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脱贫对策探析——以平塘县塘边镇新风村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3
/ 3

黔南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脱贫对策探析——以平塘县塘边镇新风村为例

莫玉萍 陈兴燕

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通过对平塘县塘边镇新风村的调研,针对平塘县新风村的贫困成因,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使本地区尽快实现脱贫目标。

关键词:新风村;扶贫;问题;对策

为深入贯彻贵州省委、黔南州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推动我校扶贫工作有效开展,2019年7月25日校党政办、统战部、工会、图书馆、文传学院等部门负责人一行8人组成调研组,在我校3名住村干部的陪同下赴平塘县塘边镇新风村开展脱贫调研活动。经过深入实地了解,调研组掌握了在该村扶贫攻坚中取得的成就,也了解到当前扶贫工作中特别是扶智与扶志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 基本情况

新风村是我校定点帮扶的贫困村。新风村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塘边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幅员面积31.4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目前全村有611户2534人,耕地面积2179亩,人均耕地面积0.86亩。新风村大部分群众居住在深石山区,生存环境恶劣,产业粗放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主要经济收入以传统种养业和务工收入为主。2014年以来,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6户1099人,截止2018年底,已脱贫162户737人,贫困发生率从43.78%下降到14.42%(以2014年监测总人口2510计算)。目前还有贫困户114户362人尚未脱贫(其中低保55户150人、五保7户8人),2019年脱贫114户362人,实现贫困人口清零、贫困村出列目标。

  1. 调研记录

在与调研对象对话的过程中,他们主要向我们说明本村近几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完成32公里通村主干公路硬化,完成10个村民组15.5公里“组组通”公路硬化任务;完成13个村民组输变供电线路安装;完成上院、下院、牛坪片区4G移动网络覆盖建设任务;完成瓮同组地下打井取水项目建设任务;启动实施塘边镇新风村、青山村安全饮水项目工程,实现新风村群众自来水全覆盖。

(二)、产业扶贫情况:一是完成1579亩退耕还林项目建设任务,覆盖9个村民组443户,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89.48万元;二是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4.064万元,实施生猪养殖989头、牛100头、鸡15450羽,项目覆盖贫困户158户642人;三是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5.936万元,建成岩黄连(中药材)种植大棚4个720平方米,项目覆盖贫困户21户73人;全村目前散户种植岩黄连4000余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18 万元,实施完成蜂糖李种植600亩,项目覆盖6个村民组93户476人(其中:贫困户43户176人);四是发展头花蓼种植60亩。

(三)、教育医疗保障:投入资金10.5万元,改建新风村级卫生室,解决本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全村贫困户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100%,无大病患者,有慢性病患者2人,2019年住院就医99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共254人享受教育扶贫资助(幼儿园63人、小学87人、初中58人、高中28人、中职7人、高校11人),实现教育扶贫全覆盖。

(四)、农村危房改造:2009至2017年,共实施完成148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2018年实施完成107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并同步推进“三改”工作。2019年共实施21户危房改造和22户透风漏雨整治,已全部竣工入住。

(五)、易地扶贫搬迁:2007年,实施生态移民搬迁15户62人,2012年实施完成生态移民搬迁 8户40人,2017年、2018年共实施完成易地扶贫搬迁99户390人分房入住工作(其中贫困户68户263人、非贫困户31户127人)。

(六)、社会兜底保障:2018年共有79户192人享受农村低保,五保户6户7人享受社会保障补助。目前已完成2019年农村低保核查工作,村民组、村级和镇级评议会已召开完毕,拟新增低保15户44人。增加后社会保障兜底有94户236人低保户和6户7人五保户。

(七)、就业技能培训:2019年共组织劳动技能培训55人(其中贫困户48人)参加了电工、焊工、挖机驾驶、农业种植等劳动技能培训,解决41人就业问题(其中扶贫专岗10人)。

(八)、金融贷款扶贫:截至目前,共为66户贫困户解决农村“扶贫小额信贷”资金318万元,每年贴息资金达14万余元,切实解决我村贫困群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19年在高山片区的上院、下院、牛坪3个组实施连户路硬化、路灯安装、庭院美化、改厕改厨、垃圾处理、排污处理及制定寨规家训等建设,打造新风村生态宜居,提升乡村文明建设。目前已完成0.6公里1500平方米的连户路硬化建设。

(十)、脱贫“清零”工作:根据省委主要领导要求,2019年减贫摘帽县要实现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在省、州、县、镇的统一部署下,新风村已组织各组网格员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指标,对全村所有农户逐组逐户逐人进行排查,一是再次排查、分析研判原计划2020年的16户42人存在的短板问题;二是再次排查、分析研判原计划2019年脱贫的98户320人存在的短板问题;三是再次排查、分析研判已脱贫的162户737人存在的短板问题;四是再次排查、分析研判非贫困户存在的短板问题。全面开展“清零”工作,要求建立“清零”台账立即补齐各种短板。经过排查、研判,现新风村存在16户没有烤火炉、6户没有橱柜、16户没有衣柜。列出清单后,通过对接挂帮新风村的帮扶单位和发动新风村社会资源帮扶力量等,预计在7月底补齐存在的短板问题,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2019 年精彩出列目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组织建设:新风村网格化管理网格划分为4个小网格区,网格员14人,其中:黔南师院派驻1人,县公安局派驻6人,镇政府派驻4人,村级3人,分别包保到13个村民组,每个网格员平均包保农户45户左右、贫困户近20户,工作面广。村文书未安排包组,负责村级文书工作,由于到村工作时间不长,业务不够熟悉,导致脱贫攻坚工作资料收集不完善。因新风村属深度贫困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村群众居住较为分散,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二)集体经济

新风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没有成型的集体经济项目,村集体经济积累匮乏。

(三)基础设施

1、道路:目前全村仍有长冲、交干、下冲三个村民组6.2公里通组路未硬化,群众耕作不便,导致对扶贫工作认可度不够高。

2、供水:群众安全饮水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全村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用水得不到相应保障。

3、电力:上院、牛坪、下院组等3个村民组电力供应不足。

4、通讯:目前还有8个村民小组未实现通讯信号覆盖,信息化程度低。

(四)三保障

1、住房方面:截止目前,全村农村危房改造和透风漏雨整治已全面完成,但个别群众仍然存在建新住旧,个别群众仍然存在搬迁“两头住”。

2、教育方面: 有2人非贫困户家庭子女因厌学而辍学。

3、医疗方面:贫困户276户1099人全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非贫困户目前尚有59户235人未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容易导致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四、对策和建议

紧紧围绕2019年贫困村“清零”出列工作目标,以“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为工作标准,因村因户因人施策,补齐问题短板,助力脱贫攻坚。

(一)、强化平台数据运用,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

以信息平台为依托,对各类信息平台进行整合,简化信息录入程序,建立各级、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大数据信息平台。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动态监测机制,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对达到退出条件的,即时按章退出。对脱贫效果尚不稳定的,在县定贫困线边缘的,因病、因灾等突发情况新“入贫”和再次返贫的,快速认定,及时纳入平台,实行“一口式”受理,精准帮扶。对已脱贫但发展尚欠稳定的贫困户,在脱贫一定时间内,对其跟踪服务,继续帮扶,巩固成效。

(二)、“输血”、“造血”同举,建立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发机制

积极培养挖掘宣传脱贫先进典型,消除贫困群众“等

靠要”思想,树立脱贫信心。通过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

工代赈等机制,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自

力更生的精神。要从职业教育、农机推广入手,通过“雨露

计划”,乡村旅游创业、农村电子商务等项目,有针对性的

对贫困户劳动力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力争使每户有劳动能力

的家庭都能掌握一项以上的就业技能,为他们更好的择业创

业打好基础,找好源头活水,确保长期效果。结合新一届村

两委换届,将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之中,

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调研中,新风村充分利用广州市白云区石门街道对口帮扶新风村的机遇,切实解决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解决贫困村道路不畅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信息化落后等突出问题,着力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三)、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不断提高医疗健康保障水平,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优质公共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保障作用,各级政府通过赠送或补贴方式为贫困群众购买大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失能险等商业医疗险种,切实增强贫困人口抵御风险和意外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资助力度,探索建立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覆盖的免费教育制度。引导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向基层倾斜,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等。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中、高考落榜的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不断提高公共基础服务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有步骤、有计划地抓好水、路、房建设,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四)、强化责任引领,建立完善扶贫工作组织保障机制

坚持党政一把手为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机制,压实主体责任。细化各扶贫部门工作职责任务,推动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落实。将现有扶贫开发的政策、制度性安排、现有扶贫经验,

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各方力量的法律地位,

建立可持续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扶贫工作责任追

究制度,充分发挥“嵌入式”审计的重要作用,统筹运用巡

视、纪检、检察、审计等监督手段,加强对项目事前、事中、

事后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追责。凝聚社会各方

扶贫力量,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凝聚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力量

参与扶贫工作,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1]颜翔.“科技+产业扶贫”引领脱贫攻坚——井冈山科技扶贫调查报告[J].老区建设,2018(1).

[2]农村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考[J]. 李婕,张建勤.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8).

作者简介: 1.莫玉萍(1962-),女(布依族),贵州都匀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2.陈兴燕(1969-),女(汉族),贵州普定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