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线损系统在配电网降损治理上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4
/ 2

同期线损系统在配电网降损治理上的应用

何延强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新乐市供电分公司 河北新乐 050700

摘要:国网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同期线损系统)集成电网拓扑关系、设备档案、供配电量、用户电量于一体,在应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在助力全社会用电分析、企业复工复产分析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配电网线损管理的薄弱点,重点分析了同期线损系统在配电网降损治理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同期线损系统;配电网;降损治理

前言

随着全球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电能在社会运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替代,电力数据也渗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充分利用电力大数据分析,对提升线损管理质量、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期线损系统融合了电量、线损等电力数据,而且数据的实时性强;数据源于各业务系统,生成的线损数据关联性强,能够真实反映基础水平、管理现状和损益情况。县级供电企业电网损耗主要集中在10千伏及以下配网设备,因此将同期线损数据应用到配电网降损治理环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线损的基本概念

在电力网传输分配过程中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和电能损失统称为线路损失,简称为线损。线损率是电力网络中损耗的电能(线路损失负荷)与向电力网络供应电能(供电负荷)的百分数。

从线损的构成来说,线损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管理线损是由与管理方面的因素而产生的损耗电量;技术线损是电力网现有的设备在运行中本身的损耗,主要包括铜损和铁损两个方面。

从线损的统计口径来分类,线损主要有统计线损和同期线损。统计线损中的售电量是抄表例日结算电量,由于抄表例日与供电量统计日期不统一,因此统计线损具有供售不同期的特点,带来的问题是:统计线损率在某个自然月或者某段时间,由于时间差、负荷差的缘故往往会波动甚至会失真,给线损分析造成影响。而同期线损根据国网同期线损采集数据计算,供售同期,所以同期线损解决了统计线损存在的短板,能够客观反映真实的线损水平。

2.配电线损管理的薄弱点分析

在县级供电企业中,产生损耗的电力设备主要集中在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因此配网线损管理一直是线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期线损之前,受智能表未全覆盖、采集通信水平等硬件条件限制,配网线损管理存在着三大薄弱点。

2.1计量采集设施薄弱

在智能表普及之前,现场运行的计量表计为机械表或者电子表,不能实现远程采集,电量统计依靠人工抄表,误差大,没有实时性。线损率只有统计线损口径,各层级线损打包计算,线损管理不能实现精益化,经营管理存在较大的跑冒滴漏风险。

2.2配网基础设施薄弱

受前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配电网往往更新改造慢,电网建设总体赶不上负荷增长需求,老旧设备引起技术高损。受地形条件、环保关停等因素影响,部分配网应用情况没能达到规划效果,负荷分布不均,重过载、轻空载现象并存,客观上增加了配电网损耗。配网不能实现自动化,电网经济运行缺少现实土壤。

2.3管理水平薄弱

同期线损之前,线损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四分管理,管理机制不健全,考核手段单一,缺少过程管控。基础档案不够真实,配线、台区的线变关系、户变关系管理混乱,由于不具备计算同期线损的条件,档案管理不能通过线损指标来管控。另外,由于没有同期线损,计量故障也不能及时发现。总体上,在实现同期线损之前,线损管理过程中没有专业协同,业务流程专业之间也没有衔接,线损治理体系不能高效运转,线损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降损治理效果不好。

3.同期线损系统在配网降损治理的应用

同期线损系统集成了源网荷全链条电力数据,实现了分区、分压、分元件、分台区的四分线损结果展示。同期线损率实现闭环,规范了线损统计口径,高损设备问题得以显现,倒逼着线损管理从管理制度、专业协同、营销基础管理、配电网设备升级改造等方面发力,配网降损治理取得明显效果。

3.1建立高效的线损管理制度

线损工作既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全方位覆盖的工作,也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线损工作实现有力推进,需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明确发展、调控、设备、营销专业的职责分工,建立由部门负责人、线损专责和供电所线损管理人员构成的线损管理体系,形成定期召开线损例会、每日监控同期线损、每日开展线损异常分析治理的机制。需要建立责任到人、奖罚分明的评价考核制度,做到责任可追溯,奖惩有依据,能够有效推进降损工作的落实。

3.2强化专业协同治理能力

同期线损系统所展示的同期线损结果,电网结构源于调控专业,电网基础档案源于设备专业,表计表底数据源于营销专业,其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同期线损率就会出现异常。因此任何专业不但不能脱离整体单打独斗,而且必须建立深度够、范围广的专业协同机制。同期线损系统正是通过指标管控,实现了各专业的紧密对接,各专业基础数据得以互相验证,提升了基础数据质量,各项业务流程也得以规范。正是专业之间凝聚了合力,降损治理才能够高效有序推进开展。

3.3规范营销基础管理

营销基础管理直接决定了管理线损质量。在计量管理中,要严守设备准入关,做好计量装置检定;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防止错误接线、接线不合格问题,增加接线后必须验证电压电流数据步骤;加强计量装置后台监控和现场巡视,对PT失压、CT断流、接线氧化、表计超差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严格按照电能表轮换校验规程,对老旧表计开展校验和轮换,防止电能表超周期运行,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在采集管理中,要坚持每日采集监控分析,对采集不通、终端时钟错误、表底跳变等问题聚类分析,开展集中器家族性缺陷分析治理。在用电检查管理中,建立警企联动反窃电机制,加大超容用电治理力度,开展小散乱污违约用电治理。在业扩管理中,缩短报装时间,压缩流程,减少档案流转过程中,档案更新不及时对同期线损指标的影响。

 3.4推动配电网设备升级改造

随着同期线损系统几年以来的深入应用,配网管理降损空间越来越小,高负损问题已经集中在设备本体的缺陷上。比如线路末端存在大负荷,导致线路损耗大,设备本体理论线损高。农排线路季节性负荷,轻空载期间配变铁损导致线路高损。设备重过载,铜损升高。前几年的农网升级改造只从提升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角度考虑,同期线损实现以来,电网经济运行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且配电网升级改造不再是大水漫灌式,有了同期线损的指标导向,配网改造投资越来越精准,最大程度的实现了提质增效。

结语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最主要的经营指标,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同期线损系统实现了线损四分展示,为降损治理精准的指明了方向。下一步,随着同期线损系统集成功能的完备,面向各层级展示的数据将越来越颗粒化、精细化,系统功能将越来越实用化,配电网线损异常问题将越来越好定位,解决方案将越来越高效,治理时限也将越来越短,供电企业将很快完成由全面降损向精准降损转变,投资越来越精准,提质增效水平将显著提升。在同期线损深入的应用中,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指标和经营管理水平将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田忠禹.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与配电网线损分析管理[J].中国电业,2019,(13):12.

[2]何冠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J].电力系统装备,2018,(8):155-156.

[3]袁宗才.线损结构分析及其应用[J].电网技术.2015.9(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