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1
/ 2

探究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

孙哲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北京 100048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80例,系统随机分配成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普通护理的干预方式;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肢体、心理、生理、社会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孕不育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不孕不育,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不孕不育在育龄其夫妇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发生率在10%-15%[1],近年来的发生率也在逐年递增。患有该病在的患者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表现为焦虑、抑郁、绝望等严重不良心理,不仅降低生活质量,造成家庭的矛盾,重者丧失生活希望,产生轻生年头,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能量。本文主要探究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对不孕不育患者情绪的作用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念月期间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80例,系统随机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2组。纳入标准为:已婚妇女且配偶具有正常生育能力;所有患者符合第八版《妇产科学》中不孕不育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严重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者;排除依从性差,中途退出者。纳入患者的平均为年龄(34.24±3.85)岁,平均婚龄在(8.56±2.3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临床观指导、并且观察、生活指导、用药指导和随机情绪安抚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1)相关知识普及:向患者及其配偶详细阐述受孕过程 、方式及条件,分析不孕不育的诱因;告知不孕症检查方式及治疗流程;倡导规律性生活,戒烟戒酒,男性避免处于高温和高电磁场环境内。(2)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每周开展1-2次不孕症患者集体讨论活动,鼓励患者并积极疏通缓和不良情绪,详细耐心的为每一位患者答疑解惑。(3)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于焦虑的患者,积极的为其讲解该症状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让患者充分的了解到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等情绪;对于抑郁的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请治疗成功的病友分享治疗经验,给予患者精神鼓励,增强治疗的信心,减轻其抑郁症状。(4)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详细评估,用亲切、温和、耐心的语言态度,给患者做好情绪疏导,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及建立护患间信任感;积极为患者提供相关辅助生殖信息,解释病情治疗的进展情况,提前告知可能出现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告知想过手术时间及费用等。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包括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评定工具采用焦虑评分自量表SAS及抑郁评分自量表SDS来评定,分数越高,说明其焦虑或抑郁情况越明显,心理状态越差。

1.3.2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其肢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差。

1.4数据处理

用统计软件SPSS20.0来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 值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若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可知,护理前,两组焦虑和抑郁的评分相差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施行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的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

分组

组数(例)

护理前

护理后

SDS

SAS

SDS

SAS

观察组

40

60.34±3.01

63.13±2.98

48.97±2.56

45.98±2.76

对照组

40

60.95±3.89

64.03±2.95

51.47±2.39

54.56±2.83

t

/

0.733

1.270

4.223

13.928

p

/

0.466

0.208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可知,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x±s)

组别

组数(人)

肢体功能(分)

生理功能(分)

心理功能(分)

社会功能(分)

观察组

40

86.58±1.31

83.98±0.56

78.67±2.35

85.32±1.35

对照组

40

78.15±1.42

74.35±0.26

71.12±1.37

73.63±1.47

t

/

27.597

98.646

17.554

37.043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不孕是指在配偶生殖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同居1年以上未怀孕。近年来,女性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不孕不育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生理因素、性病、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等众多因素有关[2],该病不会危害到患者生命危险,当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家庭和谐关系的发展,极大的降低了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3],不孕不育症患者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敏感、焦虑、抑郁或敌对情绪,患者存在自卑自我否定,加上社会及家庭的舆论,给患者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无法正常宣泄,造成情绪低弱,影响生活质量。正在治疗这类患者时适当给予心理护理,指导和帮助患者用正确的宣泄方式续写自己的情绪,同意对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有良好的功效[4]。对于此次研究可知,观察组给予了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护理后,其焦虑及抑郁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所属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能有效改善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状态,减少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钱玮玮. 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9):154.

[2]黄钰景. 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4):153-154.

[3]李艳芳. 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7):104-107.

[4]胡晓九. 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9):12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