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破解交通管理难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4
/ 2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破解交通管理难题

孙春波

山东省栖霞市交通运输执法监察大队

摘要:近年来,我市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目标,持续推进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标准化、执法管理系统化、执法流程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实效,依法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但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执法规范化建设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执法能力还存在许多问题。为积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需求,破解交通管理难题,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以七大体系为重点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

关键词:执法规范;交通管理;难题

引言

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情势、新的使命任务、新的公众诉求,每时每刻都在检验着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考验着公安机关的履职能力。公安交管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部门,执法量大,覆盖面广,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多、联系紧密,交警执法管理的精度准度,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情感温度。只有不断推进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才能真正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落实到每一个交警、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个执法环节,更好地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执法效率低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法制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直接影响执法效率。首先,各职能部门工作衔接配合机制较弱。例如,公路路政和道路运政执法部门,都在维护交通运输法制、运输秩序,保障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但又都有独立的职能和执行程序,使得各职能部门在工作协调过程中,很难保证“综合治理、有力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总体要求,甚至出现执法的“真空地带”。其次,执法依据不具体,细则不明确,阻碍执法。例如,占道经营行为,按照公路相关法规和道路运输相关规定,既有违反路政管理的嫌疑,又有违反运输管理的嫌疑,两个部门都应该依法行政,及时纠正违法行为,但往往会出现“多家管理、重叠执法、互相推诿、谁都不管”的执行效率低下现象。

1.2执法制度不完善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制度的不完善,造成执法机构的法律地位不牢固,难以发挥作用,并使行政执法行为过于自由化、简单化,甚至出现违法行政行为。例如,受执法制度的制约,路政执法人员只能设检测站检查超限超载车辆,不能上路拦截检查运行车辆。路政执法人员在巡查时,如果发现车辆超限超载运行,也难以采取行动。

1.3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一些执法人员未受过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培训和岗位基本素质培训。部分执法人员法律运用能力不强,未熟练掌握执法办案程序,包括现场检查、调查取证、封存扣押、送达告知等,致使案件处理质量不高。执法人员对法律条文理解模糊,对法规条款应用模棱两可,并存在对违法行为处罚“就高不就低、就低不就高”的情况,使得案件处理显失公平和合理。

2交通执法规范化建设措施

2.1做好岗前安全准备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执法人员上岗前需提前检测体温,如有发烧、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的,应及时上报。除日常执法装备外,执法人员还应当正确使用防护装备,规范佩戴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橡胶手套),配备护目镜、防护服,便于至疫情感染严重区域或涉疫警情处警时使用。同时,执法人员还要随身携带酒精消毒(棉)片、鼻腔清理喷雾器、滴眼液、创可贴等。此外,执法人员上岗前警用车辆车内、车外应当使用消毒液擦拭消毒,随车携带口罩、手套、旅行装免洗消毒液、生理盐水(矿泉水)、外科纱布、隔离服、扩音喇叭等以备用,并注意车辆使用时开窗通风,保持车内空气流通。

2.2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规范执法政治保证体系

全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的目标,进一步提升做好公安交管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特别是“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要亲自组织强有力的班子,坚持高站位、高境界、高标准、高效率、重机制、重能力、重实干、重结果,全力加强推进全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

2.3坚持密切联系群众

我党素来以群众路线作为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是当代交通执法队伍的一项行动指南和工作准则。需要明确的是,交通执法人员的工作不仅要切实地维护交通行业秩序的良性运转,同时也要积极地深入到社区街道群众的身边才是最为重要的任务,了解群众的切实需求和共同愿望,以确保相关工作的开展更为高效科学,同时认真聆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以便更为妥帖地实施后续的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宣传一些常识性的交通法律知识,了解交通的情况,明晰规定和执行标准,这样双向的联系必能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群众了解到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也就更能体谅交通工作的辛劳,而交通执法人员也从中掌握群众的日常需求,从而使工作的开展更有针对性,更好推动全县交通事业的高效发展。

2.4强化培训与提高素质

目前,绥化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平均年龄偏高,40周岁以上的执法人员过半;实际文化水平不高,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加缺乏。针对执法人员逐步老龄化、文化业务基础差的实际现状,强化培训尤为重要。首先,在不增加编制和调换人员的情况下,要因地制宜,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组织学习交通运输执法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真正做到熟悉、掌握、会用,并针对易模糊、易犯错、易忽视的“三易”执法实际问题,建立培训机制,采取“一案一评、以案析法”等灵活方式,掌握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运用,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法律业务知识考核、阅卷比赛等活动,使执法人员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通过岗位练兵方式解决执法专业人才紧缺的实际问题,提升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其次,实行岗位执法资格认证制度,所有执法人员需通过上岗前培训和执法资格认证考核,尤其是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要在获得执法资格后,才可上岗执法。

2.5以现代科技的深度应用助力执法规范化

大数据、信息化能够成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在这方面,一些地方的先行先试提供了颇具借鉴意义的范本,例如推行执法办案网上流转、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和网上考评,以信息化引导和规范执法各环节;通过广覆盖的技术监控设备,强化非现场执法,更有效地杜绝人情因素,等等。面向未来,要以实用、管用、好用为标准,依托现代科技构建全流程执法管理系统,用数据要素制约权力保障监督,在不断提升执法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的过程中推动执法规范化迈上更高境界。

结束语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改进成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由于其代表着政府和行政部门的形象,而且群众的关注度也较高,务必要把有效积极的举措应用到位。其中交通执法人员素质的提高应是最为主要的,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做到切实有效,同时各类知识的储备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而“人性化执法”方式的推广,使新时期交通执法的科学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杨飞.交通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探析[J].法制博览,2018(32):204-205.

[2]樊明星.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的问题研究[J].智能城市,2018,4(18):69-70.

[3]王嫣然,张家忠.交通警察执法能力提升途径研究——以保山市为例[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8(05):124-128.

[4]刘宏.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8(18):48-49.

[5]金治富.多波次交通执法计划的开发[J].汽车与安全,2018(09):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