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她千百度——语文课堂教学的三境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1
/ 3

众里寻她千百度——语文课堂教学的三境界

凌斌婵

广西省贵港市平南县大坡镇初级中学 537311

摘要:新课程标准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课堂动态生成的沃土,这些“生成”演绎着课堂的精彩,更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生成因预设而丰富,课堂因智慧而灵动,教学因生成而美丽”是语文课堂教学理想的三境界。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三境界;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得其形,更要得其神。只有构建灵动的课堂,才能引领我们的学生愉悦地步入语文学习的精神殿堂,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达到以下三境界:

境界一:生成因预设而丰富

预设是教师在备课或实施教学行为时对教学活动的一种引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应备“学情”, 预想“可能”,才能机智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让尴尬生成为精彩。

我在教读《唐雎不辱使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时,我在让学生熟读并翻译理解全文的内容后,正想通过分析文章中人物的对话来分析人物形象时,一个学生突然平地惊雷一般冒出一句:“老师,我觉得唐雎不会那么傻B去效法专诸、聂政、要离等人而与秦王同归于尽呢!他只不过是吓唬吓唬秦王罢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正错愕间,一学生针锋相对地反驳了)

生2:我反对!文中说唐雎说完后就“拔剑而起”,表明他已想和秦王来个玉石俱焚了!(听了学生这名话,我灵机一动)

师:同学们对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如何评价呢?唐雎到底是假吓唬还是真拼命与秦王同归与尽呢?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唐雎是否真怕死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答案。(学生兴趣被点燃,马上翻书和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3:不怕,文中第一段 “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这句话已表明唐雎此次出使是“奉命于危难之间”,是赴“鸿门宴”带有极大的危险性,脑袋随时有搬家的危险。(生笑)

生4:是啊!唐雎不但不怕死,而且还有点故意挑衅秦王的味道呢!因第二段中写秦王一见唐雎就责怪他“逆寡人,轻寡人”时,唐雎不但没有唯唯喏喏表示“认错”或吓得屁滚尿流,相反还语气生硬地反问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让秦王“怫然怒”(生笑,掌声响起)

师:秦王好惹吗?他是个怎样的人?

生5:以大欺小,骄傲自大,蛮横无理、穷凶极恶的暴君。

师:面对这个的暴君,唐雎害怕和退缩了吗?

生5:没有,而是非常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地和秦王正面交锋。

师:面对唐雎这个不怕死的“愣头刺”,秦王反应又如何呢?

生6:秦王的态度来个360度的大转变“色挠,长跪而谢之”,完全变成了一只不禁打的纸老虎!(全班大笑)

师:对!俗语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秦王被唐雎的气质所震慑了。当然我们无法考究当时唐雎的内心想法是什么,是只想假吓唬还是真拼命,但从这场斗智斗勇的斗争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唐雎?

生7:有胆有识!

生8:智勇双全!

生9: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有为国捐躯的精神!

生10:不畏强暴,有勇有谋,机智善辩的出色外交家......

这样,我在平等的师生对话交流中把学生导向我的“预设”目标,顺利完成了这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它启示着我们在课堂上要适时调动备课资源,把不确定因素转化为新生的教学资源,让课堂生成因预设而丰富。

境界二:课堂因智慧而灵动

在新课标下,课堂要求师生、生生多维互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出神入化地驾驭教学进程的行为,往往表现为及时巧妙地捕捉某些瞬间行为或细节,机敏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化平淡为精彩,化腐朽为神奇。

2013年,我县推广《金田作文》主编陆敏荣倡导的复述作文教学法。在笔者执教的一节写作公开课上,我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充句子 “她骂他混蛋” !在进行学生习作展示这个环节时,我却吃惊地发现,许多学生的习作是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但内容却极不健康,完全成了发泄个人私愤的“骂课”:

学生1:放晚学后,同学们正在水笼头旁等热水,由于值日老师还没有来,有一部分男生便趁机插队,一个高个子长头发的男生把一个正在等水的女同学的水桶扔出了一边,可他没想到今天碰上了一只母老虎,只见那个女生立即把那男生的水桶一脚踢开,双手叉腰,双眼瞪得如牛眼一般大,河东狮吼一般对那个男生咆哮道:“我操你老母!你他妈的王八蛋!你找死啊!你他妈的还不快滚(混)蛋!看我姑奶奶不揍死你!.....”那个男生那里碰到过这阵势?赶忙拿起水桶灰溜溜地走了。

学生2:课间教室里,同学们正围观着一场“精彩的吵架战”:只见班花小倩柳眉倒竖,杏眼圆睁,说话像连珠炮一般向“顽皮大王”小康数落着:“你这尖嘴猴腮的模样,竟也想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居然敢向我姑娘写这拙劣的情书,玷污本姑娘清白名声,也不撒泡尿照照你这狗熊猪头样!你他骂的赶快给我滚蛋!”“顽皮大王”小康不但不恼怒,反而来个“求爱秀”:只见他单膝跪地,手上拿着一枝红玫瑰,嬉皮笑脸小倩说:“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小倩靓女爱本帅!”......

同学们还没等学生2读完这段话,早已经是哄堂大笑,有几个调皮的男同学还趁机擂起了课桌助威,吹起了口哨,大呼小叫的,小倩则对学生2怒目而视,开始了你一言我一语的“口水战”完全不顾教室后面有几十双来听课的老师的眼睛.....眼看教室将乱成一团,我觉得必须及时“拨乱反正”了,于是我轻轻地举起食指并“嘘”了一声,意示同学们安静下来,然后轻轻地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刚才的同学的习作写得好吗?“好!”全班同学的回答声震天响;“为什么好呢?”“因为他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把人物写活了,写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使人物独具神采”!“对,我们本节课的目标是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充句子“她骂他混蛋”,而不是人身攻击的骂课,我们是练习运用多种手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不是趁机“指桑骂槐”,更不能因此而破坏同学间的团结!所以,同学们要为自己的精采展示而鼓励自己!(掌声热烈响起)同学也要学会尊重他们,给他们尊重的掌声(掌声再次响起),这样,我就在掌声中不着痕迹地“化干戈为玉帛”既肯定了同学们的训练成果,又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的思绪重新回归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这就是教育机智的生成。

境界三:教学因生成而美丽

华东师大的彭玉华老师说:‘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即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场所”。在这师生互动,激情四溢,时时闪耀思维火花的课堂里同,才是真正“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生才会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充满美丽的课堂。

2018年我校蒋敏丽老师教学人教版第六册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时,她为了让从未曾尝过背井离乡之苦的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设的感情环境中去,第一步就设计了一个有感染力的、能让学生进入乡愁情境的导入——播放费翔演唱的歌曲《故乡的云》学生在欣赏此曲之后,很自然地进入到浓浓的乡愁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个好的开端就等于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美好诗歌世界的大门。

第二步,介绍作者及创作《乡愁》的历史背景。(屏示,引用《中学语文无忧无虑网》里《乡愁》PPT)

第三步,让学生聆听有音乐背景的范读后自由读,读出浓浓的思念、无奈、忧愁、悲伤、孤独细腻感情,这样在多种朗读中初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韵律美。

第四步,自主探究环节分三个步骤:

第一个环节是要学生经过讨论找到意象之后,再让学生们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每个章节所表达的感情,学生完成得十分顺利。做好了这一步,再开始拓展迁移。

第二个环节给学生一个模式,让他们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发掘曾经接触过的拥有类似的意象或情感的句子。这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又可以在“知新”的过程中不忘“温故”,拓展了诗歌情感的外延。在这个环节里, 学生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诗歌与生活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甚至在动情时,有的孩子还掉下了眼泪。

第三个环节则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书本上也有一首席慕容的《乡愁》,同样的题材,诗人相似的经历,两首诗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但又因创作风格迥异,读起来感受又大相径庭。这是最好不过的比较阅读材料,她借此发展一下学生的求异思维,看看学生们各自喜欢哪一首。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只要言之成理,她都予以肯定,课堂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最后老师再进行了恰当的总结。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明白相同主题的诗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领会余光中看似平淡的诗句中蕴涵的浓浓怀乡情。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思想火花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各自不同的喜好、陈述各自不同的理由的时候,也就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第四步:引导学生概括这首诗歌的主题并体会乡愁:诗人用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等这些具体的事物以及“我”、“母亲”、“大陆”等形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了,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的思念之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乡愁》的深层含义:乡愁不仅是个人之愁,更是民族之愁,国家之愁。

第五步:拓展延伸。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一天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行比喻句的仿写。即用“乡愁是……”的句式写一写你心中的乡愁。学生们的仿写造句就象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个性色彩。当然,学生的创作毕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样可以从中发现稚嫩的美。如有的学生写乡愁是一碗扯不断的面条,一锅红红的火锅,都是很不错的想法。 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就要给予他们适宜创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相信这样的仿写一定可以深化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最后,在《我的中国心》歌曲中结束。这样的灵动课堂,让每一个师生都有如坐春风之感。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积极自主的表现需要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自主探究的形式,要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采取有效、灵动的方式,抓住学生兴趣点,因课施教,真正达到增强教学实效的目的。要放飞学生心灵,真情对话文本,真实展现自我,从而让语文教学焕发熠熠光彩,真正实现师生生命在语文课堂中的美丽成长。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上、九下)

2、《教育的艺术》 --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

3、《新课程标准》及 <新课程标准>解读本

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08

5、出入现代诗的世界──《乡愁》教学案例- 《网络(http://www.chinese00)》

6、打印文章 《网络(http://www.yuwen123.)》- 2012

7、出入现代诗的世界—《乡愁》教学案例_斯琴高妮- 《网络(http://blog.sina.com)》- 2018

8、乡愁-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 2017

9、出入于现代诗的世界——余光中的《乡愁》教学琐谈 李秀芳; -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6-09-30

10、《乡愁》教学环节设计 邹新瑛;蔡蓁; -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05-15

11、乡愁_刘会美_云门山回中_图文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 2017

12、乡愁教案-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 2017

13、乡愁教案-百度文库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 2012

14、九年级《乡愁》教学反思 - 《网络(http://www.yuwenmi.c)》- 2016

15、出入于现代诗的世界——由余光中的《乡愁》浅论诗歌课堂教学 薛雯; -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07-10-15

16、《乡愁》_图文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 2017

17、用活动串起课堂——《纸船》教学设计思路 王艳丽; - 《教育》- 2015-03-20

18、由《乡愁四韵》浅论现代诗歌创新教学 万颖; - 《新课程学习()- 2011-01-18

19、“乡愁”情缘_心灵之雨 - 《网络(http://blog.sina.com)》- 2016

20、开发课程隐性资源 突破教学重难点 杨安琴; - 《语文天地》- 2014-01-15

21、诗意语文因“活”而精彩 李双群; - 《教师》- 2010-05-25

22、生成,不可预约的美丽——浅谈动态生成性英语课堂教学 任文倩;-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1-03-15

23、良好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造就活力的化学课堂 庄玉香;- 《新课程 (上)》- 2011-02-08

24、精心的预设 有效的生成——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游成芳;- 《新课程导学》- 2012-04-28

25、真实有效对话 绽放学生思维深处的花朵 丰南区经安中学李秀娟

《网络(http://blog.sina.com.cn/limo7112)》-2015-02-06

26、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寻求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对话” 义合中学 李爱林;《网络(金锄头文库www.jinchutou.com/p-93169792.html) 》

27、人教版《乡愁》教案和PPT课件《网络(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http://www.5156edu.com)》

5