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固定法治疗替牙期恒前牙外伤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9
/ 2

正畸固定法治疗替牙期恒前牙外伤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观察

杨杰

平舆县中医院 口腔科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目的:探讨正畸固定法治疗替牙期恒前牙外伤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替牙期恒前牙外伤患儿,依据不同的研究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6)与试验组(n=36),对照组施以金属丝结扎法治疗,试验组施以正畸固定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满意度情况,并对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满意度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通过相关的临床分析可知,牙外伤后能否使患牙在正常位置愈合,防止再移位,分散力及能否进行良好的牙髓处理是影响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结论:正畸固定法治疗替牙期恒前牙外伤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若能够在术后对患牙予以良好的固定、进行良好的牙髓处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预后质量。

【关键词】正畸固定法替牙期恒前牙外伤临床效果有效率影响因素

伴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近年来口腔健康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牙科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其中之一则为替牙期恒前牙外伤,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因此需要予以良好的治疗[1]。伴随着治疗方式的不断改进,目前临床中多采用正畸固定法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效果[2]。但通过随访观察可知,诸多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情况,使其承受一定的额外病痛[3],因此需要加强对导致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的调查,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质量。本文将探讨正畸固定法治疗替牙期恒前牙外伤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替牙期恒前牙外伤患儿,依据不同的研究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为4-12岁;试验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为5-12岁。

1.2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替牙期恒前牙外伤的临床诊断标准;②获得家长的同意。

1.3排除标准:①无法积极配合完成治疗;②患有其他口腔疾病。

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儿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患儿之间的线性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4方法

对照组采用金属丝结扎法治疗,对患儿进行局部麻醉,对受伤部位进行常规的清创缝合,并使用金属丝结扎法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

试验组采用正畸固定法治疗,选用国产标准的方丝弓托槽、正畸托槽粘接剂以及0.016英寸的正畸钢丝。进行治疗前对患儿进行局部麻醉,起效后对受伤部位进行常规的清创缝合,之后对患牙进行有效的复位;医生对患儿患牙的牙面进行腐蚀、冲洗、隔湿、吹干,之后使用正畸托槽粘接剂将国产标准的方丝弓托槽粘贴于患牙的牙面上,将患牙周围的2-4个健康牙作为患牙的基牙,以便良好的固定患牙,将0.016英寸的正畸钢丝折成牙弓形状,之后将其结扎入槽,已完成对患牙的最终固定。

1.5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评价标注:显效,治疗后患牙未出现松动与叩痛等不良情况,其他牙齿、牙髓活力未出现异常情况,经X线检测显示,未发现牙槽骨、牙根吸收与根尖部阴影,咀嚼功能正常年限超过5年;有效,治疗后患牙未出现松动与叩痛等不良情况,经X线检测显示,牙槽吸收与牙根吸收均小于2mm,5年内牙松动低于Io;好转,1年内牙松动低于Io,经X线检测显示,牙槽吸收与牙根吸收均小于3mm;无效,治疗后6个月内患牙松动超过Io,甚至发生患牙脱落现象。

1.6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情况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临床总治愈率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36)

16

(44.45)

8

(22.22)

4

(11.11)

8

(22.22)

28

(77.78)

试验组(n=36)

25

(69.44)

7

(19.44)

3

(8.34)

1

(2.78)

35

(97.22)

x2

4.589

0.084

0.158

--

6.222

P

0.032

0.772

0.691

--

0.013

3.讨论

替牙期恒前牙外伤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将会对患者的口腔健康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需及时有效的治疗,缓解不良症状,提升口腔健康程度。然而以往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疗技术,常使用金属丝结扎法治疗方式。但通过相应的临床实践操作可知,该治疗方式具有较难的操作方式,并且会受到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无法对患牙进行有效的固定,还将导致牙龈损伤现象,进而导致发生较为严重的牙龈发炎,最终增加疼痛感,对治疗效果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临床中多使用正畸固定法进行治疗。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对患牙进行固定,并且具有较为简便的操作方式,并且将不会增加患儿的疼痛感,从而能够使患儿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依据实验结果显示,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家长的满意度均高达97.22%,原因在于正畸固定法能够有效的对患牙进行固定,使患牙在较大程度上恢复正常的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并且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防止患牙发生位移,从而有效的缓解疼痛,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升家长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正畸固定法治疗替牙期恒前牙外伤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若能够在术后对患牙予以良好的固定、进行良好的牙髓处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英.正畸固定法治疗替牙期恒前牙外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9):27-27.

[2]贺力,杨红,邢荣昊.方丝弓固定矫正器在替牙期儿童上前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J].天津医药,2010,38(6):533-534.

[3]李红薇.儿童替牙期上前牙外伤的正畸固定处理2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486-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