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风雨也有晴——由两个案例想到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2
/ 2

也有风雨也有晴——由两个案例想到的

丁胜宏

安徽安庆市第一中学 安徽省安庆市 246000

学生上了高中,在待人接物、如何自主安排等方面确实成熟从容了一些,不少家长就据此认为,这个时段的家庭教育可以弱化了。近3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告诉我,处于基础教育末端的高中学生,他们平等、独立、自主的意识日益增强,迫切渴望锻炼自我、展示自我。不过,由于他们的“意识”“渴望”经常“越位”,对问题的认知时常呈现浅表化、激进化特征,从而导致他们会做出有悖常理的行动。因此,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不能缺位,班级管理还是要依托家庭,不仅要依托,还要找准家校互联互通的契合点,提高沟通的质量。当然,我们强调高中阶段家庭教育的不可或缺,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可以弱化。相反,班主任本职工作要恪尽职守,守土尽责。

案例一:有这样一个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所以我比较关注。高一时,我就发现他喜欢独来独往,经常戴着随身听,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他还有个让我难以容忍的习惯:除了我的课,上其他课几乎不听,堂而皇之地睡觉,可下课又完全是另外一种状态,生龙活虎的,没事还玩三国杀。和他当面交流,他的温顺和谦卑又让我讶异。某次我把他的家长请了过来,家长告诉我,孩子特别喜欢熬夜学习,学到凌晨一点是常态等等。考虑班级管理的统一性,之后我还是和他严肃谈了上课认真听课的重要性等,并和他约法三章。开始一段时间还好,可没坚持多久,他又旧病重犯。不过唯一不变的是他的成绩一直都比较好,很多时候都在年级100名左右(这个成绩正常的可上双一流高校)。于是我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学生确实有强大的学习基因。高考前夕,他干脆就请假在家复习。有天他的家长给我发短信:丁老师,我又给孩子请假,真不好意思。孩子经常对我说,他能有今天的成绩,真的依赖于您的宽容。作为家长,平时很少有机会向您致谢,在此通过短信,向您深表谢意。当时我真的有点小成就感,甚至想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问题。可高考成绩一揭晓,他的成绩居然在班级非常靠后的位置,勉强考了个本科,而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我想说:这个案例绝非个案。高考成绩和平时成绩有云泥之别,让班主任大跌眼镜的,几乎每个班都有。这里也许有高考临场发挥的因素,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平时,出在学生自己身上。我这样说绝不是推卸学校、教师的责任,教师监考的态度和效度确有问题,我对学生的状态判断及处理方式亦需要反思。其实中间我也曾怀疑过他的成绩,但一无铁证,二就是一旦坐实,怎么处理?要知道,最近几年对此类问题的处理,都是雷声大而几无雨点。还记得平时作成绩分析时,我曾多次旁敲侧击,说诚信考试是立身之本、高考大概率还是可以考出学生真实水平的云云。我总认为对这个学生是在进行因材施教,是在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抓大放小,是“润物细无声”,但结果是如此的让我猝不及防。

由果溯因,这个学生有这种表现,是他对行动价值和后果的判断出现严重偏差。基于此,“德育为先”不能只存在于教科书或口头中,我们要将之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并且这个行动要提前,教育的重心要前移,要在学生最容易接受学校教育、最容易形成正确“三观”的阶段进行。同时,家庭教育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进行的,它所牵涉的面,行动的力度和自由度,有时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拥有的。因此,家长一定要沉下去,目光灼灼,准确把握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阴晴风雨,不能被所谓的高分蒙蔽了双眼,更不能只要有成绩,其它都可忽略不计。并且要与学校保持必要的联系,互通有无,双管齐下。否则,教育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为了加强家校联系,班主任要主动作为,积极创造家校沟通的平台,设计科学的沟通方案,以期达到真正教育学生的目的。家校还要共同学习,共同研究。要知道,有效联动,不是简单的互动,而是在价值引领基础上的深度协作。

由果溯因,还因为教育的功利性太强,教育成果评价机制有问题。遴选人才太多的唯分数论,导致某些学生为了获得高分而不择手段。更要命的是,这几乎是一条不归路——一次作弊,要靠更多次的作弊去遮掩。三年哪,他居然一直都在掩耳盗铃。他的成长成本为什么这么高!

可喜的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在去年底新鲜出炉。这个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一核”即高考的核心功能,也就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个体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考试评价的全过程,切实将高考打造成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高考与立德各担其责又水乳交融。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精心研究这个蓝本,吃透精神,将理论具体化、措施化,精准施策,将之切切实实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落实到对学生的科学评价和健康成长上。

案例二:有天早读课我刚走进教室,就听到一个很大的声音传过来:丁胜宏来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有点尴尬:学生在教室里怎么可以直呼我的名字?当事人曹同学也很囧地站在那儿,不知所措。我知道,他肯定没有恶意,绝对是情急之下的脱口而出,但这事又不能就这么过去,于是我就说,曹同学啊,你直呼我的名字,我很受伤,怎么解决呢?买点水果,抚慰我这颗受伤的心吧,全班同学再次哄堂大笑。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曹同学下午真的带了许多水果过来,我当时就分给全班同学吃了,教室里一下午都充满着快活的空气。我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晚上,曹同学的家长发来短信:丁老师,中午孩子回家就坦白了自己的错误行为,在此我也向您说声“对不起”。(儿子上课前和同学打闹,其间直呼班主任大名,被刚进教室的班主任听到。老班说自己“很受伤”,但是儿子受到的惩罚只是被要求送给他一些水果。对班主任处理事件的新方法,我觉得很温暖,很男人,赞一个!)——这是我在微信朋友圈的留言,一下午就有很多人点赞。一位同是毕业班孩子的家长评论说,遇见这样的好老师是你儿子的福气跟运气……丁老师,谢谢您的宽容!

我想说:曹同学淳朴的表现,分明有着良好家教的影子。

这里所谓的“良好家教”含义有二。一是其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甚至是朋友关系,曹同学回家才会和盘托出,承认自己的失误;二是其父母的家教手段应该以温和式教育为主。平时也许有责备,有批评,但更多的肯定是非强力手段。有这样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成绩优秀的同学,他们父母大都性格温和。美国心理学家诺尔蒂曾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忧心;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卑;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凡此种种,都在告诉我们温和式教育的巨大价值。

还有,如果当时我给予曹同学以声色俱厉的呵斥或掩饰尴尬的充耳不闻,那么就不会形成如此欢喜的结局。水果是歉疚,是宽容,更是一次面向学生也是面向老师不期而至的教育契机。这种机会很少出现,一旦出现,我们要抓住,抓住那瞬间的教育感动与良心。

教育的世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也有风雨也有晴。暴风雨固然酣畅淋漓,涤荡一切,但惠风和畅也别有韵味。师道尊严其实有很多种呈现方式。有时刚性最合适,有时柔软却最好,有时要刚柔并济。作为教师,我们确实很普通,“淹没在人群中”是我们的人生常态,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妄自菲薄,更不能忽视我们自身对某些学生强大的感染力。我们的不经意,抑或是平平常常,对学生及家长来说也许就是天堂!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高度责任感,要有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色彩缤纷的工作艺术,要有落地生根的工作方法,使得教育这门缺憾的艺术,缺憾尽可能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