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3
/ 2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分析

齐陈盼

青田县建筑规划设计院,浙江丽水 323900

摘要:近几年来,建筑行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从全世界来看起步较晚,各个环节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常用的造价管理模式有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两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弊端和漏洞显现出来。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特点,也针对二者之间的不同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特点;对比

一般情况下,主要使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方式,这种造价管理模式将实际数额作为了预算基础,同样的在计算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和矛盾也较多。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以苏联的传统定额管理方法为基础,结合我国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并进行了调整才逐渐成型。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得到了落实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落后,其所暴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一、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特点

建筑工程从初期阶段一直到工程结束都要进行造价管理。开展造价管理能够让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更加了解工程进度,并实时控制工程的投资预算、设计预算、招标价格等等,但在管理的过程中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一)决策缺乏科学性

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关注重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成本中,忽略了建筑工程建设完成后的维修和保养,这样一来建筑工程的日后项目维护成本不受到工作人员的控制,很有可能出现项目维护成本高于项目建设成本[1]。这样一来降低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和价值,造成了成本浪费。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忽视项目维护成本的原因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决策缺乏科学性。

(二)缺乏对项目结算后的成本重视

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会忽视项目结算后的运行成本。这样会出现结算后的成本计算方式和结果出现误差,造成了工程成本的浪费。由此可见,若想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必须做好建设工程的建设阶段与运行阶段的完美对接,使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式估算项目结算后的运行成本。

(三)造价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常用的工程造价方式是定额管理方式,并加强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力度。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管理重点在施工阶段,但发达国家则注重决策阶段、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我国只注重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后果是建筑工程质量不过关,投资成本过大,资源浪费严重。

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特点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首先在英国得到了运用与发展。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指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造价管理,其中包括四个环节:建设阶段、使用阶段、翻新阶段、拆除阶段。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相比,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有很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合理性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以工程成本为基础开展的造价管理模式,因此,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合理性[2]。使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可以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其中包括建筑工程的前期设计和后期维修成本。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管理人员实时跟踪工程成本的变化,掌握工程进度;还有利于管理人员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成本利用率,防止资源浪费。

(二)全面性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时的重点在设计阶段,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方面和内容非常全面。首先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的决策阶段进行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次,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的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进行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最后,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的竣工阶段和维护阶段进行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三)理论的全面和科学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更加明显。在这种管理模式在理论中不仅仅涉及到了成本分析方法,还包含了成本管理方法,提高了工作人员在施工阶段和决策阶段的管理效率。由此可见,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三、全生命周期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对比

(一)决策阶段的对比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二者的管理重点不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重点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其所制定的决策在短期看来是最佳选择,因为能够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但若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来看,其决策方式有很大的弊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重视的是建筑工程的全部环节,其中也包括维修和运营阶段,这两个阶段所产生的成本也非常庞大。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忽视了建筑工程的维修和运营阶段,因此很容易出现维修运营阶段的成本消耗大于施工阶段的成本,增加了工程的投资成本,影响了投资方的经济效益。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包括了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和维修阶段,因此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生命周期特点选择、制定出最为合理的决策方案。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所制定出的决策方案,不仅仅在短期内是最有效的,更为看重的是长期性和科学性。

(二)设计阶段的对比

从设计阶段来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让设计人员更加注重建筑工程的建筑成本,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项目设计,尽可能的减少了施工成本。但相对的是忽略了进攻阶段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导致运营和维护成本高于施工成本,影响了工程的造价管理效率和质量。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让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将建筑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也纳入了设计考虑范围内[3]。这样一来设计人员能够从全方面、全角度的进行成本控制,选择科学、环保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既保障了工程质量,又降低了工程成本。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让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了建筑工程的拆除阶段和翻新阶段,这样一来,设计人员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会更加谨慎,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可持续发展角度的对比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只注重于工程前期的成本管理,忽视了维护和运营阶段的资金与资源运用情况,很容易造成浪费与成本增加。由此可见,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背道而行,因此建筑行业应当对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实现了从工程的初始阶段到维修阶段的全方位成本控制。在建筑初期,设计人员基于全面考虑会选择科学合理的建筑材料,方便了建筑工程维护与拆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通过节能、节水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由此可见,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既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又满足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对比,可以得知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优势更加明显,也更加符合我国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在日后的建筑行业中,政府和企业都应当加大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推广力度,增加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张英红.浅析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2752.

[2]涂毓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J].砖瓦世界,2020,(10):297.

[3]田慧.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比较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