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品管圈活动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冯雅萍

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血透室 314100

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血透室于2019年1月-2019年6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品管圈活动,随机抽取期间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红蛋白达标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干预前的血红蛋白达标率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血红蛋白达标率显示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示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显示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血透室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血透室;护理工作

血液透析是现阶段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式,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够保证血透效果、改进预后。我院血透室于2019年1月-2019年6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品管圈活动,本文为研究品管圈活动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随机抽取期间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血透室于2019年1月-2019年6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品管圈活动,随机抽取期间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6-65(55.52±6.34)岁;病程1-9(3.85±0.78)年;对照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5-67(56.83±5.92)岁;病程1-10(4.02±0.95)年;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以自愿报名参与为原则遴选品管圈小组成员,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和辅导员,负责组织开展品管圈会议、记录会议内容、监督和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1.2.2 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

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按照各项问题的临床发生频率进行合理排序,根据不同问题的危害程度和重要性做出量化评价,据此确定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两个主题:“提高血红蛋白达标率”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1.2.3 具体品管圈活动内容

为达成“提高血红蛋白达标率”的目标,需要对患者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告知其血红蛋白低下的原因;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嘱咐其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加强对贫血症状明显者的护理干预。为达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目标,需要加强对护士的血管穿刺操作技术培训,在穿刺前先对血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穿刺时采用阶梯式穿刺法,尽量避免反复穿刺;加强对皮肤弹性差者的血管护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固定好穿刺针,如“U”型固定与交叉固定相结合法;采用约束带加强对躁动者的肢体约束;合理设置机器参数,并加强检查,实施双人检查审核制度;加强管路监测,使用生理盐水有效冲洗管路,使用夹子将管路夹好;严格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规范实施各项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2.4 质量检验与循环改进

安排专人定时检查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定期开展品管圈会议统一分析相关问题,并探讨有效的改进对策,循环改进护理工作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红蛋白达标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血红蛋白达标的判定标准为:Hb110-130g/L。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别用率、x±s表示计数、计量资料,采取x2、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的血红蛋白达标率

干预前观察组的血红蛋白达标率为44.00%(44/100)、对照组的血红蛋白达标率为43.00%(43/100),比较两组干预前的血红蛋白达标率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达标率为64.00%(64/100)、对照组的血红蛋白达标率为51.00%(51/100),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血红蛋白达标率显示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

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示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表[n(%)]

组别

穿刺点渗血

穿刺针脱出

机器参数设置错误

管路凝血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合计

观察组(n=100)

2(2.00)

1(1.00)

1(1.00)

0(0.00)

0(0.00)

4(4.00)

对照组(n=100)

4(4.00)

2(2.00)

2(2.00)

2(2.00)

1(1.00)

11(11.00)

x2

5.069

P

<0.05

2.3 护理满意度

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显示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表[n(%)]

组别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n=100)

55(55.00)

39(39.00)

6(6.00)

94(94.00)

对照组(n=100)

32(32.00)

48(48.00)

20(20.00)

80(80.00)

x2

11.641

P

<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医院血透室中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人数越来越多[1]。但仅拥有高超的血液透析技术仍然不够,还要在血透期间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够切实保障治疗效果。再者,血液透析是一项风险较高的治疗操作,其容易发生各种不良事件,常见的如穿刺点渗血、穿刺针脱出、机器参数设置错误、管路凝血、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等,而若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也需要开展好护理工作[2]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由工作人员自动自发组成一个小圈队伍,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问题的活动[3]。品管圈活动尤其适合于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应用,通过它可以及时、有效的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种种问题,持续性改进护理工作质量。

综上并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血透室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洁.品管圈在降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269-270.

[2]谢孟丹,周秀丽,周彬.品管圈活动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3):63-66.

[3]蓝月,刘梦滢.品管圈在降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