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4
/ 2

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熊鹰

浏阳市中医医院中风科 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目的:研究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6例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实施动脉瘤栓塞术,观察组33例实施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术。将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有效。

【关键词】: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栓塞;脑脊液置换术

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发病突然且病情危重的特点[1],若是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以往临床上采用单纯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该病在改善颅内压方面存在局限性,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还需寻找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本文就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该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提升该病的治疗效果,正文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66例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DSA、脑脊液检查明确诊断为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2)意识清楚,并自愿接受本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1)既往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史的患者;(2)因其他原因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者;(3)存在血液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的患者;(4)存在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

对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42-64(53.65±3.28)岁。就诊至入院时间为1-4(1.85±0.42)d。Hunt-Hess分级:Ⅱ级19例,Ⅲ级10例,Ⅳ级4例。

观察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43-65(53.71±3.32)岁。就诊至入院时间为1-5(1.90±0.43)d。Hunt-Hess分级:Ⅱ级17例,Ⅲ级11例,Ⅳ级5例。

研究对象间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存在均衡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钙离子拮抗剂、止血、脱水剂、营养神经、脑神经保护剂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动脉瘤栓塞术。术前30min予以尼莫地平10mg。患者取仰卧位,手术区域进行常规消毒铺巾,行局部麻醉。应用Selinger's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将导管鞘置入,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对动脉瘤和出血部位进行明确。选择合适的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术后对穿刺点进行包扎处理,于术后3h将导管鞘拔出,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24h。

观察组: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术。在完成动脉瘤栓塞这一步骤后,进行腰椎穿刺,测定患者的颅内压,当颅内压在33.25kPa以内直接实施脑脊液置换术;当颅内压≥33.25kPa,则先行降颅内压处理,后行脑脊液置换术。先将脑脊液缓慢放出5-10mL,再静脉推注等量生理盐水5-10min,完成推注后,休息5min,重复进行上述操作4-6次。间隔1d再行脑脊液置换术,直至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

1.3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判定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在术后消失,肌力正常且无后遗症;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肌力提升2-3级,生活能够自理,无后遗症;③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稍有改善,存在后遗症,日常生活活动受到轻微影响;④无效:病情未得到有效改善甚至出现死亡病例。临床总有效率=(33例-无效例数)/33例×100%。

  2.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临床资料。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卡方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

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3

9(27.27)

11(33.33)

6(18.18)

7(21.21)

26(78.79)

观察组

33

19(57.58)

8(24.24)

5(15.15)

1(3.03)

32(96.97)

X²值

-

-

-

-

-

5.121

P值

-

-

-

-

-

0.024

2.2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

见表2所示:

表2: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脑积水

再出血

脑血管痉挛

总发生率

对照组

33

3(9.09)

3(9.09)

2(6.06)

8(24.24)

观察组

33

1(3.03)

0(0.00)

1(3.03)

2(6.06)

X²值

-

-

-

-

4.243

P值

-

-

-

-

0.039

3讨论

动脉瘤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首次发生动脉瘤破裂者其死亡率在30%以上[2],再次破裂出血的死亡风险则更高,故应该尽早为该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动脉瘤栓塞术应用于动脉瘤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中具有创伤小、止血效果较好等优势,但整体效果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另外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细胞裂解碎片等物质会堵塞蛛网膜,对脑脊液的吸收、循环造成影响[3],导致脑积水的发生及症状加重。而脑脊液置换术能够将患者颅内的积血和一定量的脑脊液放出,通过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能够促使患者的颅内压保持稳定[4],加快患者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进而有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住院时间。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更优,分析原因在于,动脉瘤栓塞术结合脑脊液置换术能够使血性脑脊液对颅内血管的刺激作用减轻,对氧合血红蛋白、前列腺等物质的分泌进行抑制,促使脑组织对血液吸收加快和脑脊液循环改善,从而能够促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总而言之,对动脉瘤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动脉瘤栓塞术结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参考文献:

[1]尹绍军,王水平.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05):503-504.

[2]李文,王涛,王琦,等.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1):3979-3980.

[3]邓国敏,李忠.血管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5):71-72.

[4]王百欣,王光绿.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12(0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