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旅游本科课程设计研究以及对我国旅游专业建设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国外旅游本科课程设计研究以及对我国旅游专业建设的启示

钟栎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 北京市 100024

摘要:

旅游业高速发展对旅游人才提出了较高需求,为了更好培养高等旅游人才,本文首先论证分析了选择美国、英国和瑞士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的典型性,之后分别分析本科专业设置的特点和规律。然后通过中国旅游本科课程设计的对比,提出了合理的发展意见。

关键词

旅游 本科 教育 国外 课程

  1. 导言

我国旅游业经过黄金十年,发展势头延续,近年来中国旅游产业规模逐渐扩大。2018年,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增长。国内旅游人数55.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国内旅游收入5.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旅游业已经步入爆发式增长期。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不仅需要大量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更需要需要大批的高素质的旅游业人才来支撑。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全国旅游院校共招生27万人来计算,到2020年整个旅游行业仍有406万的人才缺口。而高等教育正是培养旅游业中高层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旅游教育还有一些与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需要继续加以研究改进的方面。因此,要培养出具备多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的旅游管理人才,就需要对旅游学科相关专业以及相关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更加综合的考虑,其中,进行与专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更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旅游教育的历史大多早于国内,积累了很丰富的关于教育体制、教育理念以及课程设置等旅游高等教育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旅游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国际化,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1. 文献综述

很多学者都进行过中外旅游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1, 2]。庄捷、杨雁、谭白英分析过我国和国外旅游高等教育的几点差异[3]。吴必虎对中美旅游教育的差异进行了对比[4]。杨雁、谭白英等了中外旅游教育课程的差异[3]。综上所述,旅游课程设计对于旅游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使其成为世界共通的热点课题[5-7]。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内容丰富,但是大量文献却都是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比较,很少有研究能够结合不同的旅游专业特色谈到课程设计的要点,对于课程体系设计和建设的理论探讨比较缺乏,课程设计的系统性仍然缺乏[8-10]。特别是,在中外旅游课程设计的比较研究上,并没有对国外旅游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的特色和规律进行很好的理论探讨,对国外旅游教学方式在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情景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的深入分析较少,因此很多比较研究的成果不太具有操作性,对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真正借鉴作用还是比较小[3, 6, 7, 11]

  1. 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论证分析了选择美国、英国和瑞士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的典型性,之后分别分析本科专业设置、课程架构、教学模式方面的数据及特色。

  1. 研究发现

    1. 美国旅游本科教育

美国高等旅游旅游教育的培养有两个面向,一个是面向企业,比如酒店,餐饮,一个是面向公共服务,比如公园等。第一、二年主要是旅游业基础的课程,如旅游业概论等等,学习的科目非常繁杂,从餐饮、运营到会计都有涉及,第三四年主要是实习和专题研究。

    1. 英国旅游本科教育

萨里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类专业本科阶段为三年制,毕业后均可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大专业下共包括国际酒店旅游管理、国际旅游管理、国际酒店管理、国际事件管理四个细分方向,课程分三个阶段学习,每个阶段都需要得到120分学分,学生还可选择在第二年或第三年进行一年额外的职业实习。管理课程包括商业环境和市场营销原则、财务管理和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等,使学生对商业领域的管理核心有所了解,可以确保学生今后进入一个企业工作时,能够正确管理人力和财力;而旅游课程包括基于国际酒店和旅游管理主题的部分课程,如商业旅游、旅游运用、旅游者行为等,这些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研究旅游产业各个领域例如交通或景区的开发、操作、结构、组织和变化趋势,分析讨论每个领域的经济和运营特征以及他们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是如何互动的。

    1. 瑞士旅游本科教育

瑞士本科项目以酒店服务基本原理为基础,通过管理职能课程,提高学生管理技能,为从事酒店业增加机遇。在最后一学年,学生们将一起通过一项重要的学生商业项目巩固在校所学的知识。学校为学生提供两种实习项目,分别在运营和管理这两个领域,为学生今后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实际经验。第一年主要是基础课程,最后一年主要是理论课程。整个课程涉及以实用为核心,之外才是专业基础课程。

    1. 对我国课程的对比与启示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课程设置在应用型方面比较欠缺,比例经济,财会,餐饮,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物业还有市场课程比例都很少,有的课程甚至没有开设, 而且我们的课程远远没有国外开设得多。通过对国内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分析可知,旅游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应用理论课程包括旅游心理学等,分支应用理论模块包括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管理等,目前运行的基本模式仍然是我国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课程的模式,而不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式,对于旅游管理这样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而言,导致学生在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先天不足。我国课程建设还需要加快对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明确专业定位,强化实践环节,建立专业与市场接轨的新机制,构建以能力提升为核心,市场为导向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国生. 高校旅游课程综合化改革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 旅游学刊, 2004: 55-58.

[2] 徐红罡,张朝枝. 中外旅游教育比较分析与启示[J]. 旅游学刊, 2004, (S1): 26-30.

[3] 庄捷. 我国与国外旅游高等教育之比较[J]. 旅游学刊, 1998, (S1): 47-50.

[4] 吴必虎,唐子颖,蔡利平. 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二)——旅游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J]. 旅游学刊, (5).

[5] 张多中.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探讨[J]. 旅游科学, 2001, (2): 41-43.

[6] 李柏文,路遥. 基于课程论的旅游课程体系综述研究[J]. 旅游研究, 2009, (3): 88-92.

[7] 李柏文,路遥. 基于课程论的旅游课程体系综述研究[J]. 旅游研究, 2009, (3): 88-92.

[8] 王健. 关于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 旅游学刊, 2008, (03): 19-23.

[9] 吴必虎,黎筱筱. 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 旅游学刊, 2005, (S1): 9-15.

[10] 杨雁. 中外旅游高等教育差异比较[J]. 旅游学刊, 1998, (S1): 50-53.

[11] 陈才,张燕燕,刘英.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J]. 旅游学刊, 2005, (S1): 77-8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