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3
/ 2

浅谈历史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孙正锋 王超

江苏省 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

摘要】“历史教学中能否进行知识迁移,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将理性认识具体化回到实践的过程。而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符合这一规律的。”“当然,鼓励学生进行联想来实现知识迁移,必须建立在对相关知识点掌握得非常牢固的基础上。任何的历史教学离开了基础知识,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关键词】“历史”、“知识迁移”、“学生”、“教师”、“培养”。

引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和学生会过于重视对知识个体的孤立、机械性记忆和理解,就事论事,割裂了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对知识点之间关系的融合性理解与应用,窒息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学习的迁移问题,要求学习的目标是学生形成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在实际操作和运用过程中,有很多学生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在新的问题和情境面前往往手足无措。现就历史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方法,本人浅谈自己的想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不吝指正!

一、构建知识结构,夯实知识基础

历史教学中能否进行知识迁移,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因为零散、杂乱的知识是无法进行知识迁移的,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并能根据所学的知识随时唤醒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从而完成历史知识的迁移。例如,在教学“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时,我与学生共同构建了如下知识结构:

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统治

危机

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自选图形 12自选图形 21

1861年改革

直线 18

克里木战争失败激化矛盾

近代化步伐沉重而缓慢

通过上面的知识结构,学生既能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又能唤醒他们对新知识学习的有效方法。此后,学生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就能知道按“为什么改?---怎么改?---改的怎么样?”的结构去探究学习,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

二、揭示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历史事件和人物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揭示历史学习的共同方法和规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例如,在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时,教师给学生可以揭示以下两点知识学习规律:① “凡是战争,必有其灾难性”。 ②“战争在客观上推动科技的进步”。通过两点规律,学生对一战的两面性以及战争与科技的关系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到了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课时,学生就可以通过学习一战时得到的规律来认识二战影响的两面性,对知识点的归纳、整合、运用就更加科学、高效了。揭示历史学习的规律,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很为有效的途径。

三、注重情境创设,启发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孔子主张“温故而知新”,就是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已有知识的学习来衔接新知识的学习。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并不能把已有的历史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点,而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符合这一需求的很好的一种方式。

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情境的创设,因为情境创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从而更加自主地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启发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知识的迁移。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将理性认识具体化回到实践的过程。例如,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和实现民主政治而进行的革命,而革命的彻底程度和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形式却有明显的区别,原因何在?教师引导学生从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革命过程、人民群众参与度、国家传统、外来思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英国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同时引导学生从同样的几个角度去比较分析法国大革命,它的彻底和民主共和制确立的必然性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为了有利于学生完成知识迁移,情境创设一定要具备新颖性、双向性、与教材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几个特点。历史情境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师生能够互动起来,以达到“教学相长”和启发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为目的。

四、鼓励学生进行联想,促成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历史事件不是孤立发展的,它们与其他历史事件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各种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学生进行历史知识迁移的关键因素,是知识迁移的桥梁和促成因素。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进行联想,从而实现知识迁移。例如,在教学“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课时,就可以联想“第一次工业革命”,对比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人物、主要标志、特点、影响等几个方面。这样,既巩固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明确了知识点间的异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寻求衔接点,通过联想进行历史知识迁移的能力。

由此可见,通过联想进行知识迁移,关键在于能找到知识间的衔接点。而寻求衔接点,既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通过师生互动获取,也可以是学生自我探究获取。

当然,鼓励学生进行联想来实现知识迁移,必须建立在对相关知识点掌握得非常牢固的基础上。任何的历史教学离开了基础知识,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在教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成就”时,如果要联想“建国初新中国外交成就”来实现知识迁移,那就必须对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6年)的外交的基础史实相当熟悉,然后才能对比分析这两个历史时期中国外交的各个方面。否则,学生就失去了知识点间的衔接点,也就失去了进行历史知识迁移的“抓手”。

五、适当整合教材知识,挖掘隐性知识

任何历史教材都有自己的编排体例和特点,一般都是以章节或专题为主。这些教材在编写时难免会存在不足之处,同时在编写时也设计了许多隐性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进行历史知识迁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建国初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提到了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就可以引导学生回顾1950---1952年的农村土地改革中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比较分析两次土地所有制形式变化的内容、特点、影响,从而得知土地改革的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是:从土地地主私有到土地农民私有;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是:从土地农民私有到土地国家公有。这样,学生既进行了知识点的复习,又理解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重要意义,也是对学生的历史知识迁移能力的一次培养。

六、加强迁移训练,有效指导能力培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历史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迁移类试题的训练,引导学生注意能力培养。所以,教师编写设计迁移类试题就显得异常重要。例如:①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它给世界面貌带来了哪些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关系如何?面对这种关系的变化,落后国家有何反应?②工业革命引起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有哪些具体表现?这些改革和革命有何顺应了什么样的历史潮流?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就把工业革命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和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改革、革命联系了起来,实现了历史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迁移类试题,讲出迁移的方法、技巧、规律,让学生形成知识迁移的思维习惯,做到熟能生巧。

总之,历史教学中运用知识迁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态度上的重视,然后加以适当的训练,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让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得到智慧,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的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