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研究分析

张雅琦 1 张增辉 2

1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无极县供电分公司

2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的进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使得对用电需求进一步增加,这对电力系统来说,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也需要相关的企业积极跟随潮流,积极进行相应的改革变化,进行创新发展。虽然今年来电力系统的变化有目共睹,但是在实际运行管理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故障、问题和麻烦,电力营销线损精细化的问题出现率尤为繁多。做好实际管理过程中的电力营销的线损精细化管理和运行工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肯定会进一步的提高和进步,极大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电力营销 信息化管理 运营成本

一、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 提高电费回收率

  电力企业多数会面临着电费收缴不及时的问题,欠缴电费的现象屡见不鲜,给电力企业带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实现电力营销信息化就能避免这种风险。网络营销的方法为电力企业解决电费收缴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一是计算机网络与抄表机相连,用计算机代替人脑进行核算数据与分析汇总,快速有效的核算数据为收缴电费提供了数据基础。二是电力企业可以建立电费结算信息网络系统,标注客户的信息与缴费情况,与银行的网络相联,客户利用网上转账的方式进行电费结算。在提高电力企业营销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

  2.降低运营成本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运营已经完成了市场化经营模式的转变,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供求紧张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缓解。但电力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就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采用电费优惠的价格竞争方式。因此需要减低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本,利用网络营销能够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成本,为用户增設网上购电的业务,能够节省人力资源以及办公的场地和办公费用。利用网络营销可以灵活满足客户多样的需求,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有效节约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线损精细化管理现状

  1.技术人员缺乏管理意识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管理工作是一个总结与完善的发展过程。当前由于管理人员对线损管理工作缺乏管理意识和认知,导致大量的隐患因素凸显出来,部分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为了应付工作任务,并且认为线损管理制度与自身的关系不大,没有以电力企业综合利息为前提,在开展线损管理过程中,配网线损管理人员没有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再加上管理工作不够严谨,严重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线损管理措施落实力度不足

  目前,在配网工作中,线损管理很容易引发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所制定的线损管理措施,受各种因素影响,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在线损管理工作过程中,因为相关管理机制并不健全,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使得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明确线损管理工作内容,很容易出现一系列违规操作现象,从而直接影响线损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3. 营销管理机制不健全

  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方便、快捷、高效,其基本要求是信息处理标准化、统一化。而目前用电业务流程都是在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下制定的,程序复杂,环节太多,与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加之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现有用电客户的一些营业档案和基础资料不全,直接导致一些业务传票无法正常传递,有关信息也无法得到共享。

   4.电力营销的基础设施不完备

  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技术含量的新设备与新技术,而部分电力企业存在设备老化、设备故障、缺少技术人员等问题,企业在电力营销基础实施建设方面资金投入较少,致使设备不能完全发挥其功效,影响电力营销业务办理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5. 安全防范措施相对落后

  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的一些信息,如供用电合同、营业档案、电费电价等,都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将会给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带来经济损失,甚至还涉及到法律纠纷。而目前一些供电企业只重视基础建设,忽略信息安全,网络结构不合理,内部与外部、各专业网络之间没有采取有效安全措施,日常维护工作也因人手少而未能及时到位,致使电力营销信息网络时常遭到“黑客”的侵袭,不能满足信息安全的要求,影响了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三、 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

  1. 创新营销理念,重塑企业形象

  电力企业的营销改革要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客户为工作中心,实现企业与客户在网络上的有效互动,形成互动营销。电力企业要依据自身发展需要调整营销战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丰富服务的种类,充分发挥网络营销的优势,提高电力企业供电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为客户提供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多维营业厅,增设个性化、人性化的客户界面,树立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

  2. 创新电力营销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管理目标的必要的手段和工具。信息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要贴近客户的实际需求,结合电力营销业务的特点。此外,电力企业应当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客户的需要,社会、政府的要求,自身业务的特点,是决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

  3. 更新服务理念

  我们电力营销人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手持终端的便利性,加快提高供电质量,提高供电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进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方位营销。以Internet为依托的电力营业厅是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多维营业厅,是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客户界面。

  4.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由于长期受垄断经营思想的影响,大多员工抱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落后观念。电力企业的营销文化创新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用电管理模式,转变成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力营销,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多维的客户服务方式。

  5.加强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管理队伍的建设

  实现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需要一支高素质、高业务水平、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加大对企业营销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业务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应用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营销的管理水平,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营销业务的工作效率,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保障,促进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信息化的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已经获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但是,不可避免的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只有认真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够有效提高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成效,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应该不断探索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此促使线损精细化管理效率与水平得到明

 参考文献

  [1]卢永忠.试论如何实现我国电力营销信息化[J].科技资讯.2010(04).

  [2]任世军.提高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