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剧一枝花——邵武三角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地方戏剧一枝花——邵武三角戏

张 琳

福建省邵武市第七中学

摘 要:邵武作为一座文化古城,在历史的长河中,邵武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三角戏是流行于邵武民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瑰宝。它融合了当地的民歌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一个地方剧种。本文主要从三角戏所具有的地方特色和其特有的艺术形态及音乐唱腔介绍这一独特地方戏剧,从而提升进而研究保护这种稀有、罕见的唱法,进一步为今后人们对三角戏的研究与发展作参考。

关键词:艺术特征;地方唱腔;器乐形式;三角戏;

邵武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位于武夷山南麓,史称"南武夷"。邵武是历史文化古城,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邵武是入闽重要通道。兵家必争之地,因地势险固,易守难攻,故名"铁城"。近几年来,邵武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省环境最优美县(市)、全省创建文明城市竞赛活动"一级达标"城市等荣誉称号。邵武作为一座文化古城,在历史的长河中,邵武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一、三角戏的起源

相传在三百多年前,邵武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在江西铁板桥有一位青年农民上山砍柴,累了就用唱山歌来驱愁解乏,于是歌声引出了一个美丽的狐仙女子与他对歌。从此两人天天歌声不断。有一天在他们对歌中,被过路的田公祖师遇见,被他们的歌吸引了。于是他教以青年和狐仙舞蹈,成立了一个仅有三个角色的戏班。青年扮小生,狐仙扮小旦,祖师扮小丑。他们四处演出。有一天,他们来到了邵武,决定在这里演出传艺。”[1]从此灵山秀水、勤劳智慧的邵武人民,在这种悠久的历史,具有独特语言的地理环境中,创造出一幕幕贴进人民群众生活的地方特色小戏——三角戏。

二、三角戏的艺术特征

(一)三角戏的特色

今日盼郎回 今早爬起把花园门开 连天不雨田园旱

明日盼郎归 阵阵清香飘过来 池塘沟渠尽晒干

郎在外面多欢乐 蝴蝶翩翩上下飞 挖井浇禾全身汗

妻在家中受苦心 摘一朵鲜花当招牌 井水出来禾苗欢

以上三段是三角戏中的唱词,观一斑而窥全豹:在传统的三角戏剧目中,既没有才子佳人,也没有历史内容。剧目中的人物大多都是反映了农村夫妻之间的家庭纠葛、悲欢离合等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故事,主要是以喜剧和闹剧为主。剧目中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是三角戏的主要特征。三角戏的创作体裁直接来自于百姓生活,也可称之为“家庭戏”。老百姓常说:“三角戏没有皇帝没有官,我们越看心越宽。”[2]这就是三角戏最大的特色,也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原因。

(二)三角戏的唱腔

三角戏作为一种待发展的艺术形态,唱腔音乐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三角戏的唱腔音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曲调,即可通用于任何剧目,主要以“湖广调”为主,它是以‘本调’为基本曲调,根据剧情及人物表现需要,通过不同的板式变化而产生变体,具有板腔体的特点,但无严格的变化规则。在节奏上有紧板、快板、慢板、哭板、悲板。

(三)三角戏的调式

在调式上,三角戏的唱腔主要以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最为常见——唱腔其结尾落在徵上,如:

我在花山攻书文

1=E 2/4 《蓝桥会》陈公子[生]唱

【蓝桥会陈公子调】 中速稍慢

5 5 3 3 | 2 5 3 32 1 | 2 3 2 32 | 12 1.|(七七 斗斗斗 | 衣七衣七 斗斗

我 在 花 山 攻 书 (呃) 文(罗 呃 呃),

上 面 拜 别 老 先 (呃) 生(罗 呃 呃),

辞 别 先 生 就 动 (呃) 身(罗 呃 呃),

2 2 3 3 2 | 3 1 2 31 | 21 6 5 | (衣斗 斗斗 | 七七七七 斗斗 | 七七 斗斗 |

先 生 放 我 看 娘 (哦) 亲(呐 呃)。

两 边 再 拜 好 学 (哦) 友(呐 呃)。

要 在 家 中 看 娘 (哦) 亲(呐 呃)。

衣七 斗斗)∶|| [谱例1]

这首《我在花山攻书文》是选自剧目《蓝桥会》中陈公子(生角)的唱段。从乐谱上可以看出:结尾句是由宫、商、角、徵、羽五音组成,落音就在徵上。又如:

5f080f5b51092_html_e4aa9af4bc96b794.png5f080f5b51092_html_d415a1612ebfa59.png

[谱例2]

这首《一告别了李家公公》是选自剧目《凤凰山》中柳秋香(旦角)和公公(生角)的唱段。从乐谱上可以看出:上句是由“宫、商、角、徵、羽”五音组成,落音在羽;下句也是由“宫、商、角、徵、羽”五音组成,而且主要强调了“宫、徵、羽”的骨干作用,落音也是在徵上。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知,三角戏唱腔大多都是以徵调式为主。

(四)三角戏的器乐形式

“器乐艺术,在戏剧舞台艺术里,是经常活跃于声乐之外,闪耀着民族异彩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动的、优美的音乐体系。三角戏的配器以打击乐伴奏为主,锣鼓谱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出介:用于一出戏或一折戏开始时第一个人物的出场

收介:用于人物的下场

还有一种是湖广调的伴奏

湖广调出介:用于湖广调唱腔时人物的出场

摇板:用于快节奏板式的前奏或间奏

长介:用于唱腔的前奏和间奏

短介:用于唱腔中的间奏

(五)三角戏的表演形式

三角戏之所以接近人们生活,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在于它的创作均以简单、朴素为主。在服装道具上也如此。“一切行头只有裙、衫、袄等接近生活的简单服饰。”它的表演技艺与其他剧种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角色上台到中央唱第一句,接着是打击乐过分。过门时,演员由台中央走到右角唱第二句,当第二次后台过门时,演员从右方走到台中央唱第三句,接着又是打击乐过门。演员便从台中央左边唱第四句。由于三角戏的唱词往往是四句,因此演员的台位除了中央外,其它三个始终呈三角形不断变换重复。”[3]

在邵武专业三角戏剧团成立初期,曾多次参加省和专区的各种会演,均获得好评和奖项,同时还创作和移植新剧目,如《沿山红路》、《三世仇》、《江姐》等,编、导、演、音乐、舞台美术五大门类配备齐全,改变了闭塞落后状态,并多次以创作剧目和传统戏参加地区和全省汇报观摩演出,使三角戏从蛮荒走进了文明。

三角戏这一美丽的民间艺术奇葩,作为全国独具特色的剧种之一,从被人们挖掘到发扬、传承,直到现今新剧目的移植创新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关于三角戏的介绍和发展,笔者也在继续收集。相信在邵武人民的挖掘进而保护下,这一文化瑰宝必将发扬光大、承传有序,焕发青春!

参考文献:

[1]邵武文化局.全国地方戏剧一枝花电视短片脚本[Z].南平:南平市委宣传部,2002年(邵武内部资料)

[2]邵武文化局.越看心越宽的三角戏——红袖添香[Z].南平:南平市委宣传部,2002年(邵武内部资料)

[3]陈雷.刘湘如.林瑞武.福建地方戏剧[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