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薄河道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及高效开发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9
/ 2

窄薄河道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及高效开发技术

舒光虎

中原油田分公司濮城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河南濮阳 457532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文51油藏窄河道的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在平面及纵向上更精细的刻画河道沉积微相,从沉积微相出发,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对储层进行“层系、层间、层内”三级细分,针对性的实施抽稀井网、换向注水、多级多段分注、变密度射孔等精细注水技术,实现窄薄河道特高含水期降水、稳油、增效高效开发的目的。

关键词:窄薄河道;沉积微相;相控剩余油;多级细分;精细注水

1 文51油藏窄薄河道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1.1 油藏概况

文51断块区总体呈NNE方向的向斜构造,北部构造简单。南部因多时期断层作用构造复杂,主要由向斜构造和单斜构造所组成。

文51断块区地层自下而上为古近系的沙河街组和东营组、新近系的馆陶组、明化镇组和平原组地层。古近系的东营组与上覆新近系的馆陶组呈不整合接触。文51断块区主力含油层位为沙二段,分为沙二上、下两个亚段。沙二下亚段,地层厚度约320~440m,砂岩较发育,但各砂层组之间差异较大,沙二下2、3、4、5、7等五个砂层组砂层厚度较大,为文51断块区主力含油层段。

1.2 窄薄河道沉积微相精细刻画

文51块物源主要来自于北部和东部,物源充足,砂体发育。文51断层作为古水流通道,沿文51断层走向形成一系列近顺51断层方向的沉积体,砂体发育。文51块沙二下6-7砂组主要以前缘砂和分支河道为主,由于水体逐渐变浅,5砂组多发育正韵律的分流河道砂体,之后水体在逐渐变深,2-4砂组主要以分支河道、前缘砂、远砂微相为主,1砂组主要以远砂、泥坪微相为主。本次研究采用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应用训练图像模拟多物源,窄河道变化快的特点。

应用密井网区的河道研究成果建立训练图像,然后在岩相模型的砂岩区域内,基于井点的沉积微相解释数据,应用训练图像模拟窄河道的变化,在模拟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物源方向,调整训练图像中河道的方位和缩放比例,以实现在同一层位中模拟出多物源河道变化的特点。

对比之前研究成果,沉积微相模型纵向上更精细的刻画出单砂体及隔夹层展布,形态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物源方向表现为西北及东北方向,与前期地质认识基本吻合。

通过采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文51油藏窄河道的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在平面上将原河道沉积微相重新刻画,使河道刻画更加精细,研究结果更加符合地质规律。

1.3 相控剩余油分布研究

通过对井间窄薄河道精细刻画,分析得到“I、S、Y”型不同窄薄河道展布的分类剩余油的分布模式。从沉积微相出发,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可以看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水驱动用程度较高,剩余油饱和度较低,但含油面积较大,仍存在大量剩余油。水下分流河道侧翼、前缘砂水驱动用程度较低,剩余油饱和度较高。远沙坝原始含油饱和度较低,剩余地质储量较少。

以分支河道砂为主的一类层采出程度较高,水淹级别严重,从剩余油监测资料及开发实践认识来看,主力层剩余油仍是目前开发的重点对象,主要是由于井网注采对应率高,水驱控制储量大,剩余油局部富集区相对易通过措施调整进行挖潜,根据井组小层潜力分析,剩余油分布类型在平面上大致分三大类:①井间剩余油,主要分布于两油井之间,水驱受效方向单一或有一定角度,主要是水线波及范围有限导致剩余油相对富集;②河道滞留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注采存在时间差的油水井之间,通常是水井换向水驱,水线进行调转变化造成剩余油重新分布;③河道边角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河道侧翼或河道分支,水井水驱控制不到的远距离河道小层。

以前缘砂、远砂相为主的二、三类油层,受物性影响,水驱动用相对较弱。采出程度不高,整体呈现出“普遍富集,差异分布”的特点,在复杂断层带上,井网注采不完善受断层遮挡,剩余油富集程度较高,受物性变化快影响,局部储层叠合厚度大的区域剩余油相对富集。

2 文51油藏精细注水高效开发技术

2.1 三级细分精细注水技术

(1)一级细分:层系井网细分重组。对主力层,通过抽稀井网,实施换向注水和差异性提液,扩大水驱波及面积,提高水驱采收率;对二三类薄差层,通过叠合储量,进一步优化井网,建立小井距注采井组,实施精细注水提高水驱动用。通过一级细分,建立起文51油藏层系细分重组。

根据泄油半径、合理注采井距计算经验公式: L=304+0.94ke(L--合理注采井距,m;ke--有效渗透率,mD;),计算得一类层L为398m。根据油藏达西渗流理论,可求出给定注采压差和油层渗透率条件下的极限注采井距,即:

5eec6381690fe_html_24de5e9dc83d1a04.gif

根据上式便可计算出不同注采压差、不同渗透率、不同原油粘度条件下,最大注采井距的相关图版,进行已开发油藏井网的评价和注采压力系统的评价。

通过注采井距与油层渗透率关系可以看出,当油水井注采压差为30MPa左右时,一类层井距为400m左右,二三类层250m左右。

根据地层连通率统计,在400-450m井距内,一类储层砂体连通率为88.6%。结合上述计算结果,由此确定濮城油田沙二下主力层注采井距400m。

(2)二级细分:层间上实施多级多段细分。能够在1.5米的隔层条件下实施多级多段分注技术,细分层段注水,提高分层动用 ,达到精细注水的目的。

(3)三级细分:一类层层内细分。利用对稳定隔夹层识别技术细分厚油层,通过油井选择性射孔或水井变密度射孔、不稳定注水等手段挖潜厚油层中滞留的剩余油。

2.2 高效注水实施效果

一级细分实现了井网细分重组。通过一类层抽稀井点,换向注水;二三类层井网强化注水培养,使二三类层得到动用。2019年共实施井组4个,累增油976t,单井增油244t,区块日产油由45t上升到51t,综合含水由97.8%下降到96.2%,取得良好效果。

二级细分实现了层间精细调整。2019年文51油藏实施层间调整15井次,控制主力吸水层72.1米/27层,启动二三类45.2米/19层,增加水驱动用储量11.3万吨,对应油井见效18井次,累积增油1570吨。

三级细分实现了主力厚油层内部细分注水。水井主要应用选择性补孔或变密度射孔等措施,强化物性较差的韵律段注水。共实施水井选择性补孔2井次,优化厚油层注水井段36.2米/3层,日减少低效注水230方。

3结论与建议

(1)采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文51油藏窄河道的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在纵向上更精细的刻画出单砂体及隔夹层展布,平面上将原河道沉积微相刻画更加精细,研究结果更加符合地质规律。

(2)从沉积微相出发,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的一类层水驱动用程度较高,剩余油饱和度较低,但含油面积较大,仍存在大量剩余油,仍是目前剩余油挖潜的重点对象。水下分流河道侧翼、前缘砂水驱动用程度较低,剩余油饱和度较高。远沙坝原始含油饱和度较低,剩余地质储量较少。

(3)对储层进行“层系、层间、层内”三级细分,通过抽稀井网、换向注水、多级多段精细注水、变密度射孔等技术,降低了低无效层注水量和产液量,有效提高了剩余油富集水驱动用储量,实现降水、稳油、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余传谋;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结合技术在濮城油田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6年02期.

[2]孙同英,刘平,张岩,何斌.水下分流河道岔口剩余油富集特征——以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为例[J].石油化工应用,2019,38(01):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