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分工配合法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1
/ 2

定位分工配合法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应用

肖丹丹 王彧娇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急诊科 102300

摘要 目的 探讨定位分工配合法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8.7-2019.12实施定位分工配合法的45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回顾性分析2017.1-2018.6进行常规转运的45例作为对照组[1]。结合家属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对各项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结果 实施定位分工配合法转运后,患者家属满意度大有提高,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风险有所降低。结论 定位分工配合法不仅能提高患者家属对院内转运的满意度,更能避免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定位分工配合法;急危重症患者;转运

急诊科往往是急危重症患者的首选科室,患者在经过了初步的抢救后需要转运到院内其他科室进一步治疗。虽然在院内转运的过程中使用的时间比较短, 但是由于患者的病情一般比较危重和复杂, 所以在转运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危险[2]。这些患者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转运到手术室、ICU或专科病房,在实际转运过程中,大部分患者由于病情影响,易出现并发症或发生不良事件,这些都是不能预想的隐患,如未及时正确处理会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当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加强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可以使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明显降低[3],有效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结合我科急危重症患者采用定位分工配合法分析在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家属满意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院内转运重要性与人员资料

1.1院内转运重要性

急诊科接治患者多是突发性急危重症患者, 是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抢救责任最重的科室。然而,在危重患者进入急救室的第一时间,如果医护人员没有明确分工,处于慌乱状态,救护衔接势必会出现断档,直接影响了急救措施落实等[2]。在转运时,急危重症患者也如在急救室一样,随时可能发生不良事件,比如:氧气中断,脱管,突发抽搐等。如何做好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避免不良事件,提高家属满意度,定位分工配合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人员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8.7-2019.12急危重症患者45例为实验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介于20~74岁,平均(41.97±12.34)岁,急性心梗15例,急性脑血病10例,心源性猝死8例,创伤性休克6例,其他6例;回顾性分析2017.1-2018.6急危重症患者4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20~73岁,平均(42.73 ± 11.57)岁,急性心梗11例,急性脑血病13例,心源性猝死9例,创伤性休克7例,其他5例。纳入标准:(1)GCS评分≤7分;(2)NIHHS评分≥21分;(3)GRACE评分≥109分;(4)瞳孔<2mm或>5mm;(5)失血量≥500ml;(6)呼吸心跳骤停,给予心肺复苏后有效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在定位分工配合法研究过程中,取得家属同意,确保患者知情权得到维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 院内转运基本方式

2.1定位分工护士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转运,实验组采用定位分工配合法进行转运,将人员划分为不同等级,做好人员排班工作。例如,人员定位分工中,可根据转运人员的年资、职称、经验及应急能力,将转运人员分为不同等级,并设置组长,做好分工工作,组长应由年资>5年的主管护师、护师担任,确保整个转运现场工作有序开展。其次,负责转运的主要人员可分为年资≥3年的护师、年资≥2年的护士、年资≥1年的护士以及入科半年以上参与过急诊抢救的护士。

2.2定位分工护士站位及目的

将转运分为头部、腰部与胸部、腿部、足部等几大部分,由定位分工后的护士分别负责。作为组长,选择年资>5年的主管护师、护师,做好危急重症患者头部位置转运,对患者呼吸、病情进行评估,并及时处理患者呕吐物,使呼吸保持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使用气管插管或简易呼吸器的患者,做到实时观察患者面色及导管情况,并防止导管脱出等意外事件。密切观察转运呼吸机及氧气情况,防止呼吸机管路扭曲打折、氧气中断等不良事件。作为腰部与胸部转运护士,选择年资≥3年的护师,遇到突发呼吸心跳停止能够进行胸外按压,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快速正确连接导联,应用除颤设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作为腿部转运护士,选择年资≥2年的护士,观察患者静脉液路及穿刺处情况,根据医嘱随时从转运箱拿取相应急救药快速准确给药并随时观察移动血氧指夹情况。作为足部转运护士,选择年资≥1年的护士以及入科半年以上参与过急诊抢救的护士,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用药等。转运箱内药品摆放应结合不同患者情况,放置好可能用到的药品,如肾上腺激素、多巴胺等药品,确保医护人员随手拿取,方便转运时抢救工作开展。

2.3转运观察指标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转运数据进行对比,对于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记录,如转运途中出现管道受压或仪器设备异常等。对患者家属满意度记录过程中,可以借助调查问卷方式,对转运途中满意度进行调查,可以将满意换分为三个等级,如满意、一般与不满意三个等级,结合满意度与总数进行计算,最终得到满意百分比。

2.4借助统计学方式做好数据处理工作

结合上文患者家属满意度,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SPSS24

.0统计学专用软件,对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分析与计算,并在这一过程中,结合计量单位,对满意度均差、标准差以及检验(t)等多项数据进行计算[5],并结合资料采用率,借助卡方检测方式,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在统计学专业软件计算完成后,如统计学软件所得P<0.05,则表示统计学数据合理,具有与研究意义。

  1. 院内危急重症患者转运结果

3.1院内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

结合实验组与对照组整理数据,对院内转运过程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以对照组为例,在转运过程中,出现氧气中断、仪器异常、静脉通路阻塞等多种问题,意外问题出现较高。而结合实验组数据,出现氧气中断与指脉氧脱落问题[6],所用仪器设备无故障无异常,仅有一例静脉通路中断,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所取得成果极为显著。

3.2院内转运家属满意度

在转运过程中,对两组家属满意度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满意度相对较低,在计算过程中,满意度占比80%左右,而实验组满意度数据较高,整体满意度高于90%,实验组满意度数据高于对照组10个百分比,所取得家属满意度极高,具有实践应用意义。对两组数据中的差异均有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统计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为解决转运存在的问题,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医院结合国内外丰富经验,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用药,制定出针对性转运方式,最大限度降低转运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先进定位分工配合法,对患者转运工作进行研究,并针对应用定位分工配合转运方式成果进行分析。合理应用定位分工配合法,能够最大限度降低转运意外事件出现,不仅能提升病患家属满意度,更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死亡率,取得良好转运结果。

参考文献:

[1]王芳. 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C]. 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护理学会,2019:995-996.

[2]李静.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及其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5):214-215.

[3]杜茂芹.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04):62-64.

[4]顾炎,王寅冰.定位分工配合法用于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应用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14):2375-2377.

[5]杨慧,韩宗花.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分级转运模式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3):112.

[6]李玉凤,校爱芳.在急诊患者的抢救工作中使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8):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