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汪媛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 20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2月,随机抽取本院门诊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组,分别实施门诊常规护理(甲组)、个性化护理(乙组),对比两组护理结局。结果:乙组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健康指导、就诊秩序、环境管理)高于甲组(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门诊护理工作

门诊是我国医院人流量最大、患者数量最多的一个特殊部门。不同科室的门诊具有不同的特点,但门诊患者本身具有较大的情绪波动,需及时进行相应的诊疗工作,如不及时完成相应工作,门诊患者极有可能因为情绪波动过大,造成护患矛盾,甚至诱发医患纠纷[1]。随着现代医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门诊护理也展开了相应改革。个性化护理干预便是门诊护理改革后衍生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案,在临床实际应用,备受好评[2]。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1月--2020年2月,随机抽取本院门诊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组,每组75例。甲组男女患者各有42例、33例;年龄大小范围在18-84岁(51.45±4.98)岁。乙组男女患者各有40例、35例;年龄大小范围在18-85岁(51.67±4.99)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但有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入院后实施就诊指导、入院教育、遵医嘱给药等门诊常规护理;

乙组入院后实施个性化护理,①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应做好门诊环境管理,及时安排清洁人员清理门诊脏污,结合门诊的实际人流量,合理设置相应座椅,尽可能让患者都能坐在门诊座椅上等待就诊、治疗。再者,护理人员需按时清洁门诊,及时消毒杀菌,合理调节室内温湿度,保证门诊温湿度合理,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患者的情绪,避免护患矛盾。②个性化指导:在患者入院候诊时,门诊护理人员需积极热情的迎接患者,耐心热情的询问患者哪里不适,引导患者阐述自己的不适,宣泄内心痛苦,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再者,门诊护理人员还需不断安慰患者,理解患者,认可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结合自己所学知识与患者的临床表现,适当猜测患者的疾病,并介绍门诊部主治医生的优秀经验,宽慰患者,纠正患者的过分担心,促使患者树立积极治疗信心。③心理干预:很多患者在就诊时本身存在严重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评估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并实施个性化心理疏导,比如倾听患者的烦恼、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身心、适当播放音乐缓解患者情绪、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干预患者的行为等等,从而达到缓解患者生理疼痛,缓解心理焦虑等目的。④疾病对症护理:在患者就诊完毕,并准备相关治疗后,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遵医嘱给药进行治疗,并结合患者的治疗方法实施相应的护理。若患者只需定时、定量用药便可达到治疗目的,则详细讲解各个药物的作用,联合用药的原因,让患者理解用药的原因,最大程度上的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若患者需在门诊静脉输液治疗,则遵医嘱取相关药物,为患者展开相关治疗。治疗前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制度,找准患者血管,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根据药物特性合理调节药物注射速度或药物滴注速度,避免药物输注速度过快造成的不良后果。

1.3观察指标

两组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获取,从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健康指导、就诊秩序、环境管理五项进行评估,单项总分2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乙组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健康指导、就诊秩序、环境管理)高于甲组(P<0.05)。详情见表一。

表1 两组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服务态度

护理操作

健康指导

就诊秩序

环境管理

甲组

75

60(80.0%)

60(80.0%)

58(77.3%)

59(78.7%)

57(76.0%)

乙组

75

72(96.0%)

74(98.7%)

70(93.3%)

73(97.3%)

72(96.0%)

X²值

-

4.387

11.002

6.876

8.664

10.003

P值

-

0.01

0.01

0.01

0.01

0.01

讨论

个性化护理其实就是一种将患者当做一个完成个体看待,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基础上展开相应的整体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重视患者的身心状态,主动积极的为患者展开相应的护理服务。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服务,达到对症处理的目的。再者,个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转变自己的观念,主动将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与患者的性格特点联合起来,制定更为完整、贴切、灵活、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同时,个性化护理还对护理人员有明确要求,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相应护理技巧、护理能力的同时,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为患者提供质量更高的护理服务[3]

由上可知,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陈小华.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门诊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系统医学,2019,4(23):184-186.

[2]薛金凤.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法在门诊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7):133,135.

[3]郭延花.个性化护理对门诊注射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83):36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