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策略探究

/ 4

朗读教学策略探究

姜赛科 1 周小文 2

1 湖南益阳桃江县 大栗港镇完全小学

2湖南益阳桃江县六中 413403

一、选题意义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事情。新课标指出:阅读在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加强朗读教学对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我们大栗港镇完全小学,从2018年大班额化解之后,就重视朗读教学的课题研究工作。

上学年《小学中年级朗读教学策略研究》着力从教师引导朗读的角度,开展多次课例研究活动,让孩子们认认真真地参与研究活动,也有切切实实的收获和成长,但反思上学年的研究,发现大班额化解出来的四5、五5班等班级的学生朗读仍然存在如下不足:或吐字不清晰,或毫无感情,或羞于朗读等。

基于孩子们在朗读方面还要能更流畅自然,更富含情感,更大胆、更自信地进行朗读实践、朗诵运用。课题有必要一鼓作气,趁热打铁,深入研究。我们大栗港镇完全小学四、五年级朗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怀揣“教是为了不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领会朗读“精髓”,着重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朗读活动,夯实朗读基础,进而拉近“朗读与生活”的距离。

二、研究活动

(一)学习活动

朗读教学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鱼水关系。我们怎样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达成朗读教学目标,这都需要我们对课程标准中朗读的细细解读与透彻理解。我们的学习活动从研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入手。

1、2019年10月,在我们课题组的精心组织下,大栗港镇完全小学四、五年级语文教师在学校小会议室集中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了解课程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等内容。重点学习了课程目标,尤其是阶段性目标中有关四、五年级阅读朗读方面的阐述。

认识到学习“课标”,对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意义重大。我们的研究活动以课标要求为指南,从学生的朗读实践着手,关注语音、语调、感情等方面的问题,突破孩子们吐字不清或毫无感情之“瓶颈”。

下午,我们课题组就有关朗读教学研究工作交流了思想。特别提到“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重视人,理解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自身价值的理念。我们课题组成员应当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融为一体,创设出民主、平等的活动氛围。在朗读的天地里,老师要有一颗童心,以学生的角度视察生活,在包容学生朗读错误的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的朗读错误,还要善于发现学生朗读的闪光点!

2、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我们课题组学习专家学者的高屋建瓴的朗读理论观点,学习一线名优教师的朗读“金钥匙”。总之,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能让我们知道哪些方法是可以运用于朗读教学策略研究的,能让我们明白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去发现的。

2019年11月,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教学楼四楼办公室开始了我们的第二次学习活动。首先,我们集中学习了相关数据,然后相互交流,积极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就接下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布置。

我们学习了《教师朗读课文的艺术》(摘自《教师》语文课堂2019-7,第39页),《大声朗读课文原来有这么多好处》(摘自《益阳教育》文章2017-12-15),学习《打造务实高效的语文课堂》(桃花江小学 苏香兰)

学习交流中,课题组成员积极发表各自的看法。如,温映红:朗读形式要多样,在活动中展示朗读,不但可以激发孩子们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胆量,更加自信。姜赛科:希望我们课题组通过此次理论学习,能让朗读走出单纯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们一种"朗读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感觉,不再害怕朗读,在朗读中确实培养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和语文修养。周小文:在朗读的世界里,孩子们的大脑会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随着我们朗读课题组对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的深入,我们课题组老师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开拓他们的朗读视野,提升语文教学的朗读效果,努力达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二)研究活动

1、朗读常规训练活动

2019年10月至11月,朗读常规训练活动如火如荼进行。

有课前朗读词语训练,课间3分钟小作文朗读训练,晨读时间经典诵读训练。这些繁杂的系列活动,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雷厉风行,不厌其烦,适当奖励,连续不断地坚持训练。如,四5班由姜老师在课前进行词语朗读训练(教育部审定的2019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128页词语表中的词语,“奇观”至“改善”),采用小组朗读的方式训练,朱正财同学仍然存在发音不准之毛病(“虚弱”误读为“舒若”),姜老师认认真真地予以纠正,并指导他读准其它词语。五5班温老师采用抽读的方式进行小作文朗读训练(《小学生同步作文》,详见图片资料),她非常认真负责。何佳志同学未使用普通话,尹杰同学有拖腔,何净怡吐字不清等情况,温老师单独纠错,直到他们改掉毛病。又如,周老师很有爱心地指导徐天盛同学朗读《中华成语故事》(详见图片资料)中的第二个故事《以卵击石》。徐天盛同学普通话不行,“卵”读成“暖”,又读不流利,“你的谎言 是抵挡不过 我的 道理 的。”读成“你的方言是抵不过 我道 的。”周老师都一一加以指导,耐心纠错。

2、学生背书活动

2019.11——12月,背书活动循序渐进开展,制定背书表(详见背书表),背书展示活动,学生勇于朗诵表达!在合作背诵训练中,第一层次众生皆背,师指导朗读背诵。第二层次互相纠错,背诵中掉词掉句,语句颠倒等情况在你听我背中日渐好转,犹如灵动的片片花瓣相继绽开。第三层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背书如春天般充满活力。

以个人、小组、全体结合抽背、齐背、背诵比赛等多形式层层推进,落实朗读教学目标。

课题研究背诵活动表

教育部审定2019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背诵目录

1、第1课《白鹭》(背诵全文)

2、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蝉》(日积月累)

3、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珍惜时间的名言(第,30页)

4、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乞巧》(日积月累 第46页)

5、第12课《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

6、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

7、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勤俭节约名言(日积月累 第90页)

8、第21课《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

9、第22课《四季之美》

10、第25课《古人谈读书》

11、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观书有感》(日积月累 第118页)

教育部审定2019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背诵目录

1、第1课《观潮》背诵三、四段

第2课《走月亮》背诵第四段

2、第一单元语文园地《鹿柴》(日积月累)

第9课《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

3、第二、三单元语文园地:勤学好问的名言;有关天气的谚语

第13课《精卫填海》

4、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嫦娥》日积月累

5、第21课《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

6、第七单元语文园地:《别董大》(日积月累 第90页)

7、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活动安排

11月份:小背诵

随堂背诵,课题组老师即语文教师点拨。

回家背诵,家长发视频给课题组老师,老师通过微信反馈背诵情况。

12月份:背诵比赛

小抽背:自习课、午休时间抽背指定内容

背诵比赛:以班为单位,制定背诵比赛规则,聘请校领导及部分语文教师担任评委,评选出一等奖6人,二等奖6人。邀请部分家长参加背诵比赛。

按学号来决定背诵顺序,背诵前抽签决定背诵内容。背诵者需大方、自然地使用普通话,流利,有节奏,有停顿,有情感地背诵相关内容。吐词不清,有遗忘现象,背诵不流利,不注意停顿,毫无感情,根据实际情况由评委相应扣分。

如学生背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都抱着一个月亮!”有学生能根据描写展开“视觉”和“嗅觉”想象,在背诵中描述看到的美景,并通过背诵呈现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背诵能正确流畅有情感达到这种效果,评委老师未扣分。

3、雷锋故事朗读活动

2020年的三月,不同寻常,虽春光明媚依旧,但更让人感动的是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疫情一幕幕⋯这其中,无数的雷锋在行动!雷锋的形象深入人心,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闪光,在这个播种希望的季节里,我们课题组成员利用班级微信群开展了朗读雷锋故事活动。一个个雷锋故事,在我们的朗读声中活起来了,疫情当前,雷锋精神渐渐融入我们的心田!将激励我们更好地战胜疫情。雷锋故事朗读活动通过班级微信群开展活动,家长们积极支持配合,活动顺利结束。

复学之后,课题组成员给吐字清晰、朗读流利、富有情感的学生颁发了等级不同的奖状,还及时对暂未获奖的学生也进行了表扬和奖励及鼓励。我们课题组获得了这样的评点: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雷锋故事朗读活动”通过班级微信群开展。本次活动灵活有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切合四、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易于渗透“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情感,易于培养学生朗读兴趣,此活动形式新颖,效果良好。

4、竞选班干部活动

竞选班干部活动原计划2020年3月,执行于2020年4月。我们课题组3人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利用“优越”条件,发挥优势,开展“促朗读”的竞选班干部活动。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了取得这场无硝烟战争的胜利,虽然延迟开学,但是我们全体师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停课不停学。我们课题组成员利用班群(如四5班、五5班)发竞选班干部的通知,并通过班群来开展竞选准备活动。我们通过缜密的安排,在班群里顺利完成了竞选准备活动,4月21日开学后,我们成功进行了班干部竞选活动,宣布了新竞选的班干部名单(如四5班班长杨晨,学习委员周欣怡等)。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亲身思考,将自己“为班集体服务”的意愿和想法表达出来,形成朗读材料,这种获取的经历和感受,本身就是一种收获。让学生朗读竞选稿,即将“朗读融入活动”,口头表达竞选“需求”,亲临感受竞选活动中的事和物,能更自信地参与班级事务,能更团结友爱地投入班级生活,能更丰富孩子们的朗读情感。

5、作文朗读展示活动

2020年5月,疫情日渐好转,我们的课题继续进行,开展作文朗读展示活动。

孩子们在这个特殊的超长假期中积极爱上阅读,努力写下的读后感,以及以前写得好的读后感,亮出来,当作朗读材料,请老师指点,准备上台展示!课题组老师随时指导,鼓励学生朗读,并就朗读中的重音、节奏及停顿等方面与家长交流沟通,希望促进朗读水平的提升。此次读后感作文朗读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孩子们认真、专心、有激情地投入到活动中,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朗读“本领”。

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新的提升,交际能力增强,更自信,更阳光!今后还要多开展此种形式的朗读活动。

三、课题研究结论

(一)研究真抓实干,朗读落到实处

1、夯实基础“立”朗读

抓实常规,表里如一。表面是朗读词语、小作文、经典文段,里面是朗读感觉内化于心。两者结合,培养学生朗读意识。

2、拓展活动“扬”朗读

生活即语文,语文学习的主阵地不容置疑是课堂,课堂上阅读教学可谓是朗读训练场,但语文的学习,尤其是朗读教学一味地局限于课堂,束缚了学生的朗读思维火花的迸发,束缚了学生的朗读器官——嘴。各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高扬朗读大旗,真正体验朗读之乐。

3、活动小结“激”朗读

孩子们扬起朗读的大旗,奔跑于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中,领导、老师的点评及奖励起到“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

每次活动设奖表扬,奖状和奖品,这两项代表着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双管齐下”孩子们朗读劲头热,朗读教学易于落到实处!

家长参与,领导指导也让课题组师生看到成绩和不足,更利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让朗读教学活动不致于成为池中浮萍,而是池中荷花,根深叶茂!

(二)、研究成果可见,学生能力提升

1、围绕“朗读教学策略研究”这一中心轴,课题组撰写了多篇论文,或获奖或发表。先前之研究《小学中年级朗读教学结题报告》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小学中年级朗读教学策略谈》获湖南省教育学会评出的二等奖,《做实微型课题研究 提高小学生朗读水平》、《依托"微"课题 促朗读提升》获县市级壹等奖。

2、通过这一研究活动,有利地训练了四、五年级学生的朗读基本功。第一训练了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字词。及时注意做好“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集中注意力,防止有口无心。第二训练了反复朗读促进理解。第三训练了在朗读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读出感情。初步学会正确处理重音、停顿,运用适当的语调、速度和节奏。

3、朗读课题研究增强了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朗读能力能带动口语交际,如果说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正常语言交流的展现,那朗读能力亦可谓是小学生未来良好人际交流的基础。学生一旦养成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习惯,就会不断收获自信,心理阳光快乐,与人沟通交流更出众。

4、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成绩(各科成绩)有明显进步。从2019年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中得到反馈,语文、道法、科学等科目均居大栗港镇同年级前五强。如语文方面,背诵记忆能力提高,“多快好省”地完成背诵任务。“多”指所背内容纵向比较有增加。“快”指所背内容纵向比较花时间更少了。“好”指所背内容纵向比较做到用普通话,更正确、流利、有感情了。“省”即指效率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课题组研究的班级语文期末成绩来看,均有上升(详见资料成绩单)。

(三)、反思研究活动,引领朗读征程

1、从小抓朗读,一生受益。朗读必须从一年级抓起。朗读是训练学生普通话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朗读,好似一张白纸,一切从新开始。要想让一年级孩子热爱朗读,就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朗读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2、朗读要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晒网,两天打鱼。常说打卡21天,便成习惯。长期坚持朗读,就会从感性上、直觉上主动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坚持课内课外朗读长久反复训练,为今后提高朗读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

3、朗读要形式多样,融入活动,行之有效。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载体,在娱乐放松学生身心的同时,努力为学生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多渠道地开启学生的朗读潜质,不断提升朗读能力。如多种形式(范读、带读、小组读、男女分读、单读、齐读、赏读等)的、富有激情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们感觉到快乐。如读书节活动,雷锋故事朗读活动,竞选班干部活动,抗"疫"故事朗读会等,朗读中,能激发孩子们对生活、对祖国、对世界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朗读要受到关注,效果更好。无论是朗读训练,还是朗读活动的开展,如果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家长的支持,领导的扶持以及其他人的鼓励,孩子们的朗读会更精彩!

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坚持走重朗读教学策略研究之路,坚持开展有序有效的朗读训练,朗读点亮心灯。一张张稚嫩的嘴巴放飞"高声语",把孩子们带到一个既五彩斑斓又生气勃发的朗读世界畅游!这是孩子们一生受益的事情,更是我们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无悔的追求。

5ee43f81692c0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