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9
/ 2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赵珂,徐坤,王惠玉

(威海市立医院, 山东 威海, 264200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42例分为监控组和基础组,基础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监控组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监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基础组,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以及护理满意评分均明显高于基础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显著。

关键词:护理风险预警监控;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指的是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中发生凝结,其发生主要与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等因素有关,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可能会引发淤滞性溃疡、下肢水肿以及继发性静脉曲张等遗留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所以对于具有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本文旨在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42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无意识、精神及语言障碍,且均已签署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中有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25~66岁,平均(45.37±3.69)岁。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监控组和基础组,每组均有21例患者,两组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基础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应向其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恢复训练,同时积极配合医生开展饮食、用药指导等基础护理工作。

监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首先要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病情情况,并借助信息系统进行风险预测,甄别其中的高危因素,按照评估标准确定患者的风险防护等级。同时护理人员需对风险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改进护理措施,以进一步优化护理方案。每日对患者进行2次风险等级评估,低于3分为低风险,5~14分为中等风险,14分以上为高风险。对于低风险患者,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健康宣教,重点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症状,并叮嘱患者温水泡脚,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对于中等风险患者,责任护理人员应于当日17:00前上报护士长,并在次日9:00前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在低风险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加强下肢屈伸、抬起以及肌肉训练,并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加压弹力袜以及下肢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于高风险患者,责任护理人员应立即上报护士长,遵医嘱于4小时内实施药物干预。护理人员在交接班的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病情变化的记录与分析,并检查日常护理、预警报告等工作是否到位。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并针对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干预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流峰速度以及血流平均速度,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两组的护理满意评分,分值0-100分,分数越高,表现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工具进行数据统计,[n(%)]表示计数值,(x±s)表示计量值,X2和t作为检验值,P<0.05说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期间,监控组无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基础组有4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9.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X2=4.421,P=0.035)。

2.2干预后,监控组的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以及护理满意评分均明显高于基础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血流指标及护理满意评分统计(x±s)

组别

例数

血流峰速度(cm/s)

血流平均速度(cm/s)

护理满意评分(分)

监控组

21

53.12±8.33

32.26±4.83

95.45±4.02

基础组

21

43.09±5.75

27.45±3.97

89.62±3.64

t

-

4.541

3.526

4.926

P

-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指的是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动态监测手段对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护理中的不安全事件,进而为医院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2]。将其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因素评估的准确性,并加强护理工作的目的性以及预见性。护理人员不再简单、被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而是主动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关注,并不断改进护理措施。同时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更加具体化,护理人员可通过对比患者下肢皮肤的颜色、肿胀、温度、动脉搏动以及疼痛程度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度,确保各项护理预防措施的有效可行[3]。在本次研究结果中,监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基础组为19.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能有效增进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监控组的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以及护理满意评分均明显高于基础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可以看出,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能利用行之有效的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各项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有助于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满意度,这不仅有利于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同时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有助于提高其工作热情,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得到更有效的管控。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瞿松梅.长期卧床压疮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价值体会[J].双足与保健,2019,28(10):63-64.

[2]刘晓雪,高磊,黄睿.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研究[J].饮食保健,2019,6(1):138-139.

[3]白睿敏,李玥,袁琳.综合护理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5(1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