“爱民可烦也”,即溺爱的人,可能会使敌人陷入麻烦和被动。

()诡道之道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本句阐述了我们必须以“诡诈”对待敌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思想。诡道,不是靠书上学到的,而需要从实际环境出发。诡道是表明营造有利于自己的优势所采取各种方法的变,具有强烈的同变性。从其他方面看,诡道之道展示了诚信在军事上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孙子的诡计是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

三、总结

纵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军事思想使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化。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不仅帮助我们在一次次抵抗战争中取得胜利, 也体现出我国古代的军事文明的伟大。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能够在军事生涯中取得如此的丰功伟业,就是因为其对于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知识的储备以及自身对于军队的超群指挥能力[2]。《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一大奇点,它留芳数千年,其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智慧,已经融入军事领域以外的管理、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

抗战时期日本人大举进攻中国,毛主席首先分析了当时中日双方战争的态势,最后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以运动战为主,其次游击战。毛主席因为有了真正胆怯的感觉,才能真正做出最后解决压力的办法。这正是我们《孙子兵法》里有提到的“必死可杀也”的军事思想特点。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从古至今的社会中,在用人搭配体系上是需要智慧的,这在《孙子兵法》中的“五德”里也有涉及到。一个团队上到国家军队、企业单位,各取所长,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卢星,吴方基.2000年以来中国古代军事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01).

[2] 王岭.浅谈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继承与超越[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3).

作者简介:

叶林煊(2000-)女,广东广州人,2019级本科生,广州工商学院美术设计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军事理论。

肖经渊(1983-),男,江西吉安人,硕士,广州工商学院军事理论专任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设备工艺调试工程师,研究方向:军事理论,习近平强军思想,大学生国防教育,数理化教学,马克思,创新创业。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