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6
/ 2

急性胰腺炎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观察

卜君君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环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情况,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性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度大,统计学有比较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实施循证护理可帮助患者缓解疾病的疼痛感,并取得满意的效果,可被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循证护理;常规护理;临床观察

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中是常见的急腹症,此疾病的病发率较高,并愈发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为剑突下疼痛或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呕吐、恶心、肩部或腰背部发热、放射、呼吸急促等,应对患者进行及时性的诊治。若患者未及时治疗急性胰腺炎往往易引起惯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措施。为此及时治疗是保证临床效果的关键因素,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为此,临床选取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循证护理的实施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2018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分为两小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小组患者各为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观察组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2.73±6.92)岁;对照组53-79岁,平均年龄(64.00±7.14)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对比度小P>0.05,有研究分析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其给予常规护理,针对我院对急性胰腺的护理标准来展开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操作为:

首先,在科室创建循证护理小组,以护士长担任小组长,并与责任护士共同参与到循证护理理论、操作细节以及实施的基本流程等临知识学习,保证小组成员对循证护理模式具有全面的了解。其次,提出循证护理问题,针对循证护理的基本要求、患者病情状况等提出针对性的循证问题,主要包含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缺乏、心理问题等。其三,寻找循证实证,对小组成员实施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以此来保障成员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从而及时检索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学习文献资料,对照研究循证问题等。其四,为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经验以及病情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包含健康教育培训、心理护理、营养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胃肠减压护理等。其五,评价循证护理的实施效果,对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度进行观察与评估,运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来展开评估,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烈。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评价,此评价选项分为十分非常、满意、有待改进以及不满意四个等级,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本篇论文数据通过“5ee837ae096fe_html_844f00b242ba8910.png ±s”来表示具体的计数资料,数据差以“X²”来检测。结果P<0.05,说明数据对比差异度大,有临床统计学对比意义。

2.结果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情况,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性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度大,统计学有比较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5ee837ae096fe_html_844f00b242ba8910.png ±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50

6.35±2.89

1.84±1.00

对照组

50

6.34±2.41

3.63±1.37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非常满意、满意数越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为82.00%,差异对比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见表2。

表1 比较观察组与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 [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有待改进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50

25

22

2

1

47(94.00)

对照组

50

22

19

4

5

41(82.00)

3.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特点为突发性疾病、病情变化较快,对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数据可各,我国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较高,不低于30%,为此,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患病后,医务工作人员需及时对患者实施抢救治疗,与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措施相配合,以此来缩短抢救治疗时间,提升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循证护理是从临床实践出现,并针对护理问题为指导所进行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护理方案时应结合护理需求、科研结果、临床经验,从而获得实证,使其成为临床护理的依据,保障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的共同运用,如此才能科学的运用资源来完成决策,获得良好的护理结果。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环护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非常满意、满意数越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为82.00%,差异对比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

由上可见,循证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来说可以减轻其护理疼痛度,提升医院的护理满意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国梅.循证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缓解、生存质量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观察[J].河北医药,2019,41(22):3502-3505+3509.

[2]夏秀丹,姜晓锋.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3(05):440-442.

[3]季玉萍.循证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4):136.

[4]余冬云.重症急性胰腺炎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2):3418-3419+3443.

[5]周慧娟,黄梅.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4):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