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人生规划的心理学教育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9
/ 2

中职学生人生规划的心理学教育方式

曾淑君

临朐县技工学校,山东 潍坊 262600

摘要:新时期,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中职就业政策从“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特别是自1999年起,高等院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中职生就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12年全国普通中职院校规模达680万人,这一数字比2011年增加了20万。进入大学以后,中职生的学业规划与人生规划及此后的人生发展是一个整体,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当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不能实现相互协调时,会影响中职生的发展与成才。以学业规划来帮助中职生明确学业目标,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中职学生;人生规划;心理教育

1中职学生人生规划问题的心理学原因分析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可以从学生主观心理原因上进行分析。首先,他们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这里所说的认识指的是对自己的人格特质、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方面的认识。而这些也正是心理学所研究的基本范畴。其次,学校的教育和指导较为欠缺。目前,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在开设相关的课程,但是其重视程度相对较低,授课内容往往只纠结于单一的职业规划,并未挖掘学生出现此问题的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只治标,未治本。

三、中职学生人生规划的重要性美国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份调查,对没有做规划的人,规划模糊的人,有短期规划的人,以及规划清晰的人进行了分类跟踪调查。30年后追踪调查结果表明:第一类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长期在失败的阴影里挣扎;第二类人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没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整天只知为生存而疲于奔命;第三类人大多进入了白领阶层,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只有第四类人,他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拼搏,积极进取,最终成了百万富翁、行业领袖或精英人物。

学生自我认识与定位通过调查发现:有86.1%的同学经常通过自我反思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有13.9%的同学很少反思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有72.3%的同学对未来充满信心,也有27.7%的同学对未来较为悲观;有78%的同学会不断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以明确自身的人生目标。通过研究发现,那些经常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以明确自身人生目标的同学,往往对未来更充满信心。这反映出这类同学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较为明确,他们通过不断认识和定位自己,进而发展、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朝着目标前行,避免了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盲目与迷茫。

2学生的人生规划状况

当问到是否有明确、详细的人生规划,包括事业、生活管理、身心健康等方面时,仅有1.5%的同学认为自己有非常清晰、全面的人生规划;8.1%的同学有比较清晰、全面的人生规划;38.3%的同学有明确的人生规划,但不够清晰全面;36.7%的同学有人生规划,却非常不明确;同时还有15.4%的同学没有人生规划。另外有55.4%的同学依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了人生发展目标,同时对自己的能力非常了解或者比较了解的同学比重为33.4%,一般了解自身能力的同学为47.3%,认为非常不了解或者比较不了解的同学有19.3%。

学生人生规划参考因素有62.7%的同学会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件作为自己人生规划的参考,有64.2%的同学会以家庭背景作为人生规划的参考因素,仅有20.2%的同学会由父母、亲友或老师帮助自己决定未来发展方向,也有32.8%的同学会将自己周围的同学、师兄、师姐、朋友的人生规划作为自己人生规划的参考因素。

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会在考虑自己周围环境因素的前提下选择自己的人生规划,但同时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受外界“强干扰”的可能性较低。调查结果还发现:有63.3%的同学会依据人才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36.7%的同学不会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47.6%的同学认为现在的学业规划对人生的影响非常大或者比较大,38.3%的同学认为影响一般,仅有14.1%的同学认为影响非常小或者比较小。

3性别对学生人生规划的影响

在未接受人生规划指导方面,女生的比例为52.1%,男生比例是63.9%,后者比前者高出11.8个百分点,差异明显。这说明,女生在进行人生规划时要比男生更占优势。家庭所在地对学生人生规划的影响在接受人生规划指导方面,来自城镇的同学接受人生规划辅导的比例仅为47.7%,总体不高,但仍高于来自农村的同学12.1个百分点。这说明来自城镇的同学在接受人生规划指导方面更占优势。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学生人生规划的影响在接受人生规划指导方面,如果学生的父亲接受了中职或本科的教育,那么学生在人生规划方面的表现,显著优于父亲受教育低于中职教育的学生。对母亲有中职教育背景的学生而言,在接受人生规划层面上,显著优于母亲只接受了小学或初中教育的学生。总体上而言,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学生人生规划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学生人生规划的影响程度,尤其是接受过大专或本科教育的父母在这方面的差比更为明显。该研究结论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学生学业规划的影响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4基于中职学生人生规划现状的班主任工作心理学手段建议

4.1通过专业手段教育学生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评估

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没有科学、客观、明确的了解,这也是当代中职学生无法对自己的未来人生做出合理规划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自我的认识可以从个体人格特质入手。心理学上对人格的定义是指,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他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对人格特质的了解,是个体自我认知的良好途径。

4.2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兴趣,明确人生发展方向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有兴趣爱好,但却并不明确。由于对自己兴趣的模糊,导致在自己人生规划上,没有明确的方向。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培养兴趣爱好是推动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生活的有效途径。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要诱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兴趣点,并及时鼓励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其建立正确、合理的人生方向。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方法,借助专业的兴趣测试量表帮助学生科学的测试其兴趣倾向,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兴趣点。

4.3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自身需要,提升参与动机

调查显示,学生当被问及,你想要什么或者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大多数学生没有清晰的答案,甚至一些学生表现出一脸迷茫。正因为他们对于需要的缺失,导致其对自己人生规划的动机的缺乏,表现在生活上则是缺乏奋斗的目标和动力。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教育当中,一定要使学生明确自己的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类的问题。在这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书面的人生目标,让学生在心理上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明确。

结语

总之,无论是宏观的社会发展需要,还是中观的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教育目标,甚或是微观的学生个体生存和发展需要,将人生规划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中职课程方案(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