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改造重塑城市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3
/ 2

城市更新改造重塑城市活力

李卓

身份证号码: 430104198604070***

摘要:“我国城市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地进步,城市的规划与形式也与过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旧城市文脉与新时代文化之间的冲突,旧的城市道路交通与新的出行方式之间的矛盾,旧的城市功能与居民新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都成为影响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此时如何延续一个城市的活力,成为一个城市发展延续的精神动力。鉴于此,本文对城市更新改造重塑城市活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场;城市更新;活力

引言

城市更新的价值既可表达为各类要素的生产函数,也可理解为适应不同用途和禀赋土地空间、不同用地主体需求的各类操作模式创造价值的加总。随着实施模式的不断发展、参与主体的逐渐丰富,城市更新市场“生态圈”的价值创造过程也在不断发育、生长、绽放!

1城市更新定义

城市改造是指有效地改造城市空间,从城市的一小部分开始,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这些空间,美化城市环境。城市改造理论是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微型重建周期理论表明,城市发展不能像传统的拆除那样大,而是必须从一个小的变化开始,倡导发展有机城市,将其建设成为一个更清洁、更环保的城市建设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经济,建设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城市建设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现代化。在当前国家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大规模城市改造占用了更多的城市资源,也受到交通、城市环境、居民生活条件等各种城市因素的影响。城市改造的定义是城市的有机马赛克,更注重人的需要,更符合社会价值观。

2改造提升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2.1土地使用不合理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缺失

我国城市街道状态多数以街道划分区域,大多数街道呈现出方形网状分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横向规模和纵向规模在不断扩大,大量的开发旧城土地,导致旧城区的空间形态不够完整。土地碎片化后导致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和基础建设不够完善,大量城市碎地和公共活动空间空置,严重影响城市活力。并且城市建设化进程缺少公共参与,使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在建设后并不能给居民带来实用性。

2.2城市活力更新的职能部门的出发点问题

在进行城市活力进行更新的相关程序时,相关的城市建设部门不仅应该考虑城市的经济建设的需要,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习惯也是尤为重要的,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然而,实际情况下,许多的城市活力更新的策略与措施只是考虑了旧城的土地价值利益,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从而忽略了更为深层次的价值。没有从居民的生活工作需求去进行规划,使得城市活力更新的举措仅仅只是治标不治本。

3城市更新的发展策略

3.1汇民智,集众力,推动城市更新的发展

城市改造既针对城市也针对居民,是提高城市建设效率和美化环境的城市公益物,也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城市改造项目。因此,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有必要将城市改造的内容切实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利用民间智慧,整合民间力量,切实发挥民间智慧的作用,更新城市化进程城市改造促进了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因此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必须尽可能考虑到人与自然的方面,从而使城市更美好,更便于使用。在城市改造过程中,需要公众参与,以确保城市改造对发展产生影响,并真正更新有机发展。

3.2增加公众参与以解决公共空间功能缺失问题

通过增加城市居民对城市活力更新的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了解怎样的公共空间与功能是适合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等。对于城市规划来说,为了要满足不同工作、生活需求的人群,对旧城区的规划设计是需要合理考虑的。因此,在进行城市的规划设计时不应该着重考虑设计师的需要与想法,而是要理解不同工作、生活品质人群的需求和生活习惯。所以,理解旧城区中的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在城市活力更新的项目中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比起新建的城市来说,旧城区的改造建设有着复杂的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内核。因此在城市活力更新的过程中,要激发公众的参与性,提高居民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愿意参与进来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缺失问题。这对城市活力更新是否能真正适用于居民起着重要的作用。

3.3必要的政策扶持,突出微更新公益性质

城市微更新涉及到许多的社会因素,所更新的内容以及项目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的城市微更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如外部产业如何植入城市发展过程中、社区改造配合度不高、城市街区整治受到破坏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城市的更新建设,所以相关的管理部门以及国家政府单位应该不断推出必要的政策对城市的更新改造工作进行扶持与帮助。如通过大力宣传城市微更新的发展意义,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和了解到城市微更新的发展意义,突出城市微更新的公益性质,进而帮助城市微更新事业的顺利发展。或者政府出面,通过税收或者场地租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到城市微更新的发展事业中。政府作为公益项目代表具有更高的权威和引导性,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城市微更新过程,进而突出城市微更新的公益性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城市微更新当中来。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更广泛背景下,城市化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城市文化内容。在许多城市,随着城市重建,土地资源得到了重大恢复,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经过多年的城市改造探索,城市改造逐渐产生了更科学、更合理的指导方针,城市改造的实施逐渐有助于城市改造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3.4重视规划城市公共空间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一大标准就是“以人为本”。城市发展不仅需要尊重城市历史,还应当注重“人”的需求问题。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追求土地的经济利益,在城市的活力更新的过程中破坏旧城区独特的人文特征和街区历史,是得不偿失的。建造具有城市当地特色的公共空间,应该从城市本身所积累出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特色出发,进行构思。由于过去城市建设上资金不足以及缺少对居民的需求的考虑等原因,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在旧城区中是极度缺乏的。居民不便于进行街区内部或是邻里之间的交流沟通,例如会出现很多广场舞大妈占用篮球场、停车场等场所进行活动的事例。如果有一块完整的公共交流场所,如公园、健身器材、步道等场所,整个地段居民交流的热情就会更好地提高,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提高舒适度,特别是老年人,可以很好地带动商业的繁荣和居民的生活习惯的活跃,进而带动城市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玉,黄丽华.城市更新中的街区活力激发与保护——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观察,2019(05):29-36.

[2]楚建群,赵辉,林坚.应对城市非正规性:城市更新中的城市治理创新[J].规划师,2018,34(12):122-126.

[3]丁文越,朱婷文.伦敦南岸中心城市活力再生实践的经验启示[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88-100.

[4]周文,刘璐.北京活力地区城市基调及多元化研究及应用——以中关村科学城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229-241.

[5]滕熙,张萍.“城市复兴”视角下的古城更新规划探索——以许昌曹魏古城城市设计为例[J].南方建筑,2018(04):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