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娃娃抓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7
/ 2

安全用药 ,娃娃抓起

何玉斌

攀枝花攀钢集团总医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取决于儿童时期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差异,年龄特点,各种器官的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并且不健全,疾病的发病率,发生和恢复均弱于成年人。儿科药物的特殊性应充分了解主药的性能,作用机理,毒性和副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准确的剂量计算和适当的给药方法,并及时准确地进行临床评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到体液的pH值,与渗透性蛋白质在细胞膜中的结合程度,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以及通过肾脏排泄的影响,所以要注意以下特点包括: 一、婴儿用药注意事项 1.不能随便吃药 尤其是退热药,止痛药以及抗生素,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随便服用。如果需要服用,必须要严格遵守医生建议,剂量不要太大,使用时间不要太长;错误使用退烧药会使婴儿出现虚脱症状,所以三个月以内的婴儿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不能随意加减药量。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庆大霉素、链霉素可能会引起小儿耳聋,或者对肾脏造成直接性损失,所以我们强调,带宝宝发烧感冒时,不能轻易的选择抗生素治疗。大多数感冒和发烧是由病毒引起的,可以选择让宝宝服用草药,或喝大量的水以通过适当的调理来恢复健康。 2、注意用药过量的危害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多吃点药好得快,但是是药3分毒,加上孩子身体机能不成熟,会导致更大的伤害,那么孩子用药过度会有以下几个危害:


  1. 药物中毒已知有些药物具有明显肾毒性,常见药物种类包括氨基甙类、头孢菌素类、解热镇痛药、磺胺药和抗肿瘤药等,还有一些药物具有潜在性肾毒性。无论是具有明显肾毒性的药物还是具有潜在肾毒性的药物,如果用药量大,都会造成肾脏损伤,导致药物性血尿。主要表现为血尿,包括隐形和显形血尿,伴或不伴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症状。

  2. 副作用更严重宝宝用药过度势必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程度,而且如果宝宝有过敏反应,那么严重会危及到生命健康,所以一定要慎用。

  3. 出现耐药性如果给宝宝用药过度,很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耐药性,未来再患这种疾病时可能此药物就不管用了,就要使用新的药物,又是一次很大的风险 3、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取决于年龄

例如,婴儿脑中巴比妥酸,吗啡和四环素的浓度显着高于儿童。儿童对毒品的反应取决于他们的年龄程度。吗啡对新生儿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远高于年长儿童。麻黄碱对血压升高的影响在早产儿中要低得多。 4、肝脏排毒不足 尤其是在新生儿和早产婴儿中,由于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对于某些药物的代谢会延长,药物的半衰期也会延长,从而使药物的浓度和毒性增加。 5、缺乏肾脏排泄功能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具有未成熟的肾功能,并且在药物及其分解产物体内的停留时间更长,这增加了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6、先天性因素 一些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儿童应考虑对某些药物的先天性不良反应。对家庭用药过敏的人应谨慎使用某些药物。选择药物的主要标准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疾病的类型和状况,以及儿童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和药物的长期作用。 抗生素 二、各种常见药物的使用原则

由于儿童容易感染,因此通常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抗感染药。不仅要了解基层临床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还要注意其毒性和副作用。除了抗生素对个人的毒性和副作用外,过量使用抗生素还会干扰体内的微生物,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并引起真菌或耐药菌感染。对于团体和社会来说,这是长期错误用药后的结果。局部使用广谱抗生素容易导致微生物对药物的耐药性,从而对人们的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某些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需要注意毒性和副作用,例如肾脏毒性,抑制造血功能等。 1、肾上腺皮质刺激激素 短期治疗通常用于变应性疾病,严重感染等,长期治疗通常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血液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哮喘和某些皮肤疾病会促进局部用药。使用时注意副作用:


  1. 短期大量使用可以掩盖疾病状况,因此如果诊断不清楚,通常不推荐使用。(2)如果长期使用还会对儿童骨骼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3)除了上述副作用外,长期使用还会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免疫力下降和病变扩大。

(4)水痘儿童不可使用激素,以防止疾病恶化。 2、发烧药 发烧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病理生理反应,也是对儿童身体的一种保护。一般情况下小儿对于发烧的耐受性比成人好。通常,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在儿童发烧情况下使用,注意剂量不宜太大,可以重复使用。 3、镇静剂 对于高烧,易怒和严重咳嗽的儿童,可以考虑使用镇静剂。在惊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等常见的镇静惊厥药物。婴儿不应使用阿司匹林,避免Reye综合征。 4、止咳和止喘药 婴儿和儿童通常不需要选择止咳药物,一般通过口腔或吸入使用祛痰剂稀释其分泌物,使其更容易咳出。哮喘儿童可以主张局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药物,并在需要时使用茶碱类,但对于新生儿和婴儿要慎用。 5、止泻药和泻药 对于出现腹泻状况的儿童不推荐使用止泻药,可以使用口服液以防止脱水和电解质受损,还可使用适当的药物保护肠粘膜,或者使用双歧杆菌或乳杆菌制剂从而来维持肠道内的微生物生态平衡。便秘儿童一般不需要泻药,主要使用控制饮食的通便方法。

三、不同的给药方法 给药途径是根据年龄,疾病和状况,药物的剂型和药物的数量来选择的,以保证对患病儿童的功效并最小化其副作用。 1、口服法 这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儿童更适合使用糖浆,口服液,颗粒剂等,可以将药片压碎并吞下水。建议服用药物时抱起或抬起婴儿的头部,以免吞咽时出现呕吐症状,必要时也可通过鼻饲给药途径。 2、注射方式 注射法比口服法更快,但对儿童的刺激更大,因为肌内注射过多可能会影响臀肌以及下肢的功能,影响肌肉收缩,所以除非病情严重,否则不推荐使用该给药途径。肌注的部位大多选择在臀大肌上方,静脉注射一般在进行危机情况抢救时使用。静脉滴注应根据疾病的儿童年龄和严重程度控制滴速。如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建议联合治疗以改善疗效,并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外用药物不仅是药膏,还包括液体,悬浮液,粉末等。 3、其他方法 雾化吸入是常用的方法,灌肠的方法并未在儿童中广泛使用,可以使用缓释栓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