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4
/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刘国巍

克东县机构编制数据中心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4800

摘要:事业单位要重视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推进力度,完善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相关制度,加大对财务档案管理资源的挖掘和整理,提升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更好地发挥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价值和作用,更好地服务事业单位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

1信息化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意义

1.1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占据着主导位置,尤其是电子档案管理中,将员工的所有资料、信息实现了规范;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员工在业绩和考核上提供了方便,采用电子档案,可以将员工的学习情况、薪资调整等方面采取了管理和整合。另外,使用信息化技术,让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大大节省,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时效性和准确性,事业单位在科学用人方面有了规范性和合理性。

1.2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

事业单位进行日常事务处理中,财务管理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门。但事业单位采取财务管理中,还有很多的不足,工资管理不到位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中,要结合财务管理和信息化技术,让财务管理工作更高效,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1]。为此,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事业单位,日常的收入和支出要做到全面地了解,尤其是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机构,采用计算机信息化计划,让事业单位财政支出更加透明化。另外,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地将事业单位的各项财政收支情况准确地反映,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分析

2.1安全意识方面存在不足

信息技术主要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基础上,其一方面实现了档案管理以及共享的高效化,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档案管理的工作风险[2]。信息技术对于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在互联网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如病毒、黑客攻击等。由于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安全观念的认知不足、信息安全防护不全面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等情况,导致信息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一定不足。

2.2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在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其工作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还处于早期工作的模式。对于现阶段应用的信息技术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导致信息技术在应用上缺乏有效管理,进而使得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存在一定不足。比如具体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不明确,以及信息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工作评价机制等。

2.3设备落后,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许多事业单位都存有设备落后、档案库房构建不完善的情况。库房内尘土飞扬、杂乱无章,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基础设施过于落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更新速度不能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从而导致档案管理难以适应现代网络化的发展。

3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档案管理措施

3.1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保障,在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中一定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引进。一方面,要对事业单位现有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适应当前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岗位要求[2]。另一方面,也要根据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需要引进一些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并给予以提供一定的政策待遇和福利待遇,既能够让人才引得进,也能够让人才留得住,真正地发挥人才在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3.2以科技信息收集整理手段形成新的档案管理信息库

就是信息网络平台和相应的信息数据库的新型管理手段的出现,增加其在事业单位的利用率,事业单位很多的档案管理老员工不理解也没有办法快速学习新型网络管理模式。网络信息技术优秀的年轻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给老员工灌输新型网络管理思想,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为保障,形成一体化全面建设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库。另外,新型科技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管理方式的引入,逐渐代替人工化的管理途径。数字化管理也是全面更新事业单位档案库的有力方式,以市场为研究对象,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新模式。信息化时代提倡线上线下共同进行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引起更多的事业单位重视科技手段的档案管理工作。

3.3更新设备,实现管理信息化

单位需要加大对管理经费的投入,只有经费充足才能保证基础设施的合理建设。在购买基础设施时,单位需要结合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将不符合档案管理需求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为信息化档案管理奠定良好硬件基础。同时,还需要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将信息化与档案管理有效结合在一起。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能解决传统管理分类不完善、效率低的问题,可以提高档案应用于管理的效率,进而实现对档案的资源共享和有效管理。

3.4树立信息化工作思维及观念

以往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以纸质及人力管理为主的方式进行。此种信息载体及工作形式不仅效率较低,且在档案内容的管理上具有一定难度。对此,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建立新时代工作思维及观念,通过观念及思维引导的方式,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相应改良,如档案内容采用信息化载体进行传递与储存,减少管理工作的繁琐性,还可通过信息化结构的建设,使档案管理部门在人员上得到一定程度精简,从而降低材料费用以及人力费用的支出等。

3.5实现精细化的信息管理

精细化信息管理是针对已经形成的数据信息进行更新、核查、分析和评估,然后采取精细化管理,让信息的使用率提升。针对信息化控制智能链条不断地完善,同时在信息进行监控和预警中,把业务流程和标准化的制定,让事业单位实现精细化管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更高。在档案管理中,利用动态分钟分析各个管理的板块,实现办公板块和通讯板块的工作,给工作带来便利。

3.6应用云技术加强资料共享

云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已进入完善与全面推广的阶段,其技术特点不仅可以靠“云端”技术作为信息处理工作的有效支持,还可进一步拓展信息存储的面积以及信息转化速度,对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其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供良好的档案信息处理数据库,另一方面还可加快档案信息的传递及处理工作效率。[3]云技术主要通过互联网智能算法及巨大的存储量进行应用,其特性与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数量具有重要实施意义,如通过智能算法可加快档案查找速度,提高工作工作的实施效率,同时还可通过巨大的信息存储含量实施档案内容管理,一定程度上为其工作内容及方式提供便捷途径。

结束语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重要且必要,不仅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而且从社会的实际需要上,事业单位的档案建设也有实际意义。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借鉴优势,刨除劣势,以科技信息手段形成网络档案管理库,形成线上线下同步更新的新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能够为未来的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关键性建议和意见。

参考文献

[1]秦莉莉.对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7(12):101.

[2]高新.浅析档案管理现代化与信息化路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09):52+55.

[3]王艺宁.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才智,2017(1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