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低视力患者安全防范的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4
/ 2

老年低视力患者安全防范的护理研究

陆嘉欣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重庆 40001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低视力患者安全防范的相关护理措施,为老年眼科患者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2月老年低视力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安全防范知识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安全认知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安全认知水平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老年低视力患者安全防范,提高其安全认知水平,有利于降低护理安全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安全防范,低视力,老年患者

眼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人类可通过眼获得外界大量信息。眼对人类的生活、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有2.85亿视力低下者,其中3900万为盲人。低视力的定义为患者即使经过标准的屈光矫正或治疗后仍有视功能损害,视力小于0.3到光感,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1]。目前,引起我国低视力的眼病以白内障、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2],视力残疾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低视力人群越来越多,而随之引发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我科针对老年性低视力患者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2月我科住院的老年低视力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4.23±3.41)岁;白内障17例,黄斑变性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例,青光眼3例。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2.38±3.23)岁;白内障1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8例,青光眼3例,黄斑变性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对照组老年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佩戴特殊腕带,嘱家属留陪,护士进行药物、跌倒、走失等安全防范相关知识指导。

2.2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下护理措施:

  1. 评估患者文化水平,决定以何种方式进行安全知识宣教。主要方法有:口头讲解、发放纸质资料、播放视频等。

  2. 每日晨间定时检查病房环境,保持室内路道通畅,防止一切障碍物,保证室内地面清洁,不湿滑。

  3. 讲解口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医嘱发放口服药至病人床旁,指导并协助患者服下。

  4.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高危病人及特殊病情病人认真交接。

  5. 加强病室巡视,协助患者生活所需;夜间为无陪伴患者拉起床档,防止坠床。

  6. 教会患者识别饮水器热水、冷水标志,协助患者取水。

  7. 为患者随身携带一般信息卡,如姓名、科室、科室电话及其家属联系方式。

  8.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并对家属行安全知识宣教。

  9. 责任护士不定时对患者重复讲解安全知识,并根据患者反馈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

2.3评价标准

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或其家属发放自制的安全认知水平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00%。

2.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患者安全认知水平采用%表示,工作满意度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安全认知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安全认知水平比较[n(%)]

项目

n(%)

观察组

对照组

是否已掌握服药的注意事项

32(100)

28(87.5)

是否能复述跌倒、坠床、走失的防范措施

32(100)

26(81.3)

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实行安全防范措施

32(100)

23(71.9)

住院期间需要帮助时是否会按床旁铃

32(100)

29(90.6)

是否掌握不良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方式

32(100)

18(56.3)

3.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2

30

2

0

100

对照组

32

16

10

6

81.3

x2

15.15

6.564

6.621

21.624

p

<0.05

4结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老年患者行动不便、病情复杂,以及应激反应较重,造成治疗及护理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风险[3]。低视力老年患者,不仅具有普遍老年人的特点,因视觉严重受限,对其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更留下了安全隐患。因此,加强病房安全管理,重视对低视力老年患者的安全防范护理特别重要。一方面,责任护士应重视对患者及其家属安全防范知识宣教,协助其树立安全意识,保护患者自身安全状况。另一方面,领导也应通过组织理论知识学习及实践操作学习、应急预案演练等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做好科室的医疗设备检查工作,提高护士遭遇紧急突发状况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如跌倒、坠床等,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严重者还有可能危及生命[4]。我科对32例低视力老年患者实施相应的安全防范护理后,患者安全认知水平良好,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不仅规避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老年患者安全意识,也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了护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徐丽萍.如何对低视力患者的家庭进行有效护理.健康必读.2019,33:153.

  2. 刘雪霞.社区老人视力损害病因及心理影响.实用防盲技术.2018,13(3):105-107.

[3]刘英菊.探讨加强老年病房科护理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44-46.

[4]雷小芳,李世莲,袁梅.护理敏感指标在11例患者跌倒对策拟定中的应用.西南军医.2020,22(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