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9
/ 2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李思媛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小学

摘要:教育中的创新就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对创新性也提出了一些要求,知识教学不再是唯一教学目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我们当前重要的教学任务。基于此,笔者尝试在文章中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希望本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而这离不开创新型的人才,在小学阶段高效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语文是当下小学阶段的关键性学科之一,在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要在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以及学生特征基础上优化完善语文课堂教学,通过多样化路径将创新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促使各个层次学生在多样化的创新教育过程中轻松、愉快学习的同时深化锻炼自身思维、能力以及学科素养。

1激发创造活力,鼓励创新精神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逐步前进,教师只有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改变陈旧的观念,在课堂上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甘愿做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才能打造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老先生认为:假如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那我们教育就不会产生效果,所做的努力就会白费。所以,教师要一改过去那种灌输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设疑,鼓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标新立异的热情。同时,还要及时表扬学生的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让他们从成功中获得自信和喜悦,从而变得更加自信,人的勇气和动力来自对理想的追求,来自强烈的自信。教师的关注点要放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上面。有了兴趣,他们才会对学习产生求知的欲望,乐于学习,从而进一步引发学生去创新。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琢磨,在理解、对照中产生新观点,学到新知识,让学生发表观点时多阐释一下自己思维过程,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某些学生思维跳动的脉搏,为其他同学提供思维方式的借鉴。

2良好的课堂氛围与互动,在兴趣、思维激活中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建立在兴趣、思维二者有效激活基础上,而这离不开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互动。教师要从创新教育层面入手,营造“和谐、宽松”的语文课堂氛围,和各层次学生进行不同层面的互动,在感知、把握课文知识、情境、情感中激发语文兴趣以及思维,在无形中培养创新意识,顺利将创新教育落实到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实现创新教育,深化把握《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知识点,采用文字、图片、声像等结合的形式,呈现单调、乏味的课文内容,将制作的教学视频贯穿到创新教育作用下的语文教学课堂,在动、静二者结合中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观看小兴安岭图片、短片等过程中对新课文知识产生兴趣。同时,教师要在讲解这一新课文知识过程中和学生进行层次化互动,合理设置课文思考问题,比如,合理划分《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段落的同时概括各大段的主要内容,共同赏析课文中描写小兴安岭四季美景的精彩语句以及段落,让学生在走进信息化教学情境中进行层次化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在课文通读、精读等过程中有效思考对应的问题,分析、解决的同时理解课文段落内容,深刻体会课文语言、情境、情感等之美,实时激活语文兴趣以及思维。进而,教师可以从课文写作特色、主题思想等方面入手,设置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探究,在解决中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促使创新教育在良好的语文教学课堂氛围以及层次化课堂互动过程中顺利实现。

3完善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对此,教师要对现有的评价机制进行完善与创新,将原来以学习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以鼓励和赞扬为主。如,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应该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契机来表扬和鼓励学生。此外,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因人而异,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应该在鼓励和赞赏之后,提出不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督促其进步。

4鼓励创新,同中求异

同中求异,是语文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课堂教学中的识字、写字、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等都有近乎相同的要求,但在遣词造句、写作文、课文分析、对所学问题的回答等,都不应强求一致,而要鼓励多种答案并存。千人千面、答案各异,更能反衬出学生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更能表现出他们的同中求异能力。反之,如果一味要求步调一致,限制差异,学生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自由,犹如给学生的思维捆上了绳索,就会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折断他们创新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统得过死,求同太多,而应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大力提倡求异求新,提倡另避蹊径,鼓励学生就同一问题提出跟别人不一样的观点。在求异思想的感召下,学生就会喜欢创新思维,去努力寻找“新大陆”,才会不断生发出具有创造性的见解。这种执着求新的激情,这种不同寻常的思维习惯,将会不断优化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语文教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创新思想的火花在语文学习中频频闪现。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式,用以往的经验或观察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者不愿动脑子,人云亦云,跟着别人的思路走,自己不去深思或者不敢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见解。为优化这种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常规思维方式,教师要刻意启发学生“反其道而行之”,按照与平常思考路径相反的的方向琢磨,从问题的对立方向去思考,训练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不仅能为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并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感悟语文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发展的需求來调整教学,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谢秋云.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2018(12).

[2]威爱华.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2018(1).

[3]孙红.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3,(09).

[4]叶晶.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J].考试周刊,2016,(11).

[5]何贤寿.论逆向思维方式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